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使用枸橼酸铋钾+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的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硫糖铝+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的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8%(4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43%(40例),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χ2=7.1409,P=0.007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χ2=0.2965,P=0.586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枸橼酸铋钾+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选用原则、用药时间、合理配伍、合理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理也不相同。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和选择这些药物已成为临床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主要阐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6.
7.
消化性溃疡(Pu)是一遍及全球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以内科药物为主。抗溃疡药物品种繁多,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使人应接不暇。有些新药疗效高,安全性大,已经广为应用或颇有使用前途;有的则不然。随着出现高效,安全的新药,传统的药物有的应用受到限制;有的  相似文献   

8.
9.
<正> 消化性溃疡(PU)95%以上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胃肠道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旋菌等)与防御因子(粘液、上皮细胞分泌的 HCO_3~-,血流供应,前列腺素等。)失去平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科药物治疗为消化性溃疡病最基本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有许多突破 ,治疗药物品种繁多 ,合理用药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用药。1 减少胃酸胃酸和胃蛋白酶是消化性溃疡病理损伤的基本因素 ,减少胃酸是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基本治疗方法。所用药物包括抑酸药及抗酸药 ,早期使用的碱性抗酸药物如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因疗效差、副作用多现已少用[1] 。目前常用的是抑酸药物 ,主要有H2 受体阻断剂(H2 RA)和质子泵抑制剂 (PPI)。1 1 碱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的基本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2007年8月-12月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给药途径主要以注射给药为主,口服给药为辅。注射剂使用金额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口服制剂则以大环内酯类居首。结论:亟待医师与药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携手合作,以共同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有很大的发展,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为了解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情况,笔者对2002—01-2004—12三年间,全院抗微生物药物的实际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医院的药品购存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皆平 《中级医刊》1989,24(6):10-11
  相似文献   

16.
赵小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5):110-111
1消化性溃疡简介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上DU较GU为多见,两者之比为3:1.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胃酸和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和心理因素等.此外,吸烟、饮食、病毒感染等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最终成因.近1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国外统计资料表明,DU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为93%~97%,GU为70%;国内统计资料表明,DU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为73.1%,GU为71.9%,且Hp阳性与溃疡病复发有关[1].Hp感染时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增强了侵袭因素;高酸直接损伤上皮或引起继发炎症,为Hp在十二指肠粘膜定植创造条件,Hp感染加重了局部炎症,使粘膜的防御作用减弱,侵袭因素的增强和防御因素的削弱导致溃疡形成[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本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药物使用特点及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2016年5月使用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进行调查,利用数据库整理统计资料,并以DDDS为指标考察药物使用频度,以DUI为指标考察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本次调查处方1976张,占门诊总处方量的6.9%,其中联合用药8.7%,用药频度最高的是奥美拉唑胶囊和兰索拉唑胶囊,药物DUI值均小于等于1.结论:本院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类为首选;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明华  王华  陈云萍 《新疆医学》2007,37(3):195-19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又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目前认为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种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幽门螺杆菌也是一个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另外,个体神经和内分泌反应、遗传素质差异都可影响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目前临床可选择使用的品种很多,  相似文献   

19.
蒋军 《当代医学》2012,(34):40-41
目的观察分析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一组为联合组(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一组为对照组(庆大霉素+雷尼替丁),分析评价一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85%,联合组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系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对是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和防御因子(胃粘液屏障及胃粘膜细胞屏障)失衡的结果这点是比较明确的。新近对幽门螺旋菌(HP)的研究更为 PU 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众多的抗溃疡病药物就是针对这几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的。本文就各种药物的合理选用作一概述。一、抗胃酸——胃蛋白酶药物(一)抗酸剂:其主要作用是中和已分泌的胃酸,继而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现因认为它仅可缓解症状,对溃疡愈合的效果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