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研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心衰患者临床特征和出院医嘱用药情况。方法调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该院心内科出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慢性心衰病例20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段药物应用与性别、纽约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既往并发症前三位为高血压130例(62.5%),心肌梗死112例(53.8%),2型糖尿病90例(43.3%);治疗药物总体应用比例为:他汀类88.9%,硝酸酯类78.8%,阿司匹林73.1%,β受体阻滞剂62.0%,利尿剂67.3%,醛固酮拮抗剂(MRA)57.2%,地高辛36.1%,其中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MRA三类药物两者合用比例40.4%,三者合用仅18.8%。年龄<75岁组阿司匹林使用率高于年龄≥75岁组,而氯吡格雷、ARB、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均在年龄≥75岁组使用率更高,除利尿剂女性应用多于男性,其余各药物使用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阿司匹林、他汀类在NYHAⅠ/Ⅱ级组使用率高,氯吡格雷、利尿剂、MRA、地高辛的使用率在NYHAⅢ/Ⅳ级组高,ARB、CCB在射血分数正常组应用高于射血分数减低组(LVEF<50%),MRA、地高辛在射血分数减低组应用偏多。结论抗血小板聚集类、他汀、利尿剂、硝酸酯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使用率高,总体应用规范,尤其是≥75岁者更规范,但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MRA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使用比例低,与指南有差距,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治疗仍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依从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患者的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3 340例STE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预后指标包括心源性死亡或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RB组(n=58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n=2 282)、未给予任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组(No RAS组,n=476)。结果 ARB组心源性死亡11例(1.89%),ACEI组死亡39例(1.70%),No RAS组死亡17例(3.57%)。倾向匹配后,ARB组和ACEI组的心源性死亡率或心肌梗死组间比较无差异(1.89%vs 2.02%),校正风险比0.65,95%CI 0.30~1.38;ARB组与No RAS组比较,心源性死亡率或心肌梗死较低(1.71%vs 3.18%),校正风险比0.35,95%CI 0.14~0.90(P=0.03)。结论 ARB与ACEI对STEMI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患者的有利影响相当,二者均可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症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死亡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1~2016年连续入选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重症HFmrEF患者113例,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记录其发生全因死亡的原因及时间,并采用Cox回归对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位随访41个月期间,失访2例,死亡率46.8%(52/11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HR=2.74,P=0.005)、糖尿病(HR=1.84,P=0.041)、既往心力衰竭病史(HR=2.28,P=0.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 400 pg/ml(HR=3.56,P0.001)、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HR=2.18,P=0.006)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因素;影响预后因素的ROC曲线AUC为0.876(95%CI:0.812~0.941,P0.001),提示这些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患者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论:重症HFmrEF患者预后差,冠心病、糖尿病、既往心力衰竭病史、NT-proBNP3 400 pg/ml、未服用ACEI/ARB类药物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降低不伴心衰的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能否起到类似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所以欧洲的一些学者作了一项荟萃分析来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ACEI或ARB与安慰剂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纳入26项试验,共入选108212例无心衰的患者。重点关注了复合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全因死亡、新发心衰、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结果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心血管死亡以及再住院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所有诊断心衰的出院患者,记录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再住院和死亡情况。采用逐步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入选194例患者,男性102例(52.6%),冠心病150例(77.3%),高血压病78例(40.2%),糖尿病96例(49.5%),心肌病35例(18.0%)。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81例(41.8%),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113例(58.2%)。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92例,Ⅳ级62例。随访中位时间12(11~18)个月。出院后3、6、9和12个月因心衰的再住院率分别为3.6%、9.8%、17.0%和18.6%;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2.6%、3.1%和6.7%;Cox分析表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红蛋白浓度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是影响心衰患者1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因素[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2.356、1.975、2.21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321~4.353、1.382~2.287、1.374~4.523]。结论: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因心衰的再住院率、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8.6%、6.70%。LVEF、血红蛋白浓度和NT-proBNP水平是影响心衰患者1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通过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对改善心衰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多学科干预随访管理模式;对照组未按上述随访方案管理,患者自行随访就诊。从入组开始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衰恶化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分析2组与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入组时2组基础治疗用药无显著差异(均P0.05);12个月随访时,干预组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的用药比例均明显提高,而地高辛和钙拮抗剂(CCB)比例有所下降,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8例(43.2%)和对照组51例(61.4%)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HR)=0.629,95%可信区间(CI):0.412~0.958,P=0.03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有较低的全因入院率(HR=0.604,95%CI:0.405~0.900,P=0.013),心衰病死率(HR=0.486,95%CI:0.244~0.968,P=0.04)和心衰恶化再住院率(HR=0.355,95%CI:0.17~0.744,P=0.006)。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和心衰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的总体死亡率、住院情况、副反应进行比较,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8)、Cochrane图书馆(198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8),万方数据库(1980-2008),纳入比较ACEI单用与ACEI和ARB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个随机对照研究入选,病例数总计5 853例,其中治疗组2 945例,对照组2 9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全因死亡率和全因住院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减少全因死亡与全因住院的联合终点事件、降低心衰住院事件、增加副反应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分别为(RR:0.94;95%CI:0.90~0.98)、(RR:0.86;95%CI:0.79~0.93)、(RR:1.40;95%CI:1.24~1.58)。结论 ACEI基础上加用ARB与单用ACEI相比,可以使慢性心衰患者受益,但同时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对于慢性心衰在ACEI基础上加用ARB应采取审慎的策略。合用则需要严密监测,防止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高其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选在我院住院的2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20个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病年龄、多病因、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6个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RR分别为3.007,2.354,2.283,4.385,1.381,0.721,0.506;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89~5.675,1.178~4.704,1.534~4.617,1.900~10.121,1.573~3.212,0.562~0.837,0.283~0.905;各指标P<0.05)。其中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为保护因素(RR<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多病因、NT-proBNP、β受体阻滞剂使用4个因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有影响(RR分别为2.683,2.953,2.469,0.628;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44~5.355,1.456~5.987,1.032~5.912,0.463~0.958;各指标P<0.05)。结论年龄增加、多病因、NT-proBNP升高、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华琦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3):236-236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案由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和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四类药物组成。前两类药物能改善症状,后两类药物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223例CHF患者,将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三类,并对三类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接受利尿剂治疗居多,静脉制剂以呋塞米及托拉塞米为主,约占70%,螺内酯为主要的口服制剂。SHF、DHF及混合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药物使用情况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70.6%、71.0%、71.2%;β受体阻滞剂占56.3%、58.1%、49.3%;洋地黄占68.9%、19.4%、61.6%;β受体阻滞剂以美托洛尔为主,占74%,平均剂量平片(10.9±5.4)mg,缓释片(18.1±6.8)mg。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四类药物使用广泛,总有效率达92.4%,需进一步加强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康复意识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6.
17.
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i Y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1997年约为8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表现为发病和患病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和患者生命质量差。欧洲200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是脑卒中的1.5-3.0倍,患病率分别是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的2-4倍及4-6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痴呆的患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7.5%,  相似文献   

18.
19.
20.
Cognitive vitality is one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autonomy in the elderly. Aging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may lead to cognitive decline. Several factors seem however to modulate the effect of aging on cognition. For instance, older adults who engag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ests imply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emory and problems solving. This article draws up a portrait of normal aging while being interes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n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 cognition in old ag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asks assessing a diversity of cognitive domains. Moreover, the impact of physical fitness appears to be heterogeneous, being of greater amplitude in tasks that tap executive functions. It thus seems that physical training could serve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cognitive vitality in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