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TA法,对56例甲亢患,35例健康志愿作了血浆内皮素(ET)水平观察。结果:甲亢患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1),差异显;经治疗后的甲亢患,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提示:血浆ET检测,可作为对甲亢患病情诊断用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内皮素(ET)抗血清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以寻找预防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新途径。方法: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组、ET抗血清组。ET抗血清组术后按0.5ml/kg/d自耳缘静脉给予ET抗血清,假手术组及照组给同等量的正常兔血清,观察术后2周各组血浆6-keto-PGF1α、TXB2水平、血管增殖指数及血管内膜厚度和管腔狭窄度。结果:1、血浆6-keto-PGF1α水平:ET抗血清组显高于对照组(P<0.01)。2、血浆TXB2水平:ET抗血清组显低于对照组(P<0.01)。3、损伤侧血管增殖指数:各组均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ET抗血清组显低于对照组(P<0.01)。4、对照组损伤侧血管内膜厚度、截面积、管腔狭窄度均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ET抗血清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T抗血清抑制动脉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脑震荡患各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含量,探讨NO与脑血流变关系,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脑震荡患不同期血清中NO浓度,同时应用彩色三维多普勒(3D-TCD)检测患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Vm),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震荡低藻扩张期,脑血管痉挛期血清中NO浓度与对照组有显差异性(P<0.05,P<0.01)在恢复期则呈回落趋势(P>0.05),其变化规律同3D-TCD检测脑血流变化基本一致。结论:血清中NO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提示脑震荡伤情程度越重,对脑缺血和脑继发性损伤影响越大,对分析伤情,指导治疗,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25例OSAS患及23例健康对照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结果 OSAS患的血浆ET含量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OSAS患血浆ET水平变化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LSO2,LA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A时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可能是OSAS患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等疾患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血小板活化及纤溶状态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7例AMI患及正常组对照血浆GMP-140、T-PA:A、PAI:A、D-D。结果:AMI患血浆GMP-140、PAI: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血浆GMP-140低急性期(P<0.05)。D-D在急性期内(≤2天)无显增高,恢复期高于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MI患血小板活性增高而纤溶性降低,要积极施行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溶栓治疗,并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能力(血小板自聚力及血小板内钙)、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镁([Mg^2 ])在小儿偏头痛发病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及全自动分析仪,检测48例小儿偏头痛患血小板活化能力,血浆ET及血清[Mg^2 ],正常健康儿为对照组。结果:小儿偏头痛发作期血小板自聚力、血小板内钙及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Mg^2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小儿偏头痛间歇期此变化不显。结论:血小板活化能力、血浆ET水平增高及血清Mg^2 降低,与小儿偏头痛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正常和甘油所致ARF大鼠不同时间血浆CGRP、ET和血清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应用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及血浆CGRP,ET和血清NO的影响。结果:甘油所致ARF大鼠血浆CGRP、NO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血浆ET明显升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组肾损害减轻(P<0.05),CGRP、NO显著升高(P<0.01,P<0.05)而ET明显降低(P<0.05)。结论:CGRP、NO的降低和ET的升高可能参与甘油所致ARF的形成和进展,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GRP、NO和降低ET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1,ET-1)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出血后的变化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硬化患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浆ET-1的变化,用一氧化氮代谢产物硝酸盐法测定肝硬化患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清NO的变化。结果: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清NO及血浆ET-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血清NO及血浆ET-1水平高于出血时患(P<0.05)且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对NO及ET-1水平均升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血清NO及血浆ET-1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轻度组血浆ET和血清NO的含量仅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中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较轻度组为高(P〈0.05),重度组患者又较中度组高(P〈0.05)。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NO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61)。结论:ET和NO可能协同参与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过程。血浆ET和血清NO升高越明显,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越重。血浆ET和血清NO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血浆TAT、D-D、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心绞痛和脑梗死组各50例及对照组40例血浆TAT、D-D、ET。结果心绞痛组和脑梗死组血浆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5);急性期脑梗死TAT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慢性期(P〈0.01);亚急性期D-D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结论血浆rrAT、D-D、ET水平反映了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活跃、纤溶亢进、血管内皮损伤,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影响。方法94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接受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TCD)检查。结果全部受检患者中急性期出现CVS者33例(35.11%),未出现CVS者61例(对照组,64.89%)。颅脑外伤后CVS患者的CT阳性发现例数、急性期死亡例数、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平均住院天数和出院时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时GCS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颅脑外伤后急性期有无CVS是近期预后的一项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潘爱萍  林英辉 《医学文选》2002,21(6):799-800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心梗患者病程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先进的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32例心梗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结果:心梗患者急性期血浆D-D和FIB含量明显升高(P<0.01);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1);预后差的患者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P<0.01)。结论:心梗后血浆的D-D及FIB水平检测对疗效的观察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8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A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偏头痛组的ET,AⅡ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重度头痛患者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头痛患者(P<0.01);偏头痛患者伴面色苍白者,其血浆AⅡ含量显著高于不伴苍白者(P<0.05)。但ET和AⅡ无相关性。结论:ET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Ⅱ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GCS评分分组(20例GCS≤12分患者为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6例GCS>12分患者为轻度颅脑损伤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患者1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清的ET-1浓度。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高于轻度损伤组( P <0.01)和对照组( P <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ET-1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01)。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ET-1浓度高于轻度损伤组( P <0.01)和对照组( P <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ET-1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05)。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ET-1浓度高于脑脊液( P <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ET-1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及酶法、放射免疫法,对4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50例正常晚孕者(晚孕组),在治疗和临产前取血测定NO、NOS、ET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NO、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不同程度妊高征之间及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晚孕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环节之一,因此,NO-NOS水平及ET/NO比值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观察40例脑梗塞(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在CI整个病程中,血浆ET、AⅡ、AL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而CGRP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I病程3d及10~14d,血浆ET、AⅡ、CGRP、ALD均高于病程25~28d及脑动脉硬化组(P<0.01或<0.05),脑动脉硬化组与病程25~28d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ET、AⅡ、ALD及CGRP水平与病程、病情程度及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肺炎并发心衰患儿与血浆内皮素(ET)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扩血管、强心药物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我们对65例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前肺炎患儿血浆ET均增高,以重症肺炎及并发心衰者增高尤为显著(P<0.01);轻型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浆ET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ET值均下降(P分别<0.05、<0.001),重症肺炎组ET浓度虽下降显著(P<0.001),但仍维持高水平,且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单纯应用扩血管药物不能完全降低血浆ET水平,而扩血管药物与西地兰合用,可有效地对抗血浆ET。因此,我们认为西地兰在保护小儿心肺功能方面,对血浆ET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6例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ET,ANP和SOD的浓度。结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ET、ANP、SOD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恢复期血浆ET、SOD浓度与急性期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ANP、SOD水平的变化是疾病所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它们的检测特别是联合检测,能反映患者病情,推测预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E1(Lipo-PGE1,凯时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PA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加用凯时治疗,对照组(29例)。两组均常规静滴异舒吉20mg 0.9%NS250ml iv gtt. 维持4min,口服阿斯匹林、钙离子拮抗剂,停服ACEI,心绞痛发作时均舌下含硝酸甘油片,症状改善硝酸酯类用药逐步减量,并记录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其它口服药两组相同。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用药前、后各抽静脉血测定ET、NO水平,记录静息心电图变化。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10d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3%与68.6%(P<0.01),治疗组降低UAP血浆ET水平(P<0.01),升高血浆NO水平(P<0.01)更显,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治疗UAP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降低UAP血浆ET水平,显升高血浆NO水平,因而可以拮抗ET的血管效应,对UAP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及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心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左室心功能,分别用酶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实验分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丹参治疗组。结果 在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LVSP、+dp/dtmax、-dp/dtmax、+dp/dtmax/IP明显下降(P<0.001),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值显著升高(P<0.001);而丹参则使LVSP、+dp/dtmax、-dp/dtmax、+dp/dtmax/IP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比,P<0.001),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值,恢复NO/ET平衡(P<0.001)。结论 丹参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左心舒缩功能,提高血清NO和降低血浆ET水平,恢复NO/ET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