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性脑膜炎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收集2002年7月~2006年7月我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性脑膜炎患者。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及腰穿治疗各36例。对临床表现、治疗时间、脑脊液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脑膜炎治疗时间、脑脊液改变、脑膜刺激征及头痛的对比中,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组与腰穿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性脑膜炎是行之有效方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6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尸检证实的 6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病例。结果 :生前误诊 3 5例 ,误诊率 5 0 73 %。尸检发现脑膜病变为主 ,脑实质、脑室、脑血管、脊髓均受累。临床表现除脑膜刺激症、颅高压征 ,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颅高压是主要的死因 (61/ 69,88 4%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变性质、部位密切相关 ,认识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有助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脑膜癌病(MC)是肿瘤细胞广泛转移并浸润软脑膜、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脑膜刺激征和(或)精神障碍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脑脊液细胞学确认为MC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临床误诊原因以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脑膜癌病(MC)是肿瘤细胞广泛转移并浸润软脑膜、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脑膜刺激征和(或)精神障碍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脑脊液细胞学确认为MC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临床误诊原因以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病例资料。术前腰椎穿刺压力均高于300 mmH_2O,CT及MRI检查未见脑积水表现。结果 4例病人术后颅高压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14个月,死亡3例,1例存活,未见腹部转移征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病人的颅高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分流泵压力可设置为180~200 mmH_2O。  相似文献   

6.
Mollaret's脑膜炎临床上甚少见 ,现报告 2例如下。1 病例1.1 例 1 女 ,2 6岁。因反复出现发热、头痛、呕吐 9个月于1998年 10月 12日入院。患者 9个月内反复发作 4次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全身肌痛和颈痛 ,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每次发病初均可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脊液 (CSF)压力均增高 ,细胞数 (30 0~ 12 0 0 )× 10 6/ L。症状和体征在 7天内均可恢复正常 ,复查 CSF亦恢复正常 ,发作间期一切如常。均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查体 :T38.7℃ ,BP18/ 11k Pa,心、肺、腹部无异常 ,嗜睡 ,颅神经 (- ) ,眼底正常 ,颈强直 ,四肢…  相似文献   

7.
报告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癌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平均病程3个月,均有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细胞分离,糖和氯化物多降低。认为无恶寒的低热及颅神经障碍较多见,脑脊液改变呈进行性,抗炎治疗仍继续加重,有助于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误诊分析(附35例临床病理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了35例生前被误诊、尸解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结果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炎7例,乙型脑炎4例,脑肿瘤及脑积水各3例,视神经脊髓炎、脑脓肿、败血症各2例,麻疹、多发性脑脊髓瘤、淋巴瘤各1例.临床表现除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外,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脑脊液改变为压力升高,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增高,糖与氯化物降低.尸检发现脑膜病变为主,脑实质、脑室、脑血管、脊髓均有结核病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变性质、部位密切相关,认识其病理类型、临床症状多样性以及动态脑脊液观察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270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270例中枢系统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中32例经尸解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除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外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死亡61例(占22.59%),颅高压是其主要的死因,尸检发现以脑膜病变为主,大脑实质、小脑、脑干、脑室及脑血管和脊髓均有病变。误诊49例,其中生前诊32例,总误诊率为18.15%,结  相似文献   

10.
脑膜黑色素瘤病五例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膜黑色素瘤病的临床、脑脊液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诊断的脑膜黑色素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腰穿检查结果。结果5例患者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脑神经损害以及脊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1例有左眼视乳头上方视网膜隆起伴色素沉着,4例皮肤有先天性色痣,其中2例为先天性巨大色痣。5例腰穿压力均≥180mm H2O(1mmH2O=0.0098kPa),3例为血性或淡黄色脑脊液,4例蛋白增高,3例葡萄糖降低。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显示软脑膜异常强化。病理学检查:3例腰穿可见恶性黑色素瘤细胞;1例腋窝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恶性黑色素细胞浸润;1例尸体解剖可见脑底部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呈弥散性黑色素瘤浸润。2例诊断为转移性脑膜黑色素瘤病,3例可能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病。结论脑膜黑色素瘤病临床上表现为脑脊膜、神经根受累,常合并存在皮肤黑色素痣,腰穿检查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检查脑脊液发现黑色素瘤细胞能够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1例患者的临床与CT、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4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影像学表现为脑积水、脑室扩大、脑膜强化、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等.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确诊仍依靠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40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与对照组在头痛缓解、脑膜刺激征消失、并发脑积水和脑梗死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头痛缓解、脑膜刺激征消失、脑梗死及脑积水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脊液置换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19岁,主诉间断性颈项疼痛5年,听力下降3个月,右耳流脓1个月于2015年5月8日收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6.0℃,P72次/min,R16次/min,BP120/70mm Hg(1mm Hg=0.133k Pa),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侧混合性耳聋、余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睁闭眼不稳、一字步不稳、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和感觉查体不能完全配合。腰穿脑脊液压力220mm H2O(1mm H2O=0.0098k Pa)、黄色浑浊、细胞总数20137×10~6·L~(-1)(正常值:成人(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对21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21例患者均有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有脑实质损害表现,均经病原学确诊。17例留院治疗,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5-Fu)治疗12例,AmB(或脂质体)联合氟康唑(FCZ)治疗5例。除药物降颅压外,脑室外引流术5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随访观察治愈10例,死亡7例,治愈率58.8%。结论 CNM误诊率高,早期确诊,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对颅压显著增高者行脑室引流术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和脑脊液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病原学检查确诊的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CM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CM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内占位等.治疗以抗真菌和降颅压为主.病死率30.8%.结论 CM的临床和脑脊液特点与结脑、病脑及颅内占位有一定的差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抗真菌和降颅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途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重症脑室出血系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 (PIVH、SIVH) ,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 ,故死亡率极高。我院神经内科自 1998~ 2 0 0 2年采取微创锥颅双侧脑室引流 ,联合间断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 3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病人 2 1例 ,女病人 15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6 1 4岁 ,PIVH 6例 ,SIVH 30例 ,均于发病后 12h内出入院。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 ,迅速出现意识障碍。GCS评分均≤ 8分 ,全部经头颅CT证实为全脑室出血 ,脑室扩大。1 2 治疗方法 入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我院1995-1999年无颅外病灶的结核性脑膜炎对例,占同期住院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21/306(6.9%),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15-61岁,平均35.5岁。对例病人均不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入院时病程半个月~4个月。1.2临床表现1.2.1症状: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发热21例,其中午后潮热4例,头痛12例,呕吐10例;盗汗5例;消瘦7例。1.1.1体征:精神异常1例,嗜睡4例,昏迷5例,偏瘫4例,颅神经损害3例,脊髓损害1例,脑膜刺激征21例,病理征12例。1.4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200H2O)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修补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鼻漏持续5~150d,平均30d;鼻漏量≥300ml/d4例,鼻漏量300ml/d4例;伴颅内感染6例,无颅内感染2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修补,并结合降颅压治疗。结果配合多次腰椎穿刺,反复修补4次成功1例,1次修补成功4例;配合腰大池引流及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修补2次成功3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辅以腰椎穿刺放液、腰大池引流甚或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伴有颅高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貌似颅高压的低颅压综合征(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很多疾病可引起剧烈头痛、呕吐 ,易考虑为颅高压所致 ,而予 2 0 %甘露醇持续脱水降颅压治疗。但当头痛症状经上述处理一段时间后得不到缓解时应警惕低颅压的发生。本人临床工作中遇到 3例顽固性头痛呕吐误诊为颅高压的低颅压综合征 ,并综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病例资料 :例 1 ,女 ,57岁。头痛伴呕吐、右眼睁不开一月。曾在当地医院头部 CT正常 ,腰穿显示“脑脊液为均匀血性”,压力 >2 0 0 mm H2 O(左侧卧位 ) ,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外院给予“休息、止血、脱水、护脑”等处理 ,治疗效果欠佳出院 ,住入本院时头痛剧烈 ,伴有恶心呕…  相似文献   

20.
脑脓肿的脑脊液变化与脓肿的部位、病期、大小、感染的来源、病原菌特性、单发或多发、距离脑表或脑室的远近、有无溃破或并发脑膜炎,以及抗菌素的使用等有关.外观脑脊液可澄清,也可混浊或呈脓性,特别是脓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若脑脊液细胞数超过300/mm~3时,肉眼可见混浊.压力腰穿压力常增高,特别是位于后颅凹和脑室附近的脓肿,或脓肿溃破而并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时压力增高更为显著.Kiser和Kendig报告3/4的脑脓肿患者腰穿压力不超过250mmH_2O.Bonnal报告326例脑脓肿患者中仅93例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