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EN)和肠外(PN)营养二组。自术后1d起,给予等氮等热能的营养支持,连续8d。监测营养支持过程中体温、血浆蛋白、体重、氮平衡和与应激相关的激素变化,结果显示:体温、血浆蛋白和体重变化两组间差异不明显,EN组术后2d氮平衡明显优于PN组(3.2±2.6gvs-1.0±3.1g,P<0.05),EN组累积氮平衡虽亦优于PN组,但差异不显著。EN组术后3d和9d的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PN组(183±59vs108±50和158±74ng/Lvs100±17ng/L,P值均<0.05),但皮质醇和胰岛素水平在两组间无差异。说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相比,并不能减轻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和蛋白质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不良是胃癌、胰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纠正营养不良、加速伤口愈合。为了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支持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腹部手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early enteral and parenteralnutrition,EEN-PN)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TPN)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普外科上腹部大手术后行营养支持的患者192例,其中EEN-PN91例,TPN10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手… 相似文献
3.
将经历腹部大手术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36例,随机分成普通输液组(对照组)、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各12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连续7d,每天监测24h尿尿素氮(UUN)并计算氮平衡(NB);营养支持前、后体重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4.
5.
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0 引 言我国自 2 0世纪 70年代初开始将现代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 ,使危重病人的营养问题逐渐得到解决。8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经过 30年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对营养支持的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 ,更重要的是维持细胞、器官与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加速组织修复 ,促进病人康复[1] 。在我国 ,营养支持首先被应用于肠功能障碍的病人 ,我院于 1971~ 2 0 0 1年期间治疗肠外瘘 12 5 0例 ,治愈率达 94 .1%。较 6 0年代无营养支持前国际文献报道的病死率 5 0 %~ 6 0 %有非常明显的改善[2 ] 。营养支持亦是治疗重症…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2年1~12月收治的51例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及常规补液组。营养支持共5~7d,分别测定其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0d测定肠内营养支持组白蛋白为(35.2±5.8)g/L,前白蛋白(280.3±52.2)mg/L熏体重(59.9±5.0)kg熏均较常规补液组白蛋白穴31.6±4.2雪g/L,前白蛋白穴231.6±55.8雪mg/L,体重穴56.5±5.3雪kg明显升高穴P<0.05雪,与PN组眼白蛋白穴35.8±5.5雪g/L,前白蛋白穴289.3±49.2雪mg/L,体重穴60.2±4.7雪kg演差异无显著性,排气时间比PN组及对照组均缩短穴P<0.05雪,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及PN组明显降低穴P<0.05雪。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结肠癌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我们通过对 32 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疗效对比研究 ,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优、缺点。现报道发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 32 0例 ,食管癌切除 2 4 4例 ;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 6 6例 ;全胃切除 8例。男性 2 33例 ;女性 87例。年龄平均 5 9 5 (4 2~ 76 )岁。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肠内营养 (EN)组 182例 ;肠外营养 (PN)组13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 ,术前体重及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1·2 营养方法 EN组手术中经吻合口把肠内营养管置入十二指肠 ,深度需超过十二指肠降段。PN组手术当天行锁骨…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拟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组(EEN+PN组,n=62)和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n=64),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3、7天监测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血生化、血淋巴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血生化指标和炎症及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160.3±23.0)g/L比(137.0±28.7)g/L,P=0.000];术后第7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210.6±34.6)g/L比(154.8±36.9)g/L,P=0.000]、白蛋白[(33.6±3.8)g/L比(31.8±4.7)g/L,P=0.042]、淋巴细胞计数[(2.33±0.53)×10^9/L比(1.04±0.36)×10^9g/L,P=0.046]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血γ-谷氨酰转肽酶[(48.12±33.84)U/L比(71.54±34.00)U/L,P=0.048]、C反应蛋白[(31.15±19.00)mmol/L比(45.90±23.21)mmol/L,P=0.042]、总胆固醇[(3.09±0.83)mmol/L比(3.29±0.91)mmol/L,P=0.045]、低密度脂蛋白[(2.01±0.39)mmol/L比(2.31±0.72)mmol/L,P=0.049]水平显著低于PN组。EEN+PN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65.7±15.6)h比(75.1±27.0)h,P=0.036],围手术营养支持疗法总费用显著低于PN组[(2634.5±1306.8)元比(3058.6±1216.0)元,P=0.046]。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机体术后前白蛋白水平,有益于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水平的恢复,促进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拟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组(EEN+PN组,n=62)和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n=64),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3、7天监测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血生化、血淋巴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血生化指标和炎症及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160.3±23.0)g/L比(137.0±28.7)g/L,P=0.000];术后第7天,EEN+PN组患者前白蛋白[(210.6±34.6)g/L比(154.8±36.9)g/L,P=0.000]、白蛋白[(33.6±3.8)g/L比(31.8±4.7)g/L,P=0.042]、淋巴细胞计数[(2.33±0.53)×109/L比(1.04±0.36)×109/L,P=0.046]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血γ-谷氨酰转肽酶[(48.12±33.84)U/L比(71.54±34.00)U/L,P=0.048]、C反应蛋白[(31.15±19.00)mmol/L比(45.90±23.21)mmol/L,P=0.042]、总胆固醇[(3.09±0.83)mmol/L比(3.29±0.91)mmoL/L,P=0.045]、低密度脂蛋白[(2.01±0.39)mmoi/L比(2.31±0.72)mmol/L,P=0.049]水平显著低于PN组.EEN+PN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65.7±15.6)h比(75.1±27.0)h,P=0.036],围手术营养支持疗法总费用显著低于PN组[(2634.5±1306.8)元比(3058.6±1216.0)元,P=0.046].结论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机体术后前白蛋白水平,有益于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水平的恢复,促进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费用.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standard 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 plus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and PN alo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Werandomly divided 1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tomy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to EEN + PN group (n = 62) and PN group (n = 64). The levels of blood nutrition-related indicator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before surgery and 3 and 7 days after surgery,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complications, nutritional support cost,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nutrition-related indicator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 >0. 05). Three days after operation, however, the levels of prealbumin in EEN + P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N group [(160. 3 ±23. 0) g/L vs. (137.0±28.7) g/L, P=0.000]. Seven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levels of albumin [(33.6±3.8) g/L vs. (31.8±4.7) g/L, P = 0.042], prealbumin [(210.6±34.6) g/L vs. (154.8 ±36.9) g/L, P=0.000], and lymphocyte cell count [(2.33±0.53) x 109/L vs. (1.04±0.36) × 109/L, P = 0. 046] in EEN + P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N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γ-glutamyltransferase [(48. 12 ± 33.84) U/L vs. (71.54±34.00)U/L, P=0.048], C-reactive protein [(31.15 ± 19.00) mmol/L vs. (45.90 ± 23.21) mmol/L, P=0.042], total cholesterol [(3.09±0.83) mmol/L vs. (3.29±0.91) mmol/L, P = 0. 045]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2.01 ± 0. 39) mmol/L vs. (2. 31 ± 0. 72 ) mmol/L, P = 0. 049]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N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in EEN + P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PN group [(65. 7 ± 15. 6) hours vs. (75. 1 ± 27. 0) hours, P = 0. 036], and the total cost of perioperative nutrition in EEN + PN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PN [(2634. 5 ±1306. 8) RMB vs. (3058. 6 ± 1216. 0) RMB, P= 0.046]. Conclusion Standard sequential EEN plus PN can in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prealbumin level,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decrease the cos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病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在我院接受PD的病人随机分为EN组(n=36)和PN组(n=35).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肝功能相关指标、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2天降低更加明显(P<0.01).而在术后第8和12天,EN组病人ALT、AST、TBil、DBil较PN组明显降低(P<0.05),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均升高(P<0.05);术后第12天EN组的血淋巴细胞计数(LY)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病人较PN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营养支持费用少(P<0.05). 结论:PD术后EN支持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短期胃肠内、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比较手术后短期胃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优缺点。将手术后病人20例随机分为EN和PN两组(各10例)。术后1d起两组分别接受等热量营养支持10d,EN组和PN组非蛋白质热量∶氮分别为128∶1和131∶1。营养支持前后分别测体重;营养支持期间每日计算氮平衡;术前及营养支持3、7、10d后分别测血清GPT、直间接胆红素、AKP、白蛋白水平;支持5、10d后分别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结果表明:PN组营养支持5d达到正氮平衡,EN组6d达到正氮平衡,但两组间累积氮平衡无统计学差异;营养支持10d后PN组TIBC水平显著高于EN组(P<0.01);两组间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营养方式对手术后短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均较满意,以胃肠外营养支持更好;术后早期开始胃肠内营养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腹部大手术后不同时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例腹部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后分别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早期肠内营养(术后第1天开始)及晚期肠内营养(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指标(体重、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变化及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结果发现:早期和晚期肠内营养均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晚期肠内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具有更好的节氮效应,而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相同.结果表明腹部大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时,以早期应用为好. 相似文献
14.
15.
肠内外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其接受传统补液方法、PN、EN的不同,分析其死亡率和疗效。结果发现,传统补液的死亡率高达69%。予以PN者中,随着热、氮摄入量的增加,死亡率呈对应下降。予以PN+EN者中,EN起始时间以术后<7天或>15天者死亡率偏高;而未起用EN者则更高。作者认为肠内外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并应根据病情分步实施:①PN+禁食,于入院或术后48h起;②PN+EN,以术后8~14天为宜;③EN,以术后2周后为合适;④人体白蛋白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颅脑手术后病人的早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 方法:对39例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单一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从单一肠外营养逐渐过渡至肠外 肠内营养,最终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氮平衡(N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N)、 IgA、IgG、IgM以及肝、肾功能、血糖(GLU)和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两组病人均能很好地耐受早期营养支持,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观察组有6例病人肠内营养早期出现轻度腹胀、腹泻.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后NB、PA、TFN、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而ALB、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NB、PA、IgA、IgM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颅脑手术后病人早期营养支持,并且逐步向肠内营养过渡,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金海丽曲建卫周志强咸本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9):025-28
目的对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外科手术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加强外科手术患者合理营养支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内蒙古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数据与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中位数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收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 077人次。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外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日、药品费用、材料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医疗总费用、医保负担费用、医保负担比例、患者负担比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但外科手术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应进一步优化,卫生管理部门、医保管理机构等应加强营养支持类药品采购、临床使用、医保报销等环节的监管,降低外科手术营养支持患者药品费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所大学医院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1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工作,对该院10年来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总结. 方法:对 2 590 例危重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接受营养支持的病人分布在全院 19个科室,病种多达20余种.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同时对部分喉癌、心脏术后和老年重症病人及特殊病人营养支持进行监测. 结果:10年来,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呈上升趋势.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营养支持病人相应的营养和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 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病人身体抵抗力、加速机体康复,是提高医院整体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