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对4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症状、术前检查、手术效果、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其患者首发症状多为咳嗽、胸痛、血痰和发热。其术前并存症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病变临床分期及组织类型对预后的影响十分明显。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前的并存症及术后的并发症应引起注意并及时处理。提高手术率和切除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21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并行介入治疗的肺癌合并ITBA患者,记录首发症状、病理类型、病变部位、肿瘤分期、支气管镜下表现、肿瘤切除前后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结果、生存期。结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刺激性咳嗽(76.19%),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肺鳞癌(66.67%),病变部位主要在左主支气管(28.57%),确诊时TNM分期为ⅢB~ⅣB期。小细胞肺癌合并曲霉菌镜下可见肿瘤组织质地柔软,触之易出血;肺肉瘤样癌合并曲霉菌镜下见病变表面陈旧性出血与白色伪膜样病灶;肺鳞癌合并曲霉菌镜下见肿瘤表面覆盖白色坏死组织,无明显伪膜;肺腺癌合并曲霉菌镜下见肿瘤堵塞目标管腔,表面明显坏死。切除前、后的GM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5个月。结论 肺癌合并ITBA的发病率低,诊断难度高。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够降低肿瘤负荷及去除曲霉菌病灶,是治疗肺癌合并ITBA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诊断、治疗模式及预后。方法:对43例可手术的BA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AC的临床表现、治疗模式及预后。结果:BAC患者临床症状与普通肺癌相似。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与生存期密切相关的因素。单独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期37.71个月,5年生存率为18%,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的中位生存期48.30个月,5年生存率为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术后化疗与否与生存期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总结31例PCNS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不同治疗方案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发病年龄11-81岁,中位年龄52岁,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病理类型全系非何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占90.91%,其中中心母细胞型占90.00%,T细胞型仅9.09%,T细胞及富T的B细胞型预后较差。生存时间5-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部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单独放疗8个月,单独化疗13个月,放疗联合化疗13个月,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均为19个月,比较单独放疗组与放疗联合化疗及鞘内给药组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存期短,其预后主要与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为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老年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按年龄段分成两组 ,60~ 70岁为A组 ,70~ 80岁为B组 ,分析两组间病人的首发症状及病理类型。结果 :5 6例老年肺癌患者中鳞癌为 3 5例 ,A、B两组之比为2 4 11,腺癌 13例 ,两组之比为 11 2 ,其他类型非小细胞癌 8例 ,两组之比为 8 0。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 ,其次为胸闷、气促、胸痛、咯血、血痰。 5 6例中手术治疗仅 14例 ,局部化疗 11例 ,全身化疗 13例 ,介入治疗 7例 ,其他治疗 3例 ,8例放弃治疗。结论 :老年肺癌中多数为鳞癌 ,首发症状不典型 ,诊断较为困难 ,多数已失去手术时机。提高早期诊断率 ,采取有效治疗 ,对老年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主要转移的部位依次是椎骨、肋骨、骨盆。骨转移以多发为主,占67.4%。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8.5%,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生存分析得知,血清AKP水平、PS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癌骨转移主要以腺癌为主,且以多发为主。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骨转移的数目、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AK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男性肺癌的个体化分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非手术治疗的男性肺癌556例,分析年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TNM分期、接受治疗情况、一线治疗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等。结果患者年龄35~87岁,中位年龄60岁,平均(60.57±9.82)岁,以50~69岁居多,占67.81%(377/556)。确诊方式主要以经皮肺穿刺及纤支镜活检为主,占84.63%(479/556);非小细胞肺癌占77.70%(432/556),病理类型中腺癌占38.67%,鳞癌占32.55%;EGFR突变检测158例,突变型占21.52%(34/158)。TNM分期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A~ⅢA期)占26.16%,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占73.84%;566例患者中,32例放弃治疗,265例只进行一线治疗,184例完成二线治疗,75例完成三线及更多线治疗。一线治疗后可评估患者399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7.79%,疾病控制率(DCR)为51.88%。中位PFS 9个月,中位OS 14个月。随访时间1年及以上患者共301例,其中56例患者死亡;1年生存率为64.12%(193/301),2年生存率为18.94%(57/301)。一线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治疗的ORR显著高于化疗和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表明,客观缓解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线数与OS相关,接受二线、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OS显著延长,而年龄、分期、EGFR突变情况、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案和效果均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男性肺癌发病以中老年居多,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病理类型中腺癌与鳞癌无差异,EGFR突变率较低,TKI一线治疗的ORR高于化疗和放疗,一线治疗后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PFS显著延长,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仅接受一线治疗或未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57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后6 个月、12 个月和24 个月的生存率,分析影响晚期NSCLC 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6 年1 月至2008 年1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 患者的临床和生存资料,应用SPSS 生存分析的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用对数秩和检验(Log-rank)法分析各因素在生存时间上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对以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总的中位生存期为13 个月,6 个月生存率为80.3%,12 个月生存率为58.0%,24 个月生存率为25.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胸水和多发转移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类型对生存时间6 个月的患者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时间在12 个月内的治疗方式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建立的Cox 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均有影响.结论 治疗方式是影响晚期NSCLC 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病理类型、性别、临床分期对晚期NSCLC 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首次诊治的临床症状、就诊时间、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68例首次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诊治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男828例、女340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60.16岁,中位年龄60岁。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憋喘、发热及肺外症状。就诊时间:最短3 d,最长24个月,平均时间2.29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病理或细胞学类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腺鳞癌及其他类型癌分别为621例(53.2%)、337例(28.8%)、143例(12.2%)、18例(1.5%)、49例(4.2%);临床分期Ⅰ、Ⅱ、ⅢA、ⅢB、Ⅳ分别为46例(3.9%)、85例(7.3%)、270例(23.0%)、228例(19.6%)、539例(46.1%)。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2.4%,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44.9%、15.8%;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间较晚,就诊时临床分期较晚,预后较差,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患者顸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12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期、血红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一线化疗疗效、放疗及手术治疗等因素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进行Log-rank非参数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8.4%和14.3%,其中局限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7.1%和17.1%,广泛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3.8%和9.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其中局限期生存时间24个月,广泛期生存时间16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血红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一线化疗疗效、放疗及手术治疗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多因素分析则提示分期、一线化疗疗效、放疗及手术治疗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87、0.635、0.412、0.203.结论分期、化疗疗效、是否接受放疗及手术治疗可能是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骨转移症状首发的肺癌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50例以骨转移症状首发的肺癌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均有骨痛,20例伴神经系统症状,6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骨破坏为主.本组初诊时误诊46例,误诊率92%,误诊时间3d~3个月,误诊疾病前3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质增生和原发性骨肿瘤.经手术病理确诊46例,细胞学作出恶性肿瘤诊断但未明确分型2例,影像学确诊2例.本组1年生存率为10%,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结论 以骨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对此应高度重视,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1)。结论NSCLC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液存在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反映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Lung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pproximately 135,000 men and women dying each year. While much has been learned about the etiologic risk factors, less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rapy. Five-year survival rates remain at less than 10%. However, there has been some progress in the therapy of one histological subtype of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taling around 20% of lung cancer cases,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distinct from the other histologic subtypes in its biologic behavior and responsiveness to therapy. In the 1960s, the median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s approximately 3 months. With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median survivals now range from 1 to 2 years, and there is evidence for a curative potential since approximately 10% of patients who initially present with limited disease survive greater than 2 years. The unique clinical aspects of this histological subtype potentially relate to its underlying cell of origin. This behavior is reflected in the numerous paraneoplastic syndromes that frequently accompany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ts propensity for early dissemination have made staging the extent of diseas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Sinc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sensitive to both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there have been multiple clinical trials evaluating drug/radiotherapy combin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unique aspect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s opposed to other histological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and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clinical approach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C-erbB-2,be1-2,mdr-1表达与其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187例食管鳞癌进行初治前、治疗后复发或转移不同阶段胃镜活检标本中C-erbB-2,be1-2,mdr-1三种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初治均按拟定的统一放化疗方案进行:DF方案化疗同步超分割放疗。结果:187例食管鳞癌细胞中,C-erbB-2,be1-2,mdr-1阳性表达分别为48.7%,55.1%和42.2%,治疗后完全缓解68例(36.4%),部分缓解81例(43、3%),稳定31例(16.6%),进展7例(3、7%)。C-erbB-2阴性者疾病进展时间在24~36个月者38例(39.6%),〈12个月者占19、7%;C-erbB-2阳性者,疾病进展时间〈12个月者比例较高;强阳性者所占比例最高达18/42(42.9%)。C-erbB-2与mdr-1同时阳性表达疾病进展时间〈12个月者比例较高(45.7%);二者均阴性疾病进展时间在24~36个月所占比例较高(46.2%)。bcl-2强阳性完全缓解占21、3%,阴性完全缓解达50.0%。结论:本实验有希望为食管癌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为观察疗效和预后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癌肉瘤( L C S) 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组织来源。方法 对4 例 L C S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光镜观察。结果  L C S多见于50 岁以上男性,首发症状常为咳嗽、咯血。 L C S 以腺癌与纤维肉瘤共存者多见,其中两例可见胚胎性的支气管样结构。结论  L C S 临床特征与肺癌不易区别,组织学特征较支持单克隆起源学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NSCLC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1)。结论NSCLC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液存在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反映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肺癌脑转移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11月至2005年9月住院的20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脑转移发生率为37%,20例病理确诊者中以腺癌最多见,占45%,依次是小细胞肺癌25%,鳞癌30%,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占肺癌脑转移50%,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病灶,以额叶、顶叶及颞叶多见。综合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减轻或消失,可延长生存2~8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预后差,及时发现及合理治疗可减轻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单发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分析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进行了单发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置信区间15~49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在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的前提下,宜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琳  姜涛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7):1189-1192
目的:探讨异粘蛋白(metadherin,MTDH)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3例NSCLC切除标本中MTDH表达情况,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8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MTDH蛋白的阳性表达,相应的正常组织中均未见表达。MTDH在不同病理分级的鳞癌或腺癌中表达差异明显(P<0.01),而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资料分析显示,无论鳞癌抑或腺癌,高表达MTDH患者预后均较阴性表达者差。结论:MTDH在NSCLC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存在相关性,MTDH的激活可能与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