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汤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根汤口服液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新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葛根素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循环[1].芍药苷对发热小鼠有降温、解热作用,对大鼠有轻度镇静作用.白芍总苷具有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2].为有效控制药品的质量,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所含有效成分葛根素、芍药苷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葛根汤口服液本实验室自制,批号990816.  相似文献   

2.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茎,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散瘀之功效,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妇科炎症和肿瘤。菝葜中主要含有黄酮类、类、皂苷类、鞣质等成分,其中类成分主要为白藜芦醇()、3,5,2’,4’-四羟基()及其苷,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了保证菝葜药材的质量,本课题组对我国13个省区作了现场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和实验样品[1],并采用RP-HPLC法对所采集的27个菝葜样品中有效成分和的量进行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为评价不同产地菝葜植物品质提供科学依据。1仪器与试药仪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又名别名仙灵脾,为小檗科(Berberi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为中国传统的补益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茎叶入药,辛温无毒,有坚筋骨、益精气、补腰膝、强心力等作用[1].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淫羊藿苷、总黄酮及多糖,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本文以淫羊藿中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甩正交试验提取淫羊藿,以优化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是牛蒡苷等[1].药理研究表明,牛蒡子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牛蒡子粗提物具有抗肿瘤作用[3].牛蒡苷具有抗肾病变作用[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具有抗补体活性[6],钙拮抗及抗高血压[7]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牡荆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荆苷为许多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有关牡荆苷药用价值方面研究逐渐被人们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菌、降压和解痉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牡荆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茎,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散瘀之功效,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疗妇科炎症和肿瘤。菝葜中主要含有黄酮类、芪类、皂苷类、鞣质等成分,其中芪类成分主要为白藜芦醇(Ⅰ)、3,5,2’,4’-四羟基芪(Ⅱ)及其苷,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了保证菝葜药材的质量,本课题组对我国13个省区作了现场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和实验样品,并采用RP—HPLC法对所采集的27个菝葜样品中有效成分Ⅰ和Ⅱ的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菝土紫梅汤系以菝葜、土茯苓、紫草、乌梅四种药物为主药组成的一个方剂。菝葜是民间习用草药的一种,具用抗菌、解毒、消炎诸功能,并用于抗癌;土茯苓为光叶菝葜,属中医常用药之一;菝葜与土茯苓合用有协同作用,故疗效显著。紫草具有活血、化瘀、解毒、透疹之作用;乌梅主“死肌恶肉”,  相似文献   

8.
土茯苓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茯苓系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性味甘,淡,平。具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湿热、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现代研究证明,土茯苓具有增强肌体免疫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与单宁含量有密切关系。为了给药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土茯苓中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1].目前对大黄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2].  相似文献   

10.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北方,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本经》记载黄芩具有“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的功效,用于治疗发热烦躁、肺热咳嗽、泻痢热淋、湿热黄疸、胎动不安、痈肿疮毒等症[1].近年来随着对黄芩组成成分和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炎和镇静等功效,也有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的主要成分为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苷、黄芩黄素[2].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黄芩的研究报道,对其抗肿瘤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玄参属(Scrophularia L.)是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的一个大属,世界上共有200种以上,我国约有40种[1].玄参属有许多药材作为民间药物治疗各种疾病[2].我们对玄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离,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和苯丙素苷.药理实验中证实苯丙素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大鼠中性白细胞花生四烯酸(AA)代谢物白三烯(LTB4)的生成[3].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苯丙素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菝葜,始载于《名医别录》,又名金刚藤(湖北)、金刚蔸(广西)、金刚刺(广西)、金刚鞭(浙江)、萆薢(四川)、铁菱角(江西)、红土茯苓(贵州)等。味甘,微苦涩,性平,归肝肾经。功能祛风利湿,解毒散瘀。用于筋骨酸痛、小便淋漓、带下量多,疔疮肿毒[1]。菝葜是三金片、血尿胶囊、金刚藤糖浆(胶囊)及撒尔沙提取物的重要原料,为了正本清源,对菝葜药材进行本草考证及原植物来源调查。1古本草考查参考《本草图经》[2]、《本草纲目》[3]、《植物名实图考》[4]等古本草附图及描述,不能确定菝葜Smilaxchina L.就是菝葜药材的唯一植物来源,从古本草对本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对于老年痴呆治疗的相关文献,将其中关于老年痴呆分子机制的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求通过这些归档与整理能够促进老年痴呆的治疗研究.研究当归的有效成分,针对这些有效成分分析老年痴呆的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并据此提出适当的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措施以及针对老年人痴呆的作用机制、作用谱和药效特点,提出创新药物的研发思路.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因而西医暂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药当归由于其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可以针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为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目前研究当归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理作用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见于单一成分上,而对于研究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少,本文就此基础上对其机制及药效进行分析,加强对分子间相关性的研究,为更好地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木香为国内外常用药材,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简要对木香的品种进行了考证,发现木香虽然有许多异名,但Saussurea lappa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着重对木香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倍半萜内酯和三萜类为木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且木香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对木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木香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1],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菌、调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分布于东北、中南、华东、西南各省。国内外学者对四川和广东产的何首乌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进一步寻找活性成分,笔者对采自泰山的何首乌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得到9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拟石黄衣醇(迷人醇,fallacinol,)、…  相似文献   

16.
三花龙胆为龙胆科植物三花龙胆 Gentiana tr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常用药用龙胆的主流之一。龙胆味苦 ,性寒 ,入肝胃经 ,有泻肝火 ,除下焦湿热的功效。龙胆中均含有链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龙胆苦苷 ,药理研究表明 ,龙胆提取物有保肝、健胃、利胆、利尿及降压、抗炎、抗菌作用。近年由于大量采挖使得野生资源减少 ,为满足用药 ,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栽培 [1] 。龙胆在传统用药中一般只是用根 ,而大量的地上部分资源未被利用。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龙胆全草药材资源 ,我们对其地上部分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关于龙胆苦苷含…  相似文献   

17.
正交实验法优选三黄速崩片中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黄速崩片为三黄片经过提取精制后制成,药理作用和三黄片相似.大黄在三黄片中的作用为清热解毒、泻下焦火.大黄蒽醌苷及苷元为其有效部位.苷有泻下作用,苷元有清热解毒作用.大黄蒽醌苷极性大,易溶于甲醇、乙醇,在热水中也可溶解,但冷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而有效成分苷元都含a-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溶解,酸性条件下可沉淀[1].本实验利用大黄蒽醌苷类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差,提取精制大黄蒽醌苷,碱溶酸沉法提取苷元.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影响工艺的几个因素,按表L8(27)安排每次实验,以出膏率和大黄总蒽醌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知母皂苷元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皂苷元的药理作用越来越显重要,除了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止渴除烦外[1,2],还能改善中早期的老年痴呆症及脑功能减退等症[3]。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还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原料。知母皂苷元的主要成分有菝葜皂苷元、异菝葜皂苷元、吗尔考皂苷元、新吉托皂苷元[4]。以菝葜皂  相似文献   

19.
生物膜(biofilm,BF)是微生物(如细菌)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胞群体结构[1].生物膜将药物与细菌隔离形成屏障,抗生素不能充分进入到生物膜内将细菌杀灭,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初步统计,80%的细菌性疾病与细菌生物膜有关[2],菌膜病(菌膜引起的疾病)对人体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菌膜释放浮游菌造成慢性感染急性发作;二是生物膜中包裹细菌的多聚糖基质会将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隔离开来,使特异性抗体、吞噬细胞等对细菌的攻击难以奏效,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而致病.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可能均与形成菌膜有关.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并不能有效清除细菌生物膜,还可诱导耐药性产生[3].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中药在防止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产生多方面的药理效应,且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在抗细菌生物膜方面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品种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4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黄芩素等是其主要有效成分[4],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黄芩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生物膜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含数种黄酮苷。黄芩苷(baicalin)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最强,具有抑菌抗炎[2]、抗HIV-1活性[3,4]、抗氧化[5]、抗变态反应[6]和清除自由基[7]等药理作用。因此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