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学术渊源。对小儿生理、年龄分期、体质、胎儿保健、诊断、先天因素致病、疾病预后转归、常见病及其病因等方面均有一定论述,虽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健婴宝胎毒清分Ⅰ型和Ⅱ型,Ⅱ型主要用于新生儿脐部愈合后,可维持7-10天;Ⅰ型用于出生至脐部愈合前,Ⅰ型内含牛黄、黄莲、钩藤、蝉衣、麦芽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引毒拔毒,健脾化滞,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防治胎热胎毒.为探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对新生儿生性黄疸影响,我们对170例应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的新生儿与未应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的170例新生儿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认为中医儿科保健对降低中老年人罹患某些病证有较大影响,主张防治中老年期疾病应当从小儿时期开始,且以儿科保健为首要。  相似文献   

4.
大黄甘草汤,是《金匮要略》用以治“食已即吐”的名方。江苏民间用于防治新生儿疾病,认为对新生儿有祛胎毒、下胎屎、洁脏腑、解热毒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在儿科临床工作中也常采用此方来治疗新生儿疾病,通过观察,确实疗效显著。对新生儿能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作用。对贯彻预防为主,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这是一张值得推广运用的好方剂。  相似文献   

5.
健婴宝胎毒清分I型和Ⅱ型 ,Ⅱ型主要用于新生儿脐部愈合后 ,可维持 7- 10天 ;Ⅰ型用于出生至脐部愈合前 ,Ⅰ型内含牛黄、黄莲、钩藤、蝉衣、麦芽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 ,引毒拔毒 ,健脾化滞 ,收敛止血的功效 ,用于防治胎热胎毒。为探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对新生儿生性黄疸影响 ,我们对 170例应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的新生儿与未应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的 170例新生儿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 2 0 0 2年 1月 - 10月常规断脐后的新生儿应用健婴宝胎毒清Ⅰ型 170例为观察组 :男 93例、女 47例 ,出生体…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又可导致死亡或致残的严重疾病。病因是胎儿窘迫和窒息,出生后的疾病如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心脏停搏都可产生脑损害或加重缺氧程度;有的是宫内环境长时间慢性缺氧使胎儿出现HIE的病理改变。现将我们2年来收治的1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期特有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足月产儿及过期产儿,偶可见早产儿,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排出胎粪,吸入后发生肺部病变引起。临床上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中毒为特征,甚至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运用特色及经验。 [方法] 运用史料考证、古籍研读、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和法”的历史沿革、学术特点及临证治案三个方面,分析浙派中医儿科对“和法”的传承、创新及临床运用特色。[结果] 浙派中医儿科在张仲景、张景岳等历代医家影响下,结合浙江地域气候、社会特点,以及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传变迅速等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发展了“和法”在儿科的应用范围,具体形成了强调分期论治,善用和解表里;重视寒热错杂,擅长调和脏腑;辨别体质强弱,注重调整阴阳三个方面的学术特色。[结论] 浙派中医儿科巧用“和法”治疗小儿多种疾病,学术特色鲜明,完善了中医儿科的治法,对中医儿科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是浙派中医儿科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医儿科生理病理学说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中医儿科在小儿生理病理学方面取得进展。如发挥燥湿作为致病因子的作用及其在儿科学的意义 ;胎毒论从遗传优生学角度得到创新和阐述 ;中医在牛痘的宣传普及传播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免疫机理的中医学论证 ;惊风等风证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与西医脑神经生理病理学知识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期主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被胎粪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89-192
古代对阳痿的病因病机、分型等论述有相当丰富的记载,从较早的“气不至”认识,到晋隋唐宋时代医家对阳痿的发生多责之劳伤、肾虚。明代医家首次以“阳痿”命名,阳痿的认识已臻完善,认为命门火衰、七情劳倦、湿热炽盛,甚至思虑、焦劳、忧郁、惊恐等,皆可致痿。清代医家开拓扩展,认为除上述外还有忍房事、失志、瘀血、心气不足、脾虚等。现代中医对阳痿的认识,仍有所发展创新,思路更加丰富,许多医家也提出各自的学术理论。课题组通过总结整理文献,为方便临床辨证及应用,将阳痿概括为肝气郁结证、湿热下注证、瘀血阻滞证、心脾两虚证、肾阳虚衰证、肾阴亏虚证六个基本证型。然临床诊治并不拘泥于此,概而言之不外虚实两端。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优势,随着环境等因素改变,仍需不断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痧症简史     
依据历代医学献,探讨痧症的演变历史。痧症最早见于晋代《肘后备急方》,指恙虫病。宋元时期,痧症包括艾灸后皮肤出现如砂样斑点的疾病、水伤寒、干霍乱、水沙等。明清以降,以痧命名的病症逐渐增至百种以上,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并出现了与伤寒、杂病混淆不清的状况。提示开展痧症病名的系统整理研究,最终规范痧症病名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药物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宋元时期药物剂量,认为宋元使用的单位剂量名称从传统的铢分两进位制,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东汉与宋元的剂量换算比例为3∶1。宋元时期的具体量值是1斤合今640克,1两为40克,1钱为4克,1字约合1克。量值已经较东汉增长了两倍,但每服用量却比东汉所用药物剂量明显减小。宋元时期由于使用了煮散的方法,是历史上中药剂量最小时期。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煮散的方法仍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历来重视"形神并调"。汉以前"神"的概念已经得到系统的论述,并在早期的用药中有所体现;汉代及三国时期则侧重药物调神,并形成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调神方剂;晋代则重视针刺调神;南北朝时期则从养生的角度提出守神、养神;隋唐时期则提出"胎神"的观点,同时重视"神"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宋代则从男女气血的不同角度来调神;金元时期则提出"脉神"的观点,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则结合望诊将望面色与望神相结合,并提出"舌神"的观点;民国以后则逐渐弱化了"神"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儿科寒温两派学术争鸣,源于宋代钱乙和陈文中对麻痘疾病的治疗主张,钱乙主寒凉,陈文中主温补。金元明清时代,历代医家对钱、陈的寒温治法不断修正和补充,并引起学术争鸣。这种争鸣从对麻痘疾病的治法主张,发展至小儿外感疾病、小儿杂病等整个儿科治疗领域,并由此推动儿科基础理论如小儿体质和生理病理特点的深入研究,推动了中医儿科学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艾滋病(AIDS)病因的科学认识。方法:分析艾滋病相关中医病因的文献,比较强调内因、强调外因、内外合因和毒邪等各家观点。结果:从外因阐释艾滋病的病因更合适,艾毒能精确的概括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加强对艾滋病的中医基础理论认识,更好的指导艾滋病的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流派等方面。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对腹部疾病描述蕴含了古人有关肝纤维化的早期理解。秦汉时期中医典籍已有肝纤维化理、法、证、治、方、药、术记载,包括病名归属范围广、邪毒蕴结肝络病机、阴阳和合诊治境界及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体系;魏晋隋唐医药学全面继承发展,"肝王以胃气为本"说、"推陈致新"药证论、热毒内蕴肝络证治观点相继提出;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见解独到,如气机郁结肝络证治观点、推崇脾胃学说;至明清,肝纤维化中医认识已比较完善成熟,经方时方通变论、痰瘀内阻肝络论、经络病证论等注重临证通变;近代至今,中西医汇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主导着当前论治肝纤维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搜集历代中医医案、本草文献中关于中药煎煮的相关内容发现,中药煎煮始于先秦、成于两汉、盛于魏晋隋唐、变革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中药煎煮技术有"七要素"——容器、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特殊煎煮方法;分析古代和当代中药煎煮的规范化进程,比较当代中药煎药机与传统手工煎药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出中药煎药机"五参数"——煎药机压力、煎药加水量、煎药机温度、煎药时间、煎药次数。中药煎煮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煎药的"七要素",又要不断提高中药煎药机"五参数"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昉为宋代著名的儿科学家.所著<幼幼新书>40卷,设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是中国古代儿科学中一部巨著.内容包括儿科总论、病源形色、胎教、调理、摄护、初生疾病、先天疾病、内科杂病.其学术贡献首次全面收集整理儿科文献不仅搜罗广博,而且对所征引儿科古籍文献进行了校注,并保存了大量古医籍佚文.构建儿科学学术体系.荟萃儿科学术精华不管是先贤古论,还是近世方论,甚至民间秘诀,凡是儿科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试验,<幼幼新书>无不兼收并蓄,诸家并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梳理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数据统计,通过对中药养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阐述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结果]中药养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源流与发展萌芽于先秦,初成于秦汉,丰富于晋唐,渐趋完善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于近现代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中药养生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初用于临床,开中药养生文化之先河;魏晋至隋唐时期,佛道及民间各流派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使其内容进一步充实;宋金元时期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明清时期医家不仅整理、继承前代既有成果,更形成众多独特理论;现其已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的重要部分。[结论]各时期的中药养生文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为中医药养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