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 例肺心病患者和30 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转铁蛋白(TRF) 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 肌酐 (Cr)。结果: 肺心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衰者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 动态观察尿RBP、TRF水平变化是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 能够早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并判断其损害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选择65例早期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患者;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另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标准方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素(BUN)、肌酐(CR)以及尿液微量清蛋白的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引起肾损害组RBP联合MALB诊断敏感度为90.77%。糖尿病肾损害组RBP、MALB显著高于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损害组BUN、CR高于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联合尿MALB检测比单独使用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 患者尿检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肺习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得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动态观察尿RBP、TR旨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能够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在肾病时的阳性率,以探讨各指标在诊断肾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8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RBP、BUN、Cr、Cys-C及UMA的水平.结果 肾功损害组的RBP、BUN、Cr、Cys-C及UM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早期肾功损害时,各指标的阳性率有差异.结论 肾功损害时,RBP、BUN、Cr、Cys-C及UMA水平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通过阳性率比较,说明诊断的敏感性血RBP >Cys-C>UMA>BUN >Cr.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轻型急性胰腺炎(MAP)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方法用特异性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31例MAP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含量变化并与5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MAP组RBP和RBP/Cr值分别为(0.665±0.64)mg·l-1和(176.89±198.91)μg·mmol-1,与对照组(0.087±0.058)mg·l-1和(13.43±12.70)μg·mmol-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AP患者可能存在近曲小管功能损害;尿RBP测定可敏感地反映MAP患者近曲小管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诊断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3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尿中RBP、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比较分析。RBP、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NAG采用终点法测定。结果尿蛋白阴性的DM1组,RBP、NAG、m-AL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的DM2组,RBP、NAG、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M1组与DM2组RBP、mALB和NAG比较也有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中,尿RBP的阳性率高与NAG(P<0.05)和mALB(P<0.01)。尿RBP、mALB、NAG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RBP敏感性高于mALB、NAG,是肾小管功能的又一敏感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监测尿RBP、尿NAG、尿mALB水平变化,可以了解DM的早期肾损害,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尿β2-MG对西宁地区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健康组、有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的血尿β2-MG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尿β2-M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有呼吸衰竭组血、尿β2-MG均明显增高,且显著高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老年肺心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尿β2-MG,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防止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国富  田志  周嘉琼  詹龙亮  杨洋 《重庆医学》2011,40(20):2034-203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阶段的肾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将1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A~D阶段,A阶段为A组(78例),B阶段为B组(42例),C、D阶段为C组(35例),检测各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尿肌酐和24 h尿清蛋白含量。结果 B、C组肾小球滤过率较A组低(P<0.01),B、C组24 h尿清蛋白含量和尿蛋白/尿肌酐较A组高(P<0.01);24 h尿清蛋白含量与尿蛋白/尿肌酐(P/C)的相关性比较,r=0.561,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阶段已出现肾功能损害,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能早期反映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长期缺氧 ,二氧化碳潴留 ,体循环瘀血等 ,常可引起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监测其早期肾功能改变 ,对预防肾功能衰竭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尿白蛋白(Alb)、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监测肺心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符合 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 4 6例 (男 2 7例 ,女 19例 )年龄 5 0— 76岁 ,并按分期分级标准分为轻度 (10例 ) ,中度(15例 ) ,重度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肌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二项检测RBP、mALB、β2MG、NAG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三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四项检测阳性率可达91.67%,RBP与β2MG、NAG呈显著正相关(P<0.05)。mALB与RBP、β2MG、NAG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三至四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慢性肺病39例患者的运动试验,比较慢性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运动肺功能。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肺功能明显差于单纯呼衰者;运动时,前者潮气量较小,两者运动时间及运动肺功能参数基本相同。我们认为由于这些患者心脏功能优于肺功能,心脏似乎不成运动的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法测定42例肺心病急性期血浆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5-HT、5-HIAA 值显著高于支气管炎发作期和对照组;肺心病缓解后,5-HT、5-HIAA 值显著下降.肺心病伴呼吸、心脏衰竭及肾功能不全者5-HT 值高于无并发症患者,5-HT 显著升高的肺心病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心病及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低氧血症对QT间期离散度(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了51例肺心病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的QT离散度、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两组分别为(70.1±25.8)ms和(37.6±12.5)ms(P<0.001);心衰患者的QT离散度延长更为明显,为(87.9±21.6)ms,无心衰患者为(51.7±14.2)ms,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低氧血症对QT离散度有显著影响,动脉血氧分压(PaO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对鉴别肺源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意义。方法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各30例,测定平均心率和PaO2,通过快速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与30名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肺源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两组患者在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组脑钠素[(597±68)ng/L]明显高于肺源性心脏病组[(179±34)ng/ml,P〈0.01]。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时均表现出呼吸困难,血浆脑钠素可以作为鉴别两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用~(113m)In和γ-心功能仪测定13例正常人右室射血分数为52±7.5%,7例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右室射血分数为57±3.5%,24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 I°右室射血分数为43±4.3%,12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Ⅱ°右室射血分数为33±7.2%,8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Ⅲ°右室射血分数为28±5.5%,7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极重型右室射血分数为14±2.7%。除代偿期外,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ρ< 0.05或<0.01。本文提示:γ-心功能仪可以用来估价肺心病患者各期心功能损害情况,对临床肺心病心功能分度有实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了21例正常人及4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清及发中锌、铜含量。结果表明重度呼衰病人血清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也低于轻、中度呼衰病人。病人组血清铜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发中锌、铜含量病人组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实验证明慢性肺心病病人,尤其重症,存在某些微量元素变化,可能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54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和7例对照组的尸检分析,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扩)和肺血管床减少(肺纤维化)是导致肺动脉高压产生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而肺结核病也是引起肺心病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肺心病的心脏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心脏重量≥300g;②右心室壁厚≥0.5cm;③右心室腔扩张。“节瓣距”、右心室外弧长、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周长均可作为右心室腔扩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3H—TdR掺入法测试30例正常人和37例(次)肺心病病人的淋转及血清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急发期病人淋转明显低下;病人的血清可抑制正常人淋转;血pH异常及呼吸衰竭病人的淋转更为低下;病人血ClC阳性率增高;肺心病低锌组的淋转低于正常锌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应。方法 筛选符合肺心病心衰的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 6例 ,仅接受常规治疗 ;治疗组 5 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 ;观察两组心衰改善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2 % ,对照组 6 9.75 % ,两组比较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 4 % ,对照组为 15 % ,两组比较 ,P <0 .0 5。结论 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用于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可增加心排出量 ,改善心功能 ,抑制高碳酸血症 ,改善肾循环 ,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