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血压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肾脏是高血压最常累及的靶器官。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对判断高血压病肾脏早期损害有重要价值[1]。Jager等[2]长达6年多跟踪随访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同半胱氨酸血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糖代谢紊乱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肾脏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最常累及的靶器官。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对判断肾脏早期损害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病(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尿微量白蛋白的预测价值。方法:84例EH患者分别按诊所血压值、24小时动态血压值分组,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结果:按诊所血压(140/90mmHg)分组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动态血压分组(130/80mmHg)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多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均<0.01),而与诊所血压值相关性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SBP、nDBP是尿微量白蛋白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对非糖尿病的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尿微量白蛋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分析,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在早期发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mALB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MAU检出率38.9%, mALB检测结果(39.7±17.6)mg/L,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77.1±7.8)mg/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测定可作为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敏感指标,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干预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0mg/24h)组(NMA组,n=39)。抽血化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留取24h尿测量微量白蛋白。结果与NMA组比较,MA组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下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明显升高,并伴有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增加(P〈0.01)。结论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有较严重内皮功能损害和较高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提示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免疫浊度终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蔼苓  王兆成 《河北医药》1999,21(4):295-297
尿微量白蛋白排泌增多是临床肾病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累及肾脏的早期临床特征,为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故临床上对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有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和散射比浊法等,但都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及专门的仪器,为此我们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1,2]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应用于常规检验,此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化学常规实验室。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1)瑞士罗士COBASFARA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日本导津UV160A分光光度计。(3)日本导津CL720微量流动…  相似文献   

7.
尿微量白蛋白(mAL8)是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重要标志,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是否出现损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志物之一,超敏CRP(hsCRP)在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事件中亦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24 h尿mALB水平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fmicroalbuminuria,MAU),MAU的出现是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也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MAU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当前国内外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均已将MAU作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已有多项动物实验证实,在模拟高空低压急性缺氧情况下,可造成受试动物肾脏功能和肾脏结构的损害[1]。而笔者前期试验中对实际飞行训练的飞行人员,通过观察训练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变化,发现部分飞行人员普通飞行训练后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证实普通飞行训练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过性的影响[2]。那么特技飞行训练时,由于飞行人员需要承受较大的+Gz,此时对肾功能有何影响?为此笔者进一步观察了普通飞行与特技飞行训练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的血管重构与炎性业已证实,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也反应了高血压病的早期肾动脉硬化[1],但高敏C反应蛋白(h-CRP)与尿微量白蛋的相关报道尚少,本文就两者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肾脏损害。而且预示中风危险性的增大;除了高血压外,其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当然也包括肾脏本身病变,都有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症,不仅表明肾脏功能的损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分为正常组24例与增高组36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心脏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结果增高组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有关,对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测定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病组65例、冠心病组60例和体检正常的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晨尿MAU含量。结果高血压病组与冠心病组的MA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MAU含量高于高血压病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U是高血压病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素,高血压病患者进行MAU含量的测定,有利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随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最终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中总蛋白排泄正常,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高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和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组与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组比较,表现为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监测早期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导致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最直接的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和肾脏疾病。尿微量蛋白是指尿中出现的微量蛋白,正常情况下尿微量蛋白水平极低[1]。但肾脏受损时会导致尿液中微量蛋白水平增加。因此,测定分析尿微量蛋白对肾脏损害及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对高脂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PP)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相关性。方法 1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脉压组(83例)和高脉压组(106例),测定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数据,比较差异。结果高脉压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低脉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立欣 《海峡药学》2011,23(11):157-158
目的 观察代文对高血压病患者并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 MAU)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伴MA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代文80mg·d-1)、对照组(倍他乐克,75mg·d-1)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56例糖尿病(DM)尿蛋白定性检查阴性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尿mAlb及血液流变学,对DM早期肾小球损害等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