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优选鸦胆子凝胶贴膏的配方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以持黏力和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优选鸦胆子凝胶贴膏的配方工艺。结果优选的最佳鸦胆子凝胶贴膏配方为:药材细粉10 g,聚丙烯酸钠1.5 g,明胶3 g,AlCl_3 0.4 g,聚乙烯醇3.5 g,甘油30 g,微粉硅胶15 g。结论优选的鸦胆子凝胶贴膏配方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药效实验筛选痹痛凝胶贴膏提取工艺路线的基础上,对其提取工艺、基质配方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镇痛实验(小鼠扭体法)模型筛选提取工艺路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筛选浓缩工艺,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优化制剂成型工艺。结果生姜榨汁,其余饮片提取3次,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1 h。痹痛凝胶贴膏所用辅料的最佳比例,浸膏粉:甘羟铝:卡波姆:高岭土:甘油:蒸馏水:蓖麻油=7.0:1.5:9.0:3.2:54:180:11.5。结论经药效筛选,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和制剂成型工艺,各工艺参数稳定、合理,为其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红麻凝胶贴膏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综合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直观评价,考察浸膏用量、搅拌时间及搅拌速度对凝胶膏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红麻凝胶贴膏最佳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NP-700)11g、甘羟铝0.48g、甘油50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3.1g;红麻凝胶贴膏最佳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制备活血凝胶贴膏过程中的挥发油包合工艺和辅料的用量进行优化,得到挥发油最优的包合工艺和最佳的辅料用量。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考察油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三个因素的最优包合工艺;以综合感官和持粘力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辅料最佳的用量。结果挥发油最优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7,包合温度为50℃,包合2 h;最佳的辅料用量为聚丙烯酸钠0.39 g、羟甲基纤维素钠0.61 g、甘油6.34 g。结论通过优化的成型工艺制得的活血凝胶贴膏外观光泽,无颗粒、气泡,粘性较好,可反复揭贴,无残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蛇黄凝胶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以方中主药蛇鳞草中triphyllin A、大黄中大黄酸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凝胶剂中卡波姆、氮酮、甘油用量进行考察。结果氮酮用量对成型工艺有显著意义(P0.05),卡波姆与甘油用量均无显著意义,确定最佳辅料用量卡波姆1.7%,氮酮1%,甘油5%。结论蛇黄凝胶制备工艺简便,质地均匀细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方媛  刘子修  冯明庆  吴鹏  王培民  茆军 《中成药》2023,(11):3718-3723
目的 优化三色散凝胶贴膏处方。方法 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项下规定进行初黏力、持黏力测定,对渗透情况、皮肤残留情况进行评分,流变仪进行振幅扫描、频率扫描、蠕变恢复扫描,分析储能模量(G′)、复合黏度(?*)、蠕变柔量[J(t)]值,结合黏附力、流变学参数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 最佳处方为AH-106、甘油、甘羟铝、酒石酸比例55∶300∶2∶3,G′、?*、J(t)值、初黏力、持黏力、剪切应力值、渗透情况评分、残留情况评分分别为1 169.63 Pa、11 865.6 Pa·s、 1.810×10-3/Pa、25号、720 min、723.755 Pa、8分、8分。结论 本实验结合流变学参数、黏附力指标调节辅料用量,所得最优处方可使三色散凝胶贴膏形变程度、粘弹性等指标较好,固化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8)
目的优化天芷金黄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盐酸小檗碱、姜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有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材加10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30 min,盐酸小檗碱、姜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有量分别为169.2、122.8、18.81、24.89、34.02、15.26μg/mL,出膏率0.75%,综合评分98.13。结论该方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天芷金黄凝胶贴膏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温性经筋通贴膏的醇提工艺和制剂配方工艺,使其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混合型骨架,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NP-700、高岭土、甘羟铝、酒石酸为考察因素,以成型凝胶贴膏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制剂最佳配方。结果温性经筋通贴膏最佳醇提工艺是以6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优化的制剂配方是NP-700∶高岭土∶甘羟铝∶酒石酸=100∶80∶8∶0.8。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制剂生产操作,可作为温性经筋通贴膏的提取工艺和制剂配方工艺。  相似文献   

9.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方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剥离强度、巴布膏剂制备的难易和巴布膏剂的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组成。结果:保湿剂(甘油-丙二醇15∶1)-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烯醇-药粉的配比为40∶40∶6∶4∶1.5∶1∶10时制备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各种指标均较好。结论:确定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能够适合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宋煜  黄玉珠  余宇燕  林满遍  黄群  林舒 《中成药》2021,(7):1699-1703
目的 优化岩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方法 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基础上,以甘羟铝、NP-700、PVA用量为影响因素,初黏力、持黏力、赋形性、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基质处方.结果 最优处方为甘羟铝用量0.07 g,NP-700用量4.45 g,PVA用量...  相似文献   

11.
蟾酥镇痛膏中蟾酥的提取工艺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44-745
目的:探索蟾酥镇痛膏中蟾酥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提取后的蟾酥残渣进行检查。结果:蟾酥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90%、80%乙醇依次提取。结论:蟾酥采用90%、80%乙醇依次提取,有效成分提取完全,提取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蟾酥不同干燥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蟾酥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水分含量和三种蟾毒配基类成分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的含量为指标,检测室内避光阴干、室内晾晒、室外晒干、45℃烘干、80℃烘干五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蟾酥质量的影响。结果:室内阴干、室内晾晒、室外晒干5 d后,水分达到《中国药典》要求,45℃烘干、80℃烘干干燥的样品分别于48 h、12 h达到要求;不同干燥方法的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总量都大于6.0%,且室内阴干室内晾晒阳光晾晒恒温45℃恒温80℃。结论:综合考虑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成本及操作难易度等因素,蟾酥的干燥宜采用室内避光阴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DAD/ESI-TOF-MS)联用技术,对蟾酥中的部分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探讨HPLC-DAD/ESI-TOF-MS联用技术作为蟾酥质量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醋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室温,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91nm,ESI-TOF-MS采用正离子模式。通过HPLC-ESI-TOF-MS在线测定部分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结合文献报道,对蟾酥毒素进行鉴别。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在色谱峰当中对12个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是蟾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蟾酥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选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磷酸调节pH为3.25±0.02)为流动相测定蟾酥药材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测定组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分离度,华蟾酥毒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86%,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2.0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检索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蟾酥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 R3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文献来源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蟾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经过筛选最终纳入447篇中文文献和316篇英文文献。叶文才是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分别是发表蟾酥相关中、英文文献量最多的机构;中文领域机构间合作有待提升,英文领域机构间的合作较为普遍。分析中、英文关键词,发现蟾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安全性、质量标准等方面,抗肿瘤机制和毒效成分研究是目前及未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制备的蟾酥乳膏剂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并评价其对皮肤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利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测定蟾酥乳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率;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小鼠止血时间及出血量;根据全层皮肤缺损法制备兔皮肤缺损模型,考察乳膏对兔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乳膏剂光泽度、细腻度、延展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透皮吸收率高,并能缩短小鼠断尾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且可以促进家兔皮肤伤口愈合(P<0.05)。结论:本实验确定了蟾酥乳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量,并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试验。家兔皮肤伤口愈合实验结果:蟾酥乳膏在给药1周后表现出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且涂抹乳膏后未见兔皮肤出现红斑、红肿,显示了蟾酥乳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蟾酥抗肿瘤有效成分的活性追踪分离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于垂亮  侯惠民 《中草药》2011,42(2):307-311
目的从传统中药蟾酥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强而毒性低的化合物。方法采用追踪分离的方式,以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强度为活性指标,同时结合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蟾酥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采用活性追踪分离方式,从蟾酥中分离得到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同时对小鼠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蟾毒它灵,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小鼠iv给药的LD50约为蟾毒灵的4倍,而且稳定性较好。结论综合化合物的活性、毒性及稳定性等因素,初步判断蟾毒它灵较其他同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国产蟾酥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合考察国产蟾酥药材质量。方法 用HPLC测定14批蟾酥药材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样品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7种指标成分TLC鉴别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浸出物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 各样品中均可检测出7种指标成分的色谱峰,蟾酥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理化实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蟾酥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结论 本实验为蟾酥药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主要成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45∶55),检测波长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华蟾酥毒基在进样量0~5.86μg(r=0.999 8),脂蟾毒配基在进样量0~5.88μg(r=0.999 97)线性关系良好,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2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救心软胶囊中蟾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交法优化蟾酥酒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蟾酥进行酒炮制工艺研究,筛选最佳炮制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法进行酒炮制工艺研究,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总保留率为指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进行含量分析。 结果 :各因素对酒制工艺影响大小顺序为炮制时间>炮制温度 >药辅质量比例,炮制时间具有显著影响,且蟾酥经酒炮制后化学成分存在降低现象。蟾酥酒炮制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5%,药辅比为1 ∶2,在60 ℃下炮制12 h。 结论 :本方法稳定,操作简便,为进一步制订蟾酥酒炮制规范化工艺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