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63例ICM心力衰竭患者(ICM组)和78例DCM心力衰竭患者(DCM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7例,缺血性心肌病(ICM)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7例,根据病因分为DCM组和ICM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情况、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ICM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DCM组(Ⅱ级56.14%vs.33.33%,Ⅲ级36.84%vs. 52.63%,Ⅳ级7.02%vs. 14.04%,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DCM组相比,ICM组LVEDD数值明显低[(6.01±0.39)cm vs.(6.31±0.8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13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入选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先后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峰值排空率(PER)和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而CO、LVEF、LVFS、PER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3、6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②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治疗组3、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下降最明显。③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1),与CO、LVEF、LVFS、PER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I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有效抑制血浆NT-proBNP水平。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可能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治疗ICM患者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扩张性心肌病( DCM )的表现是以左心或全心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死率较高,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约20%的扩张性心肌病有心肌病家族史,起病较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缺血性心肌病( 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应用超声观察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参数指标,旨在为临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并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DCM患者50例,ICM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观察心脏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及1年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终点事件。结果:随时间推移DCM、ICM两组患者LVEF呈上升趋势,LVEDD均呈下降趋势(P时间<0.01),DCM、ICM两组组间心脏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LVEF:P组间=0.029,LVEDD:P组间=0.040),两组...  相似文献   

6.
钟淼  李婷婷  史若飞 《中国药房》2010,(20):1872-187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老年ICM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并口服曲美他嗪。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以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LVEDD、LVES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ICM心力衰竭短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3例缺血性心肌病和29例扩张型心肌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者在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①ICM组心脏左房室腔扩大呈“圆拱门形”,心尖圆钝变薄,室壁活动呈节段性障碍;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呈“球形”,室壁变薄而心尖部不变薄,室壁活动呈弥漫性减弱;②IcM组多为单瓣膜返流且程度较轻;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ICM组主动脉瓣返流高于DCM组(P〈0.05);③DCM组以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舒张功能可表现为正常;ICM组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收缩功能可表现为正常;二尖瓣E/A:ICM组〈1或〉2,而DCM组〉1(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是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利尿剂及洋地黄类制剂,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LVEF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LVEDD、LVESD、LVEF治疗后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长期应用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与加用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治疗4周前后分别查血清HGF浓度和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同时选择2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血清HGF浓度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及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更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短期阿托伐他汀可降低DCM患者的血清GHF浓度,该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作用并与心功能的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CM心力衰竭患者123例,并以同期住院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67例为对照组,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生产的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BNP,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等,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压力等的关系,比较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DCM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随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而升高,左室扩大明显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患者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但经治疗心力衰竭好转后BN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DCM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1. The effects of left ventricular repair (LVR) surgery for ischaemic or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per animal model will help to resolve this issue. 2. The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 (ICM) model used was as follows. Twenty-six rats developed ICM with a large akinetic left ventricular (LV) area after liga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 Four weeks after surgery, 13 rats underwent LVR by placating the akinetic area (LVR group), while 13 underwent rethoracotomy alone (sham group). 3. Th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model is as follows. Six Dahl salt-sensitive (DS) rats were fed an 8% NaCl diet from the age of 9 weeks and developed DCM. These rats had LVR by plicating the LV area between the papillary muscle bases (LVR group), while other rats underwent rethoracotomy alone (sham group). 4. Before LAD ligation in the ICM model or starting the high-salt diet in the DCM model and just before and after LVR or sham surgery, LV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the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recorded by the tail-cuff method. 5. In the ICM model, all rats survived the second surgery, after which LV end-diastolic diameter (EDD) decreased, LV fractional shortening (FS) increased (both P < 0.001 vs sham) and heart rate increased (P < 0.05) in the LVR group. 6. In the DCM model, LV EDD decreased and LV FS increased (both P < 0.001) in the LVR group. 7. Both models developed LV dilatation, tolerated LVR and enable reproducible 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LV. Because the rats survived thereafter, both models may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various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标准化治疗方案下,辅助运用参麦注射液对左室射血功能和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13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标准化治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标准化治疗联合安慰剂),分别评估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结果 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多项心脏彩超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增加10.4%和降低5.0%);(2)峰值耗氧量(分别为增加6.2%和降低4.5%);(3)运动时间(分别为增加7.5%和降低4.8%);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衰住院率分别为6%和30% (P=0.0002).结论 对于轻中度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衰病人,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标准化治疗上联合运用参麦注射液,可以增强左室射血功能及心肺运动能力,并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硝普钠、硝酸甘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48例扩心病患者随机分成硝普钠组、硝酸甘油组各24例,记录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硝酸甘油组有效率95.8%,硝普钠组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7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 组(36例)和 B 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A 组进行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B组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 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分级、测定6 min 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aire,MLHFQ)、血清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并统计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临床症状均好转,但 A 组总有效率高于 B 组( P ﹤0.05);6MWT 距离和射血分数高于 B 组( P ﹤0.05);MLHFQ 评分、血清 BNP 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 B 组( 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对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心脏重症病区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 根据心衰发病原因分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LVNC) 组6例、 缺血性心肌病 (ICM) 组91例和扩张型心肌病 (DCM) 组25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静脉持续泵入24 h, 比较所有患者在左西孟旦使用前和使用完毕后48 h的实验室和超声指标。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 输注左西孟旦结束后48 h, LVNC组左室舒张末径 (LVED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肺动脉收缩压 (PASP)、 N端前脑钠肽 (NTproBNP) 无明显改善 (P>0.05), ICM组LVEDD、 LVEF、 PASP和NTproBNP均得到改善(P<0.01), DCM组LVEF和NTproBNP得到改善(P<0.01)。应用左西孟旦48 h后, ICM组LVEDD、 LVEF、 NTproBNP、 PASP的改善程度较LVNC组更显著 (P<0.05), DCM组LVEF和NTproBNP的改善程度较LVNC组更显著(P<0.05)。结论 左西孟旦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所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差, 该药可能不适用于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按心力衰竭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组11例和非缺血性心肌病(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组21例。两组均给予CRT,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临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超声应答率。结果两组 CRT 术后6个月 NYHA 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房容积(LA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均明显改善,ICM 组 LVESD、LVESV、LAV及 LVEF较术前也明显改善( 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 LVEF、LVESV改善情况优于 ICM 组(P〈0.05)。两组 CRT术后6个月超声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术后6个月 NICM 组ΔLVEF高于 ICM 组,ΔLVESV低于 ICM 组(P〈0.05)。结论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对 CRT临床获益相似。CRT术后6个月 NICM 患者获益更佳,表现为更加显著的左心室逆重构以及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运动非同步性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SI技术对30例扩心病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心室心肌进行检测,获取左心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组织运动图像,测量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s),分析左室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T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dif)及TSI图特点。结果①对照组左室各节段心肌运动同步性较好,TSI图彩色编码多为均一分布的绿色,仅少数节段表现为浅黄色;病例组各节段心肌同步运动规律消失,心肌彩色编码表现为绿-黄-红明显不均,编码为黄色或红色的节段数明显增多(P<0.005)。②DCM组左室各节段T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该组Ts-SD为(62.7±33.8)ms、Ts-dif为(182.3±65.7)ms,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TSI是一种无创伤性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达峰值速度时间新方法,是目前评价DCM左心室非同步运动的最佳方法,并能应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病例选择,指导起搏器植入及术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2例I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采用PCI和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F和LVEDd以及出院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LVEF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内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治疗ICM有不错的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CI和药物联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的功能,同时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