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手术方式,评估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共26例,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十二指肠壁缺损间断全层缝合术10例,右半结肠切除、空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空肠Roux-en-Y吻合、空肠营养管造瘘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胃窦及球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例,横结肠-回肠侧侧吻合术2例。术后除1例发生横结肠回肠吻合口瘘,未发生十二指肠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12个月生存率84.6%,30个月生存率76.9%。 结论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时,术前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和积极的外科处理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曾因"腹胀痛、排便困难3周",以"乙状结肠癌伴不全性肠梗阻"收入我院,并行左半结肠切除、左下腹结肠造瘘术,3个月后封闭造瘘口.因术中见肿瘤广泛转移,术后未行化疗.术后4个月左上腹出现肠瘘,6个月后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20 d,脐上又出现两处肠瘘,经造影显示瘘口位于回肠距回盲部约40 cm处,再于3个月后行肠切除、肠修补术.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体会(附6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62例62岁以上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病例的治情况,62例患者除了具有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行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24例,左半结肠肿瘤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18例,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肿瘤Ⅰ期切除双简造瘘11例,Hartmanns手术4例,梗阻近端造瘘Ⅱ期切除吻合1例,乙状结肠永久性造瘘2例,捷径手术2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3.5%(58/62),切口感染9例,脑出血1例,死亡1例,全组无吻合口瘘。结论: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术在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中是合理安全的,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样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胸胃瘘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瘘口直径小于1cm,行瘘口修补术;1例因胸胃大片坏死,先行胸胃大部切除加食管旷置术,并行空肠造瘘,后分期行结肠代食管术。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出现声嘶、肺部感染各1例。随访10个月至4年,患者均可进普通饮食。1例饱食后胸胃淤滞排空不畅,口服胃动力药可使症状缓解。结论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发生胸胃瘘包括胃壁穿孔和坏死.再次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结肠瘘的诊断与治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过常规胆道造影确诊的胆囊-结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1 4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通过术中胆道造影确诊胆囊-结肠瘘112例,占0.98%。其中男33例,女79例;年龄(67.4±12.6)岁(58~84岁)。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囊-结肠瘘均通过术中胆道造影确诊,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结肠修补105例,结肠造瘘7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0例(结肠修补65例,结肠造瘘5例),随访时间(16.4±5.3)个月(6~27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结肠瘘无特异性症状,术前无特殊诊断方式,术中胆道造影是唯一的客观诊断方法。在掌握娴熟的腹腔镜外科技术条件下行胆囊切除及结肠瘘口修补/造瘘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流手术在肠道内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转流手术治疗的4例肠道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直肠癌术后出现右侧输尿管瘘,先于膀胱镜下行右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短暂缓解,后肛门溢液再次出现,且逐渐发展为右肾积水,3个月后又行右侧经皮肾造瘘术。病例2,直肠癌术后出现尿道瘘,行腹腔镜横结肠双腔造瘘术。病例3,乙状结肠憩室炎导致结肠膀胱瘘,行腹腔镜探查、开腹膀胱后壁分离、膀胱瘘修补、结肠修补及末端回肠双腔造瘘术。病例4,盆腔肿瘤复发导致小肠阴道瘘,行腹腔镜末端回肠双腔造瘘术。4例患者术后1周内原有症状消失,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1年,病例1和病例4肿瘤原位复发;病例2于术后6个月行经肛门尿道修补手术成功;病例3于术后6个月时瘘口愈合,行造瘘口还纳术。结论转流手术治疗肠道内瘘具有重要价值,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重视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探讨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1996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106例,其中右侧结肠35例,横结肠7例,左侧结肠43例,直肠21例;Dukes B期41例,C期46例,D期19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行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结果共发生吻合口漏8例:左侧结肠6例,直肠2例,均为一期手术。对其中4例行近端结肠造瘘,2例行Hartmann手术,2例经保守治愈。左侧结肠癌分期手术17例均于术后3个月左右关闭造瘘口。4例横结肠造瘘中1例行二期切除。直肠癌行结肠造瘘11例中8例行二期切除。全组死亡2例: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NODS),另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漏致中毒性休克。结论(1)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特点是:①左侧结肠梗阻多见;②晚期病例多见;③老年患者多见。(2)外科治疗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尽量切除肿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期手术尤其是左侧结肠的适应证要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10年间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治疗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9例患者肠腔积粪不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11例患者肠腔积粪较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肿瘤切除术后行肠造瘘术,其中7例为永久性造瘘,4例在术后0.5~1年进行了造瘘口回纳术。术后患者恢复好,均治愈出院。结论: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在患者一般情况许可时,行一期切除吻合是最佳选择。在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梗阻肠袢不适宜作一期切除吻合时,作暂时性结肠造瘘也不失为一合适的选择。全结肠灌洗术后一期切除吻合选择合适的病例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前臂皮管再造颈部食管一例王永保倪峰程开祥王征患者女,48岁。1989年7月误服浓硫酸,在当地以胃灼伤行胃切除手术。术后出现食管灼伤狭窄。2年后在西安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术后不到3个月出现渐进性吞咽困难,最后滴水不入,遂行胃造瘘术。维持至1992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少见病,原因不明,也无肯定的治疗方法。一般死于胆汁性肝硬化引起的进行性肝衰竭。约25%患者合并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4%合并有慢性肝病,常见的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约20~2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手术治疗,大都作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瘘,但如合并有硬化性胆管炎,造瘘部位易出现静脉曲张,并有反复紧急的出血。作者对1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结肠直肠切除。其中5例于造瘘口周围皮肤发生静脉曲张,并于术后2~44个月发生紧急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胃肠道穿孔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4年10月共完成的424例肝移植中7例移植术后出现胃肠道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1~63岁,中位年龄43岁。包括胃穿孔3例,空肠穿孔1例,横结肠穿孔3例。其中4例胃肠道穿孔病人肝移植前曾有过腹部手术史。3例胃穿孔中,2例行单纯局部冲洗引流,1例内镜下钛夹+尼龙圈夹闭;1例空肠穿孔行手术切除瘘肠管,空肠-空肠吻合;3例结肠穿孔中,1例单纯局部冲洗引流,2例先行回肠造瘘,3个月后1例行单纯回肠关瘘,1例行横结肠切除+结肠结肠吻合+回肠关瘘。本组所有病例均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加强抗感染等治疗。结果本组胃肠道穿孔发生率为1.6%(7/424),1例胃穿孔因未及时发现,在引流过程中出现腹腔感染、移植肝功能不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死亡率为14.3%(1/7);1例横结肠穿孔行回肠造瘘,3个月后行回肠关瘘后1周再次于原穿孔处出现结肠瘘,经局部冲洗引流2周后治愈。其余5例经过综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目前已随访4~96个月。结论胃肠道穿孔是肝移植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治疗复杂,若发现不及时,容易因腹腔感染致移植失败。既往腹部手术史、术中医源性损伤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控制感染、营养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肠造1:3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8年间44例行结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牢59.1%;其中手术切口感染26例(59.1%).大便失禁5例(11.4%).吻合口瘘2例(4.5%),切口疝2例(4.5%),直肠膀胱瘘1例(2.3%)。术后吻合口瘘及直肠膀胱瘘者,行再次结肠造口;其余并发症经引流、局部换药、生物反馈及手术治疗后均获得好转。结论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华友  钟鸣  田衍  孙亮 《腹部外科》2010,23(1):36-3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经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伴梗阻13例,其中12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无吻合口漏发生,另1例癌肿不能切除行捷径手术;横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其中2例乙状结肠癌伴梗阻行金属内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后3周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Hartmann手术5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4例。结论重视围手术的处理,根据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8例需行回肠肛管吻合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用超声破碎法进行了直肠粘膜切除术.年龄17~62岁,平均30岁.术前有症状时间平均6年(6个月到24年).女12例,男16例.23例因症状重经内科治疗无效而施行手术.另5例因出现癌前征状而手术.6例行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切除、一期回肠肛管吻合术.22例先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直肠粘膜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有严重直肠出血、营养不良和类固醇中毒的病人应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病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下结肠憩室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结肠憩室病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21例;憩室发生在直肠4例,乙状结肠2例,左半结肠6例,回盲部20例;2例行腹腔镜检查后因家属拒绝行肠切除,遂终止手术,接受抗感染治疗;30例行肠切除手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2例,直肠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降结肠部分切除5例,回盲部切除+空肠结肠吻合术8例,其中7例行临时性降结肠造瘘术,半年后行降结肠造瘘回纳术。14例为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手术,16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结果2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结肠镜检查无阳性,至今憩室炎未复发。30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不适症状。回盲部切除与右半结肠切除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 vs 36.4%,χ2=1.584,P=0.812)。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中转开腹手术更快(t=8.062,P<0.01),住院时间更短(t=8.607,P<0.01)。 结论诊断结肠憩室后一期行部分肠切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腹腔镜行部分肠切除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吴性江  邹忠寿 《普外临床》1995,10(2):106-107
1979-1994年,作者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直肠治疗生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病30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须加和回肠造瘘,二期手术行回肠代直肠26例,其中,行回肠造瘘袋者14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有排便功能和便意感,行回肠造袋者的排便次数和粪污均好于未造袋者。研究结果表明: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直肠术完全切除了病变及潜在的肠段,同时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回肠造袋对控制排便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4例;(2)行肿瘤切除、结肠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16例;(3)肿瘤未能切除,行结肠造瘘术3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术后死亡4例(7日内)。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手术期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食管良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72年11月至1993年8月对88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63岁。烧伤至手术时间最短13天,最长10年,平均120天。手术方式:胸肌后横结肠代食管85例,胃代食管2例,1例横结肠加部分降结肠,术前胃造瘘5例。无手术死亡,除1例术后加年因吻合口狭窄拒绝手术死亡外,余均正确生存,作者对食管重建替代物、手术时机、瘢痕是否切除及吻合口平面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9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剖腹探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根据病灶位置、大小及腹腔污染情况,行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或穿孔修补加近段结肠双腔造瘘或穿孔段乙状结肠外置造痿。结果:行穿孔段乙状结肠外置造瘘1例,穿孔修补加近段结肠双腔造瘘3例,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35例。行切口减张缝合3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8例,切口裂开再手术2例,死亡16例。结论:便秘是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主要病因,泛影葡胺灌肠造影有利定性和定位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健,手术方式应以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0年9月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行一期切除吻合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癌46例.一期切除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二期吻合6例,术后恢复良好,肠造瘘口排便通畅,无造瘘口回缩或坏死.6例术后3个月行二期吻合术.结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要尽可能行l期切除吻合术,但不要过分勉强追求I期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