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被动血凝法(RPHA),对35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和血清进行IgE测定,同时对42名健康人血清IgE进行测定,以国际单位记录其值,经统计分析其结果说明全身过敏因素并非本病的病因,而中耳局部Ⅰ型过敏反应是本病非主要病因之  相似文献   

2.
黄维国  卓敏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11):671-672
对渗出性中耳炎40例42耳,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中耳积液和血清IgD,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种疾病,特别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均能检出特异性IgD抗体或IgD水平增高。反过来说明,渗出性中耳炎病人发病可能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或变态反应的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听力筛查方式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中耳功能状况及渗出性中耳炎患病情况,以提醒临床医师在诊疗工作中高度重视保护患儿的中耳功能和有效听力,细致地了解病情,预见性的进行处置,防止漏诊、延误治疗造成患儿永久听力损失。方法保健门诊将1~7岁体检或入托儿童进行226Hz中耳导抗筛查并由耳鼻喉专科作耳内窥镜检查,部分实施鼓膜诊断性穿刺抽液。结果所筛查人群中,渗出性中耳炎和潜在中耳功能异常者发生在2~4岁儿童中较多,年龄增长患病率降低。中耳负压和外耳道阻塞发生率也较高。结论低龄儿童因中耳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发育的特殊性,易发生中耳功能异常、导致渗出性中耳炎,是严重威胁幼儿语言发育导致迟发性耳聋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本病似有增多倾向,多在儿童发生。许多学者认为本病主要为一种中耳粘膜病变,在粘膜上皮病变时,血管通透性增强,粘稠度增加,粘液流动紊乱,分泌性上皮引起渗出及分泌而致积液,非化脓性。本病名称甚多;如渗  相似文献   

5.
渗出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作者曾报道130例。自1981年10月~1982年9月又治疗113例140耳,现报道如下,并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略加讨论。临床资料 113例中,男性168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3岁。成人107例,占94.69%,儿童6例,占5.31%。单侧86例,双侧27例。  相似文献   

6.
自从 Politzer 首次提出渗出性中耳炎的报告,至今已有百余年,该病是耳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85%多发于5~9岁的儿童,所以又是儿童的主要致聋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对其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将四种主要病因综述如下:一、咽鼓管功能失调:鼓室通向乳突气房是一个盲腔,只借助于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除能供鼓室通气排液外,还有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并且有抵御由上呼吸道上行感染的屏障作用。因此,当咽鼓管功能失调后,鼓室内的通气量减低,引起鼓室粘膜纤毛系统的清除作用受累,使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尤以氧气,造成鼓室内形成  相似文献   

7.
渗出性中耳炎与免疫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束维龙  汪银凤 《医学综述》2009,15(2):245-247
渗出性中耳炎是一个多因素介导的、以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咽鼓管功能不全、变态反应及感染因素有关。免疫学的病因在一些实验中逐渐被证明。本文将从变态反应,腺样体功能及细胞因子等多方角度,对渗出性中耳炎的免疫学病因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9.
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4年4月应用康宁克通加利多卡因中耳腔内注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36例,效果极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8人、女8人。年龄17—52岁,均为单耳,左耳16,右耳20。病程10天—9个月。  相似文献   

10.
苏成管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819-3819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以往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102耳疗效明显。1诊断标准患者听力下降,耳内闭塞、间歇性耳鸣,轻微耳疼,检查鼓膜充血,内陷或鼓室积液,电测听检查:显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2治疗方法口服中药通窍汤加减,柴胡10g、川芎5g、香附10g、石菖蒲10g、黄芩10g、地龙10g、苍耳子10g、泽泻15g、甘草5g、痰湿重者加法半夏、肺热者加桑白皮。西药:1%呋嘛滴鼻,3次/d。头孢氨苄胶囊0.5g,3次/d口服。强的松10mg,1次/d晨服。吉诺通300mg,3次/d口服。3讨论渗出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耳闷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症性疾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且西药的副作用多,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为中药能提高咽鼓管纤毛运动能力清除耳闷症状。提高听力,较单纯用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中药可根据该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施治方法,如急性期以驱风为主,清除咽鼓管及中耳的黏膜水肿、积液多时,则以利水渗湿为主,后期则以行气活血为主,以减少复发机会。方中:柴胡、川芎、香附-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11.
12.
渗出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鼓室积水、卡他性中耳炎、胶耳等。临床以耳闷、耳鸣、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症。既往对本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造成日后长期听力减退。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有所进展,不少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与外邪乘机侵入,致体内气血津液失调有关,采用从脏腑辨证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渗出性中耳炎由于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因而治疗方法亦不统一。本文将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一、病因治疗:包括对鼻、鼻窦、鼻咽部和咽鼓管疾患的治疗,特别对过敏性鼻  相似文献   

14.
渗出性中耳炎主要以听觉减退和耳内胀闭为特征,属祖国医学“耳胀闭”,“风聋”,“邪闭”等范畴。本病常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手太阴肺之络会于耳中,鼻为肺之窍,耳与鼻比邻相居,捏鼻鼓气,其气贯耳。故肺气通于耳。若六淫外感伤肺,鼻窍不利,邪气沿络入耳或由鼻及耳,阻塞清窍,导致耳聋或胀闭等征。同时,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若外邪侵肺,邪实壅肺,或肺脏虚损,均可导致肺气不利;宣发肃降失司以致水道不利,湿浊停聚。若湿浊之邪聚于耳窍,则清窍受蒙,产生耳聋或耳胀、邪闭之证。因此,对此类病机所致之渗出性中耳炎,宜从肺论治,即所谓“耳聋治肺”是也。临床上,根据病机不同,治各有法,然以个人多年来的体验,主要有四法,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渗出性中耳炎致聋问题,特别在儿童,日益被社会所重视。近数十年采,渗出性中耳炎患病率有所增多,已成为小儿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这可能是与抗生素的广泛大量应用有关,因其改变了小儿急性中耳炎临床病程。  相似文献   

16.
渗出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对难治性患者 ,临床多采用鼓室置管 ,反复鼓膜穿刺抽液 ,激光打孔等方法治疗 ,我科近年试用鼓膜穿刺加负压吸引加鼓室封闭的方法治疗难治性中耳炎 2例 ,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男 ,31岁。左耳闷胀感伴听力下降反复发作 2年。曾在我科多次行鼓膜穿刺抽液 ,并口服抗生素、激素 ,1%氯麻液点鼻治疗 1周后症状消失。但每遇感冒或晨起用力擤鼻后复发。每年发作约 10次。于 1996年 8月检查见右耳正常 ;左耳鼓膜呈淡黄色 ,可见液平面。鼻腔通气好 ,双侧中…  相似文献   

17.
渗出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急性阻塞,通过咽鼓管输入中耳空气的机能发生障碍,中耳腔内的空气得不到补充,逐渐形成负压而产生本病。轻者导致鼓膜内陷、耳闷及耳堵塞感,重者中耳腔有渗液出现明显听力障碍。晚期还可导致鼓膜粘连,听骨链强直而致导音性耳聋。临床上通常采用局部热敷、理疗、按摩、咽鼓管吹张、鼓室穿刺及服药等方法治疗,一次治愈率相对较低,往往需要重复治疗,给病人增加痛苦及负担。从1986年至今,我们采用鼓室穿刺加压治疗法,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8.
渗出性中耳炎为常见病、多发病,可致严重听力障碍。笔者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研究所工作期间,采用经鼓膜穿刺孔向中耳加正压药物导入的方法治疗渗出性中耳炎,取得可喜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73耳)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6...  相似文献   

19.
倪菊芳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3):340-341,343
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加咽鼓管、吹张,鼓膜切开硅胶小管留置并药物冲洗等方法,治疗渗出性中耳炎261例(298耳).结果治愈280耳(93.96%)。疗效分析表明,α-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对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或初期粘连性中耳炎均有效,顽固性中耳炎加用复合抗生素中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口咽鼓管导管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