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总动脉给药动物模型的建立叶妙,戴体俊(麻醉学系中心实验室)(麻醉药理教研室)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疾患的药物治疗多是全身给药,这常因脑外组织药物浓度较高而引起较多不良反应。若能从颈总动脉给药,则可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减少药物剂量,从而减少不良...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性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比较高的疾病,致残后给生活及家庭带来很大痛苦。由于生活及环境的影响,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针药兼施治疗脑血管疾病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加压滴注和药物配伍静滴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积分比值和积分平均减少数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积分减及实际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组间显著差异(P<0.01)。提示颈动脉加压滴注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轻致残程度有着积极意义,可作为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一个月及四个月的学习记忆、旷场行为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变。方法 模型组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一个月及四个月进行大鼠通道式水迷宫、旷场分析和攀绳肌力实验。结果 在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在术后1个月及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学习记忆功能显著下降。旷场分析空间认知能力下降,兴奋性增高。术后4月大鼠攀绳能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永久性的损伤作用,同时动物兴奋性增高,而运动功能无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的临床发病多突然,患者多在醒来时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陷,其症状与脑的损害的部位相一致.脑梗死是脑遭受的一次突然打击,同样也应该做出快速诊断,能给予及时准确、适当、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探讨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腺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作彩超检查,并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总动脉病变检查准确、可靠;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时,预示着冠状动脉有发生粥样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死亡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6岁,农民,右颈部无痛性包块渐长大20d,于1999年5月31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右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前缘有一边界清楚肿块,约6cm×7cm×6cm,可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受限,肿块表面平滑,无压痛及波动搏动感。鼻、咽喉、口腔及头皮均未见新生物。B超检查报告为颈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与颈部大血管无粘连。CT片示肿块与颈部血管紧密接触,考虑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除血沉为55mmh外,其余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倾向于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遂安排全麻下行颈部肿块活检,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根据肿瘤…  相似文献   

9.
重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合并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为选择有效、安全的抗生素,我们对45例重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并与头孢噻肟钠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邢丽  吴宁  李斯锐  林福煌  金桂云  赵军 《当代医学》2010,16(11):236-237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微型植入式给药装置动脉留置长期给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2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微型植入式给药装置长期给药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本组均未发生留置导管堵塞,定期注药过程顺利,穿刺药盒定位准确,无误穿药盒外,给药装置无渗漏,植入药盒术后局部没有明显刺激压迫症状,药盒植入部位皮肤无产生排异反应,1例植入药盒部位切口延迟愈合,经处理后14天切口痊愈。结论微型植入式给药装置通过介入植入,操作更简单,安全,术后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此给药途径长期通畅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77例住院患者,根据所有病例颈总动脉延长值的平均值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年龄,高血压与颈总动脉延长明显相关,颈总动脉延长较大的一组中腔隙性脑梗死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两组间其他危险因素以及非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病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颈总动脉延长与年龄和高血压有关,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颈总动脉结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颈内动脉回流压的测定,预测大脑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方法对6例行颈总动脉结扎或切除的病人术中测量颈内动脉回流压.结果颈内动脉回流压在64mHg(8.8kPa)~85mmHg(11.33kPa)之间,6例术中、术后均无大脑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回流压在一定水平,结扎或切除颈总动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体针对照组(观察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三组。治疗组274例患者根据观眼取穴、循经取穴、病位取穴原则,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等穴位,同时配合自拟方剂沙芪煎剂治疗;观察组280例单纯应用体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86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方面疗效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P〈0.01),且治疗组中枢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 1994年 6月至 1999年 12月对 2 8例位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域的脑内恶性肿瘤采取患侧颈总动脉穿刺 ,灌注嘧啶亚硝脲 (ACNU)和鬼臼噻吩甙 (VM— 2 6 )化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7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7岁~ 6 6岁 ,平均年龄 45岁。肿瘤组织学分类 :胶质瘤 2 1例 ,转移瘤 5例 ,无病理诊断的 2例 (根据头 CT、MR片做出临床诊断 ,其中 1例为胼胝区胶质瘤 ,另 1例为左顶叶胶质瘤 )。其中术后肉眼下全切肿瘤预防性化疗 12例。1.2 治疗方法 :化疗前静点 2 0 %甘露醇 2 5 0 ml,地塞米松10 m g,肌注安定 1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共19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别采用中药、针灸加功能康复治疗、针灸加功能康复治疗、单纯针灸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针药加功能康复综合治疗疗效最好,总有效率约为95.59%;其次为针药并用治疗,其总有效率84.62%;单独使用针灸治疗疗效最差,总有效率仅为80.00%;经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治疗,针药加康复综合治疗效果最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肢体瘫痪康复治疗疗效分析李秋梅,邓旭华,慕学荣(锦铁中心医院康复科)脑血管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存活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为此作者对脑血管病肢体瘫痪患者采取了积极的物理、运动等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现将1993...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灵枢热病》篇中记载“偏枯,身不举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近三年来对168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应用粗针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IFN)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已应用临床多年。我们采用IFN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选择1996~1998年中同期住院病人65例喘憋性肺炎患者。条件:(1)年龄1月~3岁;(2)临床以喘憋症状为主,查体肺部有喘鸣音及细湿罗音;(3)胸部X线示肺纹理增粗、肺气肿及散在点片状阴影。均在青霉素抗感染、止咳、平喘及支持疗法相同情况下随机划分2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转归。111 IFN雾化吸入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岁22例,~3岁8例。方法及用量:IFN(02~03)万u/…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并评估能模拟外源性物理损伤的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模型.方法 取6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建模后1、3、7 d组,每组16只.假手术小鼠予颈部切开、缝合,建模小鼠予左侧颈总动脉钳夹30 min.取颈总动脉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