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时毓民辨治性早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毓民(1938~),男,安徽寿县人。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师从著名中医顾文华教授,精通中西医儿科,擅长治疗小儿性早熟、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总结叶进从脏腑辨治儿童性早熟的经验。叶进辨治儿童性早熟以脏腑辨证为主线,结合患儿体质,着眼于肾、肝、脾之病位,临证分虚实,重视"痰、火"在病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本病多具有复合病机特点,并从滋阴降火、调肝、理脾等方面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佐证。 相似文献
5.
6.
脾肾是青春期性发育发生的主要脏腑,膏脂是青春期性发育启动的关键性调控因子;“膏脂互化-脾肾互赞-天癸萌发”理论与现代医学“脂肪-下丘脑-性腺轴”启动学说相一致,将为中医药临床防治儿童性早熟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8.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临床表现为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散漫、情感障碍和人格变化等,属于老年痴呆中的一种类型,中医上属于“健忘”、“虚劳”、“呆病”等疾病的范畴,病变部位在脑。肾虚精亏为该病主要病因病机,脾肾与AD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从脾肾同治的角度论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思路,分别从中医传统理论基础及现代实验室基础等方面,阐述“脾肾互赞”该理论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从“脾肾互赞”理论出发,对糖尿病合并肩袖损伤的病机进行探讨,提出脾肾亏虚、络脉失养是该病的关键病机,痰瘀阻滞为主要病理环节,主张从脾论治,分期治疗,以运脾和络方为主方加减,以期改善糖尿病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早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肩袖损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用温中涩肠法及其代表方桃花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桃花汤加减水煎服,日1付,分2次温服;桃花汤水煎灌肠,每晚1付。每疗程7日,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38例,有效12例,脱落8例,总有效率86%。结论:运用温中涩肠法及其代表方桃花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结果:广东地区107例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41.12%)、头痛(25.23%)、腰痛(24.30%)、自汗(23.36%)、咳嗽(20.56%)、皮疹(18.69%)、关节痛(18.69%)等;舌象以红舌(53.27%)为主,舌苔以白苔(54.21%)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细脉(59.81%)、弦脉(55.14%)、沉脉(23.36%)等;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19.63%)、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14.02%)、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13.08%)。结论:广东地区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选取特定的体质类型,采用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进行干预研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收集211例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采用专业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辨识结果中符合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患者,采用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进行干预作用研究,并观察其效果。结果:211例NAFLD中九种体质均有,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对象共有94例,经干预研究后,在痰湿质中,痊愈59例,占62.77%,显效14例,占14.89%,无效2例,占2.13%。湿热质中,痊愈16例,占17.02%,显效2例,占2.13%,无效1例,占1.06%。结论:NAFLD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为多,符合传统中医临床的认识,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对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NAFLD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泄浊法治疗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苏合丸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68例,西医予基础对症治疗,中医分为脾肾气虚、肾阳虚衰、气阴两虚三型辨证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包括血肾功能、尿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9.70%.治疗后血肌酐(Ser)、尿素氮(BUN)、尿N-乙酰葡萄胺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Tup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肌酐清除率(Ccr)有所升高,肾功能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好转(P<0.05).脾肾气虚型有效率为93.55%,气阴两虚型为90%,肾阳虚衰型为82.35%.结论:补气活血泄浊法治疗马兜铃酸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