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种肾移植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美国UNOS统计 ,至 2 0 0 1年底全世界共施行同种肾移植 5 35 0 75例次 ,其中 2 0 0 1年度共施行了2 8695例次。移植肾最长存活时间 ,亲属肾为 39年 ,尸体肾为 36年 ,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为 30年。 1988~ 2 0 0 0年间施行的同种肾移植 ,移植物半数生存期 (T1/2 ) :活体供肾为 14.3年 (n =4 1312例次 ) ;尸肾移植供者年龄在 6至 5 0岁之间者为 9.2年 (n =730 96例次 ) ,年龄 <6岁 >5 0岁者为 6.7年(n =2 2 170例次 )。活体供肾来源不同 ,T1/2亦有差别 ,HLA完全匹配者长达 2 2 .2年 ,同胞间和夫妻间供肾相仿 ,分别为 14和 14.5…  相似文献   

2.
同种肾移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54年同种肾移植获得成功以来 ,不论临床和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巨大进展。至 1998年止 ,全世界已施行了同种肾移植 4 73597例次。我国自 6 0年代初吴阶平院士率先开展尸肾移植以来 ,至 1999年为止 ,亦已施行了 2 92 86例次。近年来 ,由于技术的改进、对免疫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强有力免疫抑制剂的问世 ,近期效果明显改善。 1年尸肾存活率已达 90 % ,5年肾存活率达 70 % ;而远期效果仍不甚理想 ,半寿期亦无明显提高。至 1999年虽然亲属肾受者最长存活已达 4 0年 ,尸体肾受者达 34年 ,无关活体供肾受者达 2 8年 ,但移植物慢性病变、感染、肿瘤、…  相似文献   

3.
23例儿童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对23例3~17岁的儿童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d至72个月,平均26.1个月,死亡1例,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3%和86.6%。术后7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治疗后逆转,1例因并发移植肾静脉栓塞,切除移植肾;2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1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另一例仍在随访治疗中;其它并发症有肺部感染4例,心力衰竭2例,肾静脉阻塞2例,肝功能损害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结论:儿童肾移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血管较细、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以及药物代谢快等都是应妥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学的日益进步及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同种异体肾移植的1年人肾存活率逐渐提高,但仍有不少肾移植受者因不同的因素死亡,现对我院近18年肾移植受者死亡的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与护理相关的因素,为临床防护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78~1995年共行尸体肾移植727例,746例次。男438例,女289例,年龄9~67岁。死亡99例(13.6%),肾存活544例(74.8%),摘除移植肾84例(11.6%)。带肾存活最长者18年4个月,术后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是94.1%和86.1%,886%和779%,21.5%和70.5%。1.2…  相似文献   

5.
50岁以上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1月~1995年12月共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556例次,其中50岁以上患者182例(327%),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0岁以上组1、3、5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34%/793%、771%/711%和545%/455%,与49岁以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排斥发生率并不比49岁以下组高,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感染发生率及致死率均高于49岁以下组(P<005)。本资料说明,年龄不是肾移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和影响长期存活的因素。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前充分透析,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及心、肝、肺功能的监护,是提高高龄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移植前切除双肾对术后血压及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分成2组(每组21例),一组先行双肾切除,6个月~1年后再行肾移植,另一组不切肾,直接施行肾移植。对比分析2个组肾移植术后的血压及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切肾组在双肾切除后,13例(61.9%)的平均舒张压低于90mmHg或较术前降低10mmHg以上;6例(28.6%  相似文献   

7.
夫妻间活体供肾肾移植在国外一些器官移植中心已成为供肾的重要来源,而在国内仅有个例报道。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施行34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其中4例为无血缘关系的夫妻间供肾肾移植,随访时间为6~22个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78年4月~1994年4月施行尸肾移植599例次,发生输尿管梗阻29例,发生率为4.8%.梗阻原因中结石16例(55.2%),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8例(28%),其他为输尿管扭曲2例,血块2例,吻合口坏死完全梗阻1例.本组摘除移植肾8例,带肾存活18例.  相似文献   

9.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29例报告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29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效果及供者损肾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29名供者供肾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27例受者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天因肺内出血栓塞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为96.6%。结论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但目前我国施行数量太少,尚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2次肾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97年至2004年58例2次肾移植患者资料。男46例,女12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分析第1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第2次移植前透析时间、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群体反应抗体(PRA)、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错配位点、生物诱导、移植肾是否切除等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各因素与2次移植预后的关系。结果58例受者的移植肾1、3年存活率分别为81.0%、48.6%。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PRA(RR=2.802,P<0.01)、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错配位点(RR=1.904,P<0.05)和2次肾移植预后呈负相关,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和2次肾移植预后呈正相关(RR=0.946,P<0.001)。结论PRA、HLA-氨基酸残基配型错配位点、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是影响2次肾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肾移植(附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疗效,对1987年1月~1996年6月期间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26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61.5%),死亡5例,分别死于感染3例,心力衰竭1例,脑出血1例。1年及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6.4%/86.4%和66.7%/66.7%。认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可安全成功地接受肾移植术,患者死亡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受者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是提高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移植肾静脉栓塞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植肾静脉栓塞是肾移植术后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3%~3%。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2002年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22例次,发生移植肾静脉栓塞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建国以来同种肾移植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初):1960年2月吴阶平教授首先成功地施行了2例尸体肾移植,由于当时尚无有效的防治急性排斥反应的措施,未获长期存活。1971年首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广州施行,受者存活达1年以上,后因肝炎死亡;(2)推广阶段(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在此期间,肾移植在国内主要的医学中心相继开展,至1984年共施行1301例次,1年肾存活率50%左右。与此同时,北京和武汉的一些移植工作者先后赴加拿大和德国访问,系统地引进了国外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剧手术期经验。方珐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151例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对手术适应证、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151例肾移植患者尉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人肾存活率达98.68%,术后平均住院23.86d。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7.6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是减少老年‘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应用免疫诱导,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原则是保障人肾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肾移植的临床特点(附7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5例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肾移植的160例非老年成人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老年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50.7%)和死亡率(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和0,P〈0.01)。老年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老年组1年人存活率为90.6%,显著低于对照组(98.1%,P〈0.05);1年肾存活率为90.6%,低于对照组(96.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肾移植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老年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应使用低剂量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肾移植手术方式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部分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因身体状况及经济原因允许,要求再次肾移植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对18例致敏患者行再次肾移植的术前处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抗排斥治疗情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3岁。移植肾失功原因分别为移植肾慢性排斥12例,慢性移植肾肾炎3例,移植肾血栓形成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再次肾移植距初次肾移植术间隔时间:<1年3例,1~3年6例,3~5年5例,>5年4…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采用年龄超过60岁的尸体和活体肾进行肾移植术的经验。作者于1980年至1988年共施行肾移植术577次,活体供体为101人,其中年龄在60~78岁者25人(平均67岁)。受体平均年龄为34岁(13~43岁)。术后平均随访4.6年。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生率为16%,病人和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2%和89%。仅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 1983年和1988年共施行肾移植术420次,尸体供体384例,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者21例(60~67岁,平均61.7岁)。受体平均年龄为48.1岁,术后平均随访3.4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生率为52%,仅1例移植肾无功能。病人和移植肾的1年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同种尸体肾移植发生超急性排斥(HAR)后能否以及何时再施行肾移植迄今为止尚有争议。最近,我们对2例肾移植后发生HAR的患者在近期内再次进行肾移植,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例1男性,49岁,血型A型。1984年在外院接受A型尸体肾移植,1990年移植肾慢性排斥失功而恢复血液透析,移植肾仍位于右骼窝。1994年4月30日在我院接受第2次尸肾移植,供者血型A型,淋巴细胞毒性试验0.06。供肾植于左侧骼窝,肾血循环恢复后1分钟见尿,但半小时后移植肾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动脉搏动良好,静脉空虚,尿液分泌停止。术中即行移植肾切除,与…  相似文献   

19.
尸体肾移植1 082例次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同种异体肾移植1051例1082例次进行总结。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12例次,加速性排斥反应3例次,急性排斥反应289例次,慢性排斥反应93例次。人/肾总存活率:1年94.7%/87.6%、3年89.8%/79.7%、5年88.3%/79.1%、10年50.0%/38.6%。最长者存活16年5个月。1082例次的临床研究表明:(1)尸体肾移植是治疗晚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2)适应证的选择是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3)良好的HLA配型有利于减少移植肾的早期失功和提高肾移植的长期存活率。(4)高质量的供肾、快速的取肾和熟练的植肾手术是保证肾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5)应坚持ABO血型、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及PRA配型工作。(6)合理的应用免疫抑制剂,将激素减到最低量及环孢素血浓度的监测甚为重要。(7)ATG或OKT3是当前治疗移植肾难治性排斥反应最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之一。(8)感染是肾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要充分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9)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T测定是一种方便、快速、敏捷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手段。(10)加强对肾移植患者随访,指导康复期治疗,随时调节免疫抑制剂,这对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38例次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78年4月至1993年3月,在尸体肾移植475例次中,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36例次,发生率为28.6%,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排斥逆转率为70.6%,单克隆抗体OKT治疗逆转率为83.9%,其中进口OKT3逆转率达92.3%,本文对其治疗方法作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