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痛风性关节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机体正气不足,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阻滞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有中药外敷、中药熏洗、中药穴位贴敷、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疗法和其他综合疗法。依据病情或单用一种外治法,或多种外治法联用。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不足,如相关研究样本量较小,科学规范性不足,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的研究较少。今后应该更加科学、系统地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治法以整体观为基础,通过外部干预达到内部调节,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经济安全,基本无不良反应,包括针灸、推拿、外敷、熏蒸、塌渍等。实验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早期、局部症状缓解明显,对晚期、全身弥漫性疼痛疗效不佳。除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健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中医认为本病是因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闭阻经脉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因其病程长,难以治愈,故中医称为“顽痹”、“旭痹”、“白虎历节”等。本病是国内外疑难课题,而中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对近20年来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加以综合和分析,以冀广大同仁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对于RA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消炎镇痛、免疫抑制剂、激素为主,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坚持用药,依从性差,因此,中医中药便可发挥其多靶点、个体化、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长期以来,穴位外治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防治疾病的目的,并且作  相似文献   

5.
薛珉英 《光明中医》2011,26(5):1078-108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有"历节风""顽痹"、"尪痹"之称。病因病机主要包括感受外邪,肝肾亏虚,脾胃虚弱,肝气郁滞,血瘀,痰湿等方面;证型有风寒湿阻型、湿热蕴结型、寒凝经络型、肝肾不足型、阳虚型、瘀血阻络型。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重视养血活血,扶正。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认识和诊治痹证方面有充分的优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历代医家共同认识到其发病机制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喜德教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痰瘀互结;并根据其病因病机制定出温经清化的治疗大法。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证用药以轻灵平和、顾护脾胃为主,随症加减为辅。特别善用虫药,治疗顽痰痹阻日久所见诸证屡获奇效。附录临床典型医案一则,遣方用药充分体现刘教授临证用药之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内服药物治疗和其他疗法进行探究,表明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侵犯全身各处关节,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增生性滑膜炎,由此引起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活动期RA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56例予中药内服外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59例单纯予甲氨蝶呤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ACR反应标准、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同时检测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VAS、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减少(P <0.001),且治疗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的均值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对疼痛的评价、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对疼痛的评价、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的总体评价均值低于对照组(P &l...  相似文献   

10.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患病就很难治愈且致残率较高。笔者近30多年来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中药辨证施治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电针、腹针、中药熏蒸的五联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多由素体亏虚、复感外邪或痰瘀互结而致病,故"内伤"、"外感"、"痰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或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洗+艾灸)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甲氨喋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DAS28评分.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为(2.1±1.2),(4.2±1.1)分],改善ESR[治疗组与对照组为(20.5±18.4),(38.3±25.6) mm·h-1]、CRP[治疗组与对照组为(8.4±7.9),(12.8±8.6)mg·L-1]、RF[治疗与对照组为(159.2±77.4),(215.2±129.5)U·mL-1]等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DAS28 (3.61±1.36)分改善也优于对照组(4.52±1.21)分(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87.5%,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RA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易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同时也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心脏因为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更易受其累及.根据其症状表现,中医学把RA归属为尪痹历节风鹤膝风等范畴.《素问·痹论篇》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相似文献   

14.
左振素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思路独具特点:强调辨识病之轻重及分期,重视预防及个体化治疗,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选法用药个体化,分急慢性期分期论治,权衡利弊选用西药,推崇"杂合以治"理论。临床验之,多获佳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中医特色外治法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上  杨博华 《中医研究》2009,22(7):8-10
通过复习中医古代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色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探讨其对当代糖尿病足诊疗的指导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2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2)给予中药布袋热敷法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n=70)给予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古代医家以古代医书为依据,分别从肝失调达、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心不行血、肺气不固五大方面,以五脏理论为基础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进行总结,并明确其主要发病机理,阐述现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的中医思想,从而指导临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毒蕴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久病邪郁,加重病情,而血瘀贯穿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始终。郁热与瘀毒互结,阻滞关节,气机不畅,关节疼痛剧烈,病情持续活动不缓解。郁热与毒瘀互结,是其病情缠绵,久发难愈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其疼痛遍及周身关节,后期常致身体羸弱、关节畸形,有别于一般的痹证,故又有尫痹、骨痹、历节病、鹤膝风、顽痹等名.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主要系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在体虚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邪气之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本病.由于病久气血不畅,脏腑内伤,易内生痰瘀,痰瘀可以互结,也可以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而致病深难愈[1].这是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一般认识,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可以导致残疾,很难从单一途径阻止骨质破坏及关节损伤的发生,就其中医病机与治法有特殊性[2].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常用的中药外治法有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埋线疗法、耳穴压豆疗法、推拿疗法、中药塌渍、热敷疗法、脐疗疗法等,外治法能够辅助传统中药汤剂,提高临床疗效。但目前关于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疗效尚缺乏统一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研究中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有待规范,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针灸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但其他中医外治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且研究进展滞后。今后应统一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疗效标准,规范统计学方法,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强各种外治法的作用机制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