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医对冠心病诊治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所取得的成就,并从中医病名的规范化、中医辨证的实用化、中医治疗的序列化及综合方案等方面,讨论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思路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中医辨病论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按照中医辨病论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证型及基本病理进行探讨。确定主证为气阴两虚,瘀痰(湿)阻滞证;基本病理是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滞,痰湿内停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迁延难愈。经临床观察,降糖舒心颗粒为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胸痹心痛)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笔者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受其点拨和启迪,临床工作中常常从肾论治冠心病,疗效显著。文章从心与肾的关系入手,着重阐述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理、法、方、药:论述"心肾相交,气化相通"为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生理基础以及"肾阳衰微,心阳不足"为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病理基础。以此为据,确定"以补为主,补中寓通"为冠心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
病证症相结合的中医诊疗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学诊疗体系是对医学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活动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它用最简炼的语言勾画出医学诊疗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医学的主要特征。中医学是病证症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它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医的诊疗特征,并全面指导中医临床,提高诊疗水平。1 病证症诊疗体系的提出1.1 症、证、病的概念与关系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通过辨症、辨证、辨病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要建立中医诊疗体系,必须首先澄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机体患病时所表现的各个现象。“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所作的概括。“…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方法的认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区别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科学的一大特色。它抓住疾病阶段主要矛盾——“证”来拟定治则、治法,选择药物的过程。“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分析,进一步阐述其治疗原则、治疗思路.提出并分析辨证辨病论治和结合现代科研成果,融会中西的治疗方法;并论述冠心病心绞痛相关因素在治疗中的运用,并简述了中医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中医治疗冠心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理损伤,表现出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提高,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循环和治疗其并发症方面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文章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思考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李峰(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是否仅限于辨证论治?简言之,在治疗疾病时,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病症均在不同程度上与冠心病类似,在冠心病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及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可分别列属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的中医病症,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则可参照中医脉痹、心痹的相关证型论治,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冠心病已经超越肿瘤跃居死亡原因第一位,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临床多采用冠脉CT或冠脉造影确诊筛查冠心病,但均有一定创伤且检查方法复杂,费用较昂贵。以中医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为指导,目前老年慢性病防控的靶点和重心前移,所以早期筛查和疾病风险预估对冠心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早期识别冠心病、尽快评估冠脉血管病变轻重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方法是目前迫切的任务,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发现,血瘀证素在胸痹心痛疾病中占主要因素,中医古籍里存在诸多面部望诊而查脏腑病变的记载,研究发现人面部特征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病相关,随着面部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研究面部特征与冠心病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短期疗效。[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每次6贴分贴于特定穴位,每次4 h,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为中西医基础治疗,无中药外敷。待1个疗程即两周后,记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电图变化等)、硝酸甘油用量,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缓解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程度减轻、发作频率下降、发作时间缩短,从而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论]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短期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2次/d,3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益气活血解毒方加减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76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本院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心血瘀阻证42例、痰阻心脉证45例、阳气虚衰证45例,气阴两虚证44例.检测各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关分析评价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01)%vs(3.73±1.87)%,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bAlc水平按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的顺序呈逐渐增高趋势[HbA1c(4.78±2.01)%、(4.93±1.92)%、(5.32±1.95)%、(5.98±2.25)%,P<0.05].相关分析显示,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P<0.05).结论 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HbA1c水平的变化与其辨证分型规律的演变相一致,两者可作为非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证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对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状态的一种描述,是分析病因病机的重要依据.冠心病证候诊断要素量表即是证候与量表的结合.目前针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均以西医理化检查为主要依据,而冠心病患者的证候诊断量表尚属空白.因此研制冠心病证候诊断量表具有现实意义,对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促进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医学诊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血脂、心功能情况及心率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眷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0.91±0.13)分]低于对照组[(1.53±0.27)分](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01±0.79)、(0.83±0.17)、(2.28±0.47)mmol/L]均优于对照组[(4.47±0.64)、(1.03±0.25)、(2.67±0.41)mmol/L](P〈0.01),且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40岁以上的脑力劳动者更是高危人群。一直以来,很多中医学者都致力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并研制出了众多新型中成药。选取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资料,着重综述了近几年来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用药疗效以及新型中成药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作冠脉造影的患者654例,所有患者均查体重指数、腹围、非同日血压、血脂、空腹及餐后2h血糖。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诊断为冠心病(coronaryartery disease,CAD)425例,其中129例合并MS(冠心病合并MS组),296例不合并MS(对照组)。结果冠脉造影患者中冠心病合并MS的患病率为30.4%(129/425),与对照组相比较,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MS组高血糖、高血压、肥胖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S组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3支血管病变或多支多节段血管病变,病变率分别为51.2%、30.9%,明显较不合并MS组的情况严重。偏相关分析排除其他易患因素,如年龄、吸烟量的影响后,仍示MS的严重情况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无论是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数都显著高于不合并MS组。结论MS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全面干预MS的各个成分,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86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学会  谢雪云 《西部医学》2009,21(10):1692-1692,1695
目的总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采用相同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病因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心、肺功能恢复正常20例,显效5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与并发症要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