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桂兰  李秀梅 《山东医药》2002,42(19):79-80
我院从 90年代开始实施护理指标管理 ,逐步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的管理办法 ,收到显著成效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实施方法 :1制定护理目标 :护理部在对下属各护理单元制定目标前 ,先总结前一年的达标情况 ,评估病区内在与外在环境 ,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制定当年的年度考核总目标和每季、每月的分目标。将护理部整体目标转变为各层次、各部门的个人目标 ,根据其目标管理情况分别给予奖惩。2考核方法 :A、护理部制定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各病区均建立质控小组 ,制定考核项目及标准 ;各层次制定工作质量量化…  相似文献   

2.
孔环 《山东医药》2007,47(25):F0003-F0003
2004年以来,我院对920例行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责任护士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护士是整体护理赋予护士职业的新的内涵和新的定位。传统的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护士常被动执行医嘱。责任制护理虽以患者为中心,但实际护理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而整体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实践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患者解决问题,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其护理哲理、护理职责与评价、标准护理计划、患者教育标准计划、各种表格书写及护理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皆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责任护士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立,是中国护理唯一的出路,也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趋势。半年多来外科模式病房建设的实践,体会到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中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亚南  徐晨曦 《山东医药》2007,47(33):31-31
1998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肌源性大便失禁患者186例,实施整体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韦保连 《内科》2009,4(4):647-648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在完成医院工作任务、提高护理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病区管理中,是具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需要指导和带领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护理任务,处理病区各种危急和突发事件。这要求护士长不仅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护理专业队伍的质量。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护士长心理素质对下属作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梁云萍 《内科》2010,5(1):80-81
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科学、完善的交接班模式有利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整个病区的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2008年1月规范了交接班制度及流程并下发到全院各临床科室并要求执行。呼吸内科按照护理部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组织实施、认真落实,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丽  丁晓华 《山东医药》2003,43(32):44-44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0年以来,我院对36例早产儿施行整体护理。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茹 《山东医药》2004,44(35):68-69
全方位、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对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以评诂、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护理步骤为核心,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将手术室护理分为术前访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随访4部分,效果较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护理在临床上越来越被重视,它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其体系包括护理程序在内的护理哲理、护士职责与行为评价、病人入院及住院评估、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及标准护理教育计划、护理记录和护理品质保证等内容。整体护理的目标是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施整体护理中的具体护理内容之一。如何开展高质量保健服务的健康教育,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满足脑血管病患者康复需求,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通过对80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率和致残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服务模式已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转变,而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结合的模式[1],为患者解除病疼,达到减轻症状或消除病疼.2010 年卫生部号召全国各医院开展实施整体护理,我院也在晚血内科病房实施整体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玉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27-1127
我科于2008年9月5日收治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并发足部疱疹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制定相关的措施并及时实施,通过入院后40天治疗及护理,该患者咳嗽减轻、咳痰减少、体温正常、双下肢水肿消退,双下肢足背疱疹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模式。我们自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带教老师将整体护理贯穿于临床带教中,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提高了带教质量,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方法1.1 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使护生尽快学到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知识,带教老  相似文献   

15.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护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现就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妇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我科从2016年3月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就诊的230例患者作为实施前,将2017年3月-2017年9月就诊的23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经过对比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缺陷得分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妇科病区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王茹 《山东医药》2004,44(35):39-4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国务院2002年4月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于同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现将我院在贯彻条例过程中,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做法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肾内病区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肾内病区实施安全管理中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安全管理中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期间不安全时间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27.9%,护理满意度评分(88.9±8.3)于对照组(75.2±7.7),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肾内病区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机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氛围;结合本科特点,在病区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能力品质、劳动纪律、患者满意度等考核,根据考核结果 进行绩效分配,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责任包干及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心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患者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工作的自觉性,和谐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79例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真  杨洁 《山东医药》2004,44(23):39-39
糖尿病肾病(DN)是指糖尿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们对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