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n=9)和对照组(n=9)。母婴分离组每天与母鼠分离4 h,共分离28 d。从第29天开始行为测试实验,通过Smart3动物行为跟踪软件检测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在旷场实验和十字高架实验中的焦虑样行为,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旷场中心的时间比例(0.88%)和运动距离(28.17±5.65)c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61%,109.9±9.79 cm;P=0.04,P=0.001);在十字高架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开放臂的时间(40.64±4.13)s明显少于对照组(91.73±11.26 s,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126.5±10.22)s明显多于对照组(77.75±16.83s,P=0.02);在悬尾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21.56±6.83)s多于对照组(7.37±3.22 s,P=0.03)。结论rd小鼠母婴分离28 d应激,能够明显增加rd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29.62±3.23)以及OE+CE(8.60±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 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 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 29.62±3.23)以及OE+ CE(8.60 ±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 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母婴分离大鼠成年早期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 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MS)和非分离组(NMS),断奶后至成年早期予以丰富环境(EE)和艾司西酞普兰(Drag)干预,利用蔗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蔗糖水消耗实验:MS组蔗糖水消耗比例[(0.013±0.006)ml/g,n=10]显著低于以下5组[MS+EE组(0.023±0.007)%,n=8];Ms+Drug组[(0.027±0.012)%,n=9];NMS组[(0.022±0.007)%,n=11];NMS+EE组[(0.023±0.007)%,n=7];NMS+Drug组[(0.032±0.011)%,n=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MS+Drug组蔗糖水消耗比例显著高于N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强迫游泳实验:经母婴分离处理的3组大鼠不动时间[MS组(140.19±37.01)s,n=8];MS+EE组[(129.41±29.50)s,n=6];MS+Drug组[(128.83±26.11)s,n=6]均显著长于未经受母婴分离组别NMS组[(96.28±35.63)s,n=7];NMS+EE组(94.17±24.87)s,n=6];NMS+Drug组[(93.00± 34.21)s,n=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空间探索阶段,MS组大鼠站台象限活动时间以及活动距离百分比均显著短于其他5组,NMS+Drug组两指标较NMS组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期母婴分离大鼠成年早期存在快感缺失、行为绝望和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被丰富环境和药物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期强迫游泳后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以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及强迫游泳组(FST组),利用MORRIS水迷宫来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中在应激结束后第1,7,14,21天进行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第2,8,15,22天进行大鼠记忆能力测试,旷场、高架十字迷宫来测定大鼠的焦虑抑郁行为.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训练中,应激结束后第1天的第4,5组实验的上台潜伏期[(12.57±2.17)s;(14.56±2.17)s]低于CONTROL组大鼠[(29.13±5.04)s;(26.13±5.04)s](P<0.05);第7天FaT组大鼠的第1,3组实验的上台潜伏期[(16.88±2.82)s;(13.33±1.57)s]低于CONTROL组大鼠[(35.04±4.53)s;(23.66±4.04)s],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间探索试验中,应激结束后第2天和第8天FST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和穿台次数显著高于CONTROL组(第2,8天均为P<0.05).在应激结束3周后,CONTROL组和FST组大鼠的上台潜伏期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以及穿台次数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第1次P3T后大鼠的开臂停留时间[(2.48±2.22)s]显著短于CONTROL组[(40.82±8.33)s],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开臂进入次数也显著少于CONTROL组(P<0.05),这种差异持续到应激结束后第1天.应激结束7d后2组的开臂停留时间和进入次数已经基本一致.(3)旷场实验:应激结束后第1天和第7天的FST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度和活动次数均显著少于CONTROL组(P<0.05).结论 慢性强迫游泳可以提高大鼠短期的空间学习、记忆,但并不影响大鼠长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以使动物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但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焦虑模型组(n=26).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所有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造模结束后,通过行为学鉴定造模是否成功.旷场和高架作为应激源刺激大鼠,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蛋白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焦虑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百分比和中央活动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 <0.05,P<0.01).在基础条件下,两组大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分泌两种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和肾上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P<0.01),而在垂体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下,HPA轴反应性增加与GR所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致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逍遥散组、6-氰基-7-硝喹啉-2,3-双酮(CNQX)组和联合用药组.造模大鼠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遥散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每天束缚前灌服逍遥散5.32 g/kg,CNQX组、联合用药组大鼠在第1、4、7、10、13、16、19、21天右侧杏仁核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CNQX 0.5 μg.各组大鼠第22天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增多,5 min运动总长度明显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封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CNQX和逍遥散对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二者联合作用效果较好.结论 逍遥散可改善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NQX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对雌性SD大鼠焦虑、绝望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2月龄和6月龄雌性SD大鼠各9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包括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两组大鼠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月龄SD雌鼠比较,6月龄SD雌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臂的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增加;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 05),而在空间搜索实验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在Y迷宫中的新臂优先指数显著增加(P< 0. 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月龄SD雌鼠海马TREM2表达较2月龄组显著降低.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海马TREM2的表达与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中的目标象限游泳距离呈负相关性(r=-0. 724,P=0. 042).结论 与2月龄SD雌鼠相比,6月龄SD雌鼠的探究行为增多、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其机制可能与海马TREM2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Rnf44上Ring-锌指结构突变297Gln>Arg与小鼠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 在小鼠Rnf44基因中Ring-锌指结构编码区寻找突变;在21种品系共398只小鼠中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活性、焦虑状态、探索功能及运动功能等行为能力;并分析该基因突变与小鼠行为能力间的关联.结果 在小鼠R n f44基因中R i n g-锌指结构编码区寻找到突变297g l n>A r g,携带297A rg突变的小鼠活性及运动功能下降(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的1-5min运动距离减少),而更易产生焦虑状态(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的粪便颗粒数增加)(以上P值均<0.05).但297Arg突变不影响小鼠探索功能(停留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央区时间无改变,P>0.05).结论 Rnf44蛋白上关键活性基团Ring-锌指结构的突变297Gln>Arg与小鼠活性、焦虑状态及运动功能等行为能力改变有关,与小鼠探索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创伤应激对小鼠自发行为、焦虑、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16只小鼠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实验组给予足底电击,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分别在处理后0 h、12 h、7 d进行旷场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以评价小鼠行为学改变;用水迷宫实验以评价小鼠学习记忆改变.结果 (1)两组小鼠的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域活动时间、路程在应激后0 h和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应激后7 d两组仅中央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小鼠进入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在应激后立即、12 h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3)实验组小鼠第2、3天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游程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5).结论 足底电击可引起小鼠自发行为减少,导致探索样行为减弱,焦虑增加,学习能力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