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哮喘病患者经常会有“上气不接下气”的痛苦,而体育运动又会增加呼吸频率和强度,那么,体育运动适合哮喘病患者吗?哮喘病患者不应拒绝运动由于痰饮对上呼吸道的障碍,大多数哮喘病人在经过一定运动量的锻炼后,都会发生急性气管阻塞,主要表现为胸闷、喘憋,就是所谓的“运动性哮喘”。这是因为,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生理功能有所下降,在运动停止后仍会继续下降,需要经过几十分钟的时间才可基本恢复原有功能水平。因此,许多哮喘病人不敢、不愿参加健身锻炼,有的人甚至终日静养。其实,这样做使患者的肺通气量更趋下降,不但不利于康复,反而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给予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照组仅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SS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治疗组的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严君 《养生月刊》2012,33(7):610-611
炎热的季节里,人们容易困乏、烦躁、压抑、懒散.在许多人看来,夏日炎炎,人稍微动一动就会出汗,更别提运动了,因此不少人喜欢"孵"空调,不愿运动.其实,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温天气下也是需要运动锻炼的.实践证明,在热环境下运动,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到提高,使机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的能力.在高温天气经常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热的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实验观察也发现,夏天经常锻炼的人比不坚持锻炼的人心脏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好,而且发病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6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疗效良好,优于单独使用三阶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类临床表现,是指由于癌症本身、相关并发症及抗癌治疗所引起的疼痛,癌性疼痛多属于慢性疼痛,会对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呼吸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心理等~([1]),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目前癌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参照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多采用第三阶梯药物即吗啡进行控制,虽然吗啡治疗癌性疼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王磊 《养生大世界》2014,(11):72-73
<正>最近,许多网站、微信朋友圈里都有一些科普文章在大肆宣传:"选择酸性食物,例如谷类、畜肉类、鱼、牛奶和鸡蛋等,引起人体血液酸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甚至有报道癌症也是因为体液酸化所致,所有癌症患者的体质都是酸性的!"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手术治疗后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形体改变,这就要求病人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配合医务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使之早日恢复正常功能。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的损伤,患侧手臂运动将会受限,有时会出现肿胀。适时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使手臂恢复原有的功能。术后近期主要进行握拳、  相似文献   

8.
于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63-163
目的:指导患者做好肢体功能锻炼,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引导患者做好肢体功能的恢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肌力与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肢体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蟾皮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2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疼痛是 70 %以上中、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临的问题 ,对于精神上压力巨大的癌症患者 ,癌性疼痛无异于雪上加霜 ,使其饱受疼痛的折磨。虽然临床上按照WHO推荐的癌症治疗的三阶梯原则进行治疗 ,效果明显 ,但长期应用不仅容易成瘾 ,而且对肝肾等器官产生毒副作用。我们对 2 8例癌痛患者应用蟾皮止痛膏与三阶梯镇痛药进行自身对照治疗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2 8例均为经细胞或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癌症病人 ,均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 ,所有病例都有较清楚的表达疼痛的能力 ,治疗期间不进行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肢体康复锻炼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1月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联合肢体康复锻炼,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护理后1个月Fugl-Meyer量表、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护理后1个月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及饮食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康复锻炼用于足跟部骨折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涛 《养生月刊》2003,24(9):417-417
在运动锻炼时,不少人都一味地强调运动强度,误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越好。其实不然,过大的运动强度对人体健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据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运动强度过大,会使机体内耗氧急剧增加,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而“活性氧”是一种能够促使机体衰老的物质;同时,运动过于激烈或超时、超量,也会加剧人体某些器官的磨损。因此,老年人锻炼,宜选用运动强度相对较小的温和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熨法对中风患者偏瘫肢体肿胀及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按照脑血管病治疗及护理,配合康复运动训练,14 d为1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康复活动锻炼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经、化瘀活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等中药熏洗肢体肿胀处,14 d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熨法有助于偏瘫肢体肿胀及中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工作;观察组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价,随访1年观察脑中风有无复发。结果:功能锻炼6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均有程度不等的恢复,巴氏指数量表(BI)、生存质量评定(QOL)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8.75%,1年复发率为6.85%、1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系统的功能康复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心智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冯妮 《光明中医》2011,26(12):2572-2573
癌症疼痛的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综合规划的4个重点之一。癌性疼痛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采用WHO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较好。阿片类制剂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物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阿片类制剂所引起的副作用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5.
1最优健脑运动:凡是增氧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其中尤以弹跳运动为佳,可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以充分的能量,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2最优抗衰老运动:抗衰老的健身方法首推跑步。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健身跑,就可以调动体内抗氧化酶的积极性,从而收到抗衰老的作用。3最优减肥运动:以手脚并用的运动效果最好,如滑雪、游泳等。如果你正当壮年,也可以选择拳击、举重、爬山等运动。4最优健美运动:只要持之以恒进行健美操和体操运动,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锻炼,就会收到明显效果。5最优抗高血压运动:可供高血压病人选择的运动方式有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创造了许许多多特别实用的养生保健方法,有些方法是借助各种器具及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等来锻炼的。其中靠墙运动是借助于墙壁进行自我锻炼的一种方法,适合身体虚弱及腰腿有疾病的患者习练;对于想增加自我锻炼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梗死瘫痪患者接受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52例脑梗死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语言训练。结果:步行恢复率53.85%,坐位、站立位达到平衡84.62%,语言恢复率86.54%。结论:早期、及时、有效、个体化、系统化的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独一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1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一味胶囊具有止血、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笔者对不同类型的癌症病人,根据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法,加用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178例均为我院住院癌症患者,其中男145人,女33人;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胃癌89人,食管癌45人,乳腺癌20人,结肠癌16人,肺癌8人。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治疗组(128例)在WHO推荐的三级阶梯止痛疗法基础上,停用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常规加服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相对较高,发病后有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尤为突出。因本体感觉功能减退、偏瘫侧躯干及肢体肌力减弱、肢体控制协调及错误等导致的平衡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行走及日常生活。在脑卒中各种并发症的治疗中,针灸及运动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头针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结合运动治疗则效果更佳。该文介绍头部留针配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验案1则,指出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选取穴位,保留头针的同时进行运动锻炼,不仅可以激发经气,还可以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远距离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远距离照护。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24周评价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12周、24周,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肢体运动功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远距离照护模式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