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耿丽  徐敏  邢健  丁慧芳 《山东医药》2007,47(13):65-65
1988-2006年,我院收治银屑病合并恶性血液病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神经末梢,再移动并持久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可引起病毒的再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完善治疗措施,减少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住院的老年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20例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原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20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55%,死亡率为25%。结论真菌感染是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经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患者,预防治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有调查发现油田污染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发病率,故加强对此方面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于2001年4月~2008年3月对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0年10月~1998年8月,我院收治恶性血液病468例,其中误诊3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外院误诊18例,其他科误诊16例,本科误诊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8例,淋巴瘤3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既往健康者20例,既往有慢性病史者16例。有慢性病史者误、漏诊12例,误诊为脾功能亢进症8例,误诊为其他恶性血液病6例,误诊为肾综合…  相似文献   

6.
78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调查了1986~1991年恶性血液病住院人78例,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47.7%,37例医院感染病人死亡率高达56.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及真菌。化疗、激素和抗菌素的运用及白细胞数减少(<1.0×109/L)是感染增加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要加强对这类病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许加刚  薛淑英 《山东医药》2009,49(49):101-10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早期症状隐匿、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预后与胃癌有较大差别。1978—2008年,我院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1987年3月至1990年10月共收治恶性血液病合并浆膜腔积液患者12例,现将其临床及细胞学检查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6~66岁.原发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3例(包括NHL 白血病期2例),何杰金氏病(HD)1例,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的认识,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总结我院及文献报道的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患者270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的病种主要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56%),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4.44%)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67%);并发的急腹症主要有脾破裂(51.48%),急性阑尾炎(20.00%)和肠梗阻(7.04%),除脾破裂外,急腹症的主要类型是急性阑尾炎(41.22%),肠梗阻(14.50%)及急性胆囊炎(11.45%)。患者的总体死亡率是35.93%,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52.52%)高于而其他急腹症患者(18.32%)(P<0.05);脾破裂患者保守治疗的死亡率(83.33%)高于手术治疗者(36.26%)(P<0.05),而其他急腹症患者采取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死亡率类似,分别为18.75%和17.14%(P>0.05)。结论:各种恶性血液病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并发多种急腹症,应根据原发病所处的阶段以及急腹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以利于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杨晓煜  张枭然 《山东医药》2011,51(44):98-99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06例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9.3%,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65.4%)。住院时间长、粒细胞缺乏者医院感染率高。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58.4%),其次为消化道(17.9%)。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65.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0.9%,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52.7%。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耐药率高,应重视并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WT1基因(Wilms’tumor gene)与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微小残留病灶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A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WT1基因不同剪接体的表达情况。结果AL中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0%,CML中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正常人无WT1基因表达,WT1基因4种剪接体的表达水平相近。结论WT1基因在白血病中呈较高表达,其结果可作为白血病残留病灶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微小残留病灶(MRD)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患者(男34例,女28例)和126例成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完全缓解患者(男67例,女59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MRD,与传统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平均跟踪随访6(3~24)个月,记录MRD值的变化及相应的预后情况:是否复发及复发时间,骨髓确诊复发的时间,不同性别、年龄、难治性的复发情况。结果:ALL患者共有骨髓标本174份,MRD阳性146份,其中31份标本MRD≥0.05,MRD阴性(MRD0.001)28份。骨髓确诊复发24例。其中18例患者MRD持续阳性于9~24个月后出现骨髓复发,较骨髓确诊复发平均提前6个月。预测ALL不同治疗时间MRD诊断复发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1~12个月为76.9%,13~24个月为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AML患者检测完全缓解时MRD共126次,骨髓确诊复发21例。ALL和AML患者均可见MRD0.001时复发率明显升高,而复发率与性别、年龄、是否为难治性无关(P0.05),MRD≥0.01患者的复发时间明显短于MRD≤0.005和0.005MRD0.01(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能够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进行MRD检测预测复发,MRD可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MRD0.001时复发的可能性大。连续定期动态观察对复发提示、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恶性血液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并发ARDS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例恶性血液病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血液病并发ARDS而死亡者 12例 ;因感染而诱发ARDS 18例(6 2 .1% ) ;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3例 ,均死亡。治愈组和死亡组年龄与氧合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对有发生ARDS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积极预防 ,早期诊断 ;在纠正低氧血症的同时 ,针对病因治疗 ;对因感染而诱发ARDS的患者 ,早期应经验性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及重组人粒 单集落刺激因子。年龄较大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1年11月血液科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的8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疾病,尤其是髓系细胞恶性血液病;感染好发部位为呼吸道、血液、口腔、消化道等,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原发病性质及化疗是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因素。认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早期给予积极的干预,可以减少或减轻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米卡芬净(micafungin,商品名mycamine)是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的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是继卡泊芬净之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2种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微小残留病灶(MRD)在判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预后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不同时期治疗方案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34例CLL患者,比较不同时期各方案组的疗效和MR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LL患者经治疗3个疗程后获MRD阴性(≤0.01%)患者的7年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0%和55.6%,MRD阳性(>0.01%)患者的7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5.7%和37.2%,MRD阴性患者PFS率较阳性患者更好(P=0.049),而两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3个疗程内获得MRD阴性、6个疗程内获得MRD阴性、大于6个疗程仍未获得MRD阴性的患者7年PFS率分别为55.6%、42.8%、3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MRD阴性患者PFS较阳性患者为好,且越早获得MRD阴性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7.
林金盈 《内科》2009,4(6):850-852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的现代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使得患者获得较彻底的治疗。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在目前判断标准确定的MRD范围内,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方法,不能敏感地检测MRD,难以客观地对病情转归进行科学预测,使治疗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恶性血液病并非罕见,但常因老年人患多种内科疾病,诊断时常易误诊.本文就我院确诊的老年恶性血液病中误诊的20例加以报导(表)。经验教训 1.老年恶性血液病并非罕见.由于对老年贫血这一症状没有高度重视.加之老年人反应差,耐受性强,无明显贫血症状主诉,诊断时注重了老年原有的内科疾病,没有认真分析血红蛋白下降原因,忽视了血液病,未能及时进行髓象检查,以致误诊. 2.老年恶性血液病临床上常为:①起病缓慢、症状隐袭,一旦贫血症状明显往往产生严重并发症;②症状无特异性,常夹杂其他内科疾病;③常无肝脾淋巴结肿大;④易发生贫血并发症即贫血  相似文献   

19.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者68例(89.5%),化疗2个疗程以上者64例(84.2%),中性粒细胞缺乏者43例(56.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34例(44.7%),中心或外周静脉置管者27例(35.5%)。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0.5%和61.5%(P=0.929);两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只在低钾血症方面有差异(14.0%比42.4%,P=0.005)。结论 化疗、应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是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易感因素。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IFI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恶性血液病化疗的临床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 ,老年人群日益增大 ,在恶性血液病诊疗中 ,老年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对老年病人特点及老年癌症患者治疗予以关注 ,更好地理解化疗药物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影响将有助于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化疗。1 老年人的药代学特点近年来 ,与年龄相关的药物学改变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