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比较U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的UAP患者55例,分别于服药前、服药1周后、服药1月后奎腹抽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UAP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3、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服药前与服药1周及1月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3、CD62P、TS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不仅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而且还抑制了血小板的活化,这一作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烷B_2(TXB_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服西洛他唑,观察组则加服三七通舒胶囊,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TXB_2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1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TXB_2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TXB_2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和西洛他唑均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降低TXB_2、IL-6水平,但三七通舒胶囊效果更好,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随访观察12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并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因子4(PF4)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治疗组ISR发生率8%,对照组为13%,治疗组ISR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对PCI后IS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泄浊汤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倦怠乏力、口干咽燥、面肢水肿、肢体麻木评分的变化以及对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倦怠乏力、口干咽燥、面肢水肿、肢体麻木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两组治疗4周后倦怠乏力、口干咽燥、面肢水肿、肢体麻木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2周后(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均P 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均P 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本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2周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88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d,1周后改为75 mg/d维持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 mg/d,1周后改为90 mg/d维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2周后,停药6、12 h及1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治疗1年内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PA和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MPA和P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12 h及1 d后治疗组患者的MPA和PR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年内,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挫伤、腹痛及皮疹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出血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替格瑞洛代替氯吡格雷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对抗血小板的凝血作用,并在停药后更快恢复,明显降低患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作次数以及因心脑血管意外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用药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对照组患者用氯吡格雷未经药物基因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栓形成率和服药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服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可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8.
田敬芹  张伟 《河南中医》2016,(10):1744-174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肾活血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积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改善抑郁症患者停药撤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以提升抑郁症患者治疗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抑郁症药物盐酸氟西汀片(百忧解)治疗,同时予以抑郁症相关认知宣教,治疗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再予以针刺穴位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停药,时间12个月,期间治疗组视情况给患者继续予以针灸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简单自测抑郁量表(PHQ-9)、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PHQ-9变化;用药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停药期间发生的撤药反应率;12个月停药时间内的停药成功率、治愈率、患者治疗期间服药依从性,观察两组患者1.5年后抑郁症复发率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AMD评分、PHQ-9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12个月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逐渐减量停药期间,治疗组撤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停药期后,治疗组患者3例停药不成功,对照组患者中8例停药不成功,治疗组患者停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完成1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5年后,治疗组复发6人,明显低于对照组11人(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提升患者服药依从率、降低撤药反应率及复发率,是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薛岚平  龙雅丽 《中医药研究》2012,(10):1188-118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GB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EGB后可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显著抑制,同时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宣痹活血汤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血瘀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痹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活血汤能明显改善心血瘀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改善心电图的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60例(西药标准化治疗+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患者60例(西药标准化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血脂、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聚集率、冠脉再狭窄率及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CHOL和LDL有更显著的降低,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明显。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性率(PADT)及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三项指标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减低,治疗组减低更明显。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时,治疗组再狭窄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有效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减低血小板黏附和凝聚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风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口服中风膏+阿司匹林。对照组8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2组均连续使用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根据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来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风膏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散结合剂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将10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组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给予扶正散结合剂,观察其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散结合剂能降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肺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加味养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一科门诊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味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血小板聚集率、FIB、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小板聚集率、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血小板聚集率、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7.5%(28/32),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5.0%(24/32),中药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组),每组63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服药后12 h及24 h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栓形成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方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双抗)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治疗组为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5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门诊服用双抗西药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 mg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日75 mg口服)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50例。治疗组在服用双抗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每日1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3个月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心绞痛评分、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及血瘀证评分,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随访时消化道不良反应例数及积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3个月后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心绞痛评分、气虚血瘀证候评分、血瘀证评分降低(P0.05或P0.01);与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评分、气虚血瘀证候评分、血瘀证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积分增高(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3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心绞痛评分、气虚血瘀证候评分、血瘀证评分降低(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6个月随访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积分减少(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方联合双抗西药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双抗西药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涩精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肝气郁结型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气郁结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涩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8周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及早泄指数量表(IPE)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及停药8周后两组患者IELT时间及IPE-5评分均较服药前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及停药8周后IELT时间及IPE-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涩精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肝气郁结型早泄疗效优于单纯盐酸舍曲林,疗效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19.
<正> 微量阿斯匹林口服治疗和预防心脑血栓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38例高粘血症,血小板聚集增高的患者,经服用阿斯匹林一个月后复查,对血粘度、血小板聚集影响明显,服药前后观察血粘度,血小板聚集有明显差异,从而证实了微量口服阿斯匹林对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口服麝香保心丸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后血浆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用药前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为(55.38±10.35)%,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41.85±10.64)nmol/L;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为(53.29±10.22)%,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42.79±11.04)nmol/L,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为(28.60±8.09)%,血小板活化N子水平为(18.65±8.84)nmol/L;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5.27±9.03)%,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25.37±9.13)nmol/L,较基线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