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50例PCI术后患者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诱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局部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结果:术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12例,发生率3.43%,经积极处理,患者预后良好;随访342例,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结论: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是预防PCI患者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2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意义。方法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消除疑虑。术后对穿刺部位、生命体征及可能发生的肺栓塞、滤器移位等并发症严密观察。结果本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24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成功治疗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29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全程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68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结果68例患者术后发生1例穿刺部位出血、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1例脾脓肿;1例肝功能衰竭;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掌握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特点。方法:总结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西、南两区共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1013例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根据手术特点给予患者观察生命体征、穿刺处局部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仅2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加压包扎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痛苦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但仍需注意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降低经桡动脉入径行介入治疗(TR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1日~5月31日85例TR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指导;将2021年7月1日~8月31日85例TRI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护理专案。比较两组TR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穿刺部位疼痛、肢体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水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TR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19-172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但严重出血(需输血或手术)者少见.本文通过分析2例长期服用激素患者术后均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的特点及原因,探讨长期服用激素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及护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6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6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8例介入治疗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与常规准备及术后的护理,重点是心功能监测,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抗凝、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结果:68例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复查,效果满意。结论:全面完善术前心理护理与常规准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严密、细致的术后监测与观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预防、减少并发症,尽快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术后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例拔管时出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其余惠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精心、全方位的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杨晓泉  周莉 《现代护理》2005,11(20):1719-172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但严重出血(需输血或手术)者少见.本文通过分析2例长期服用激素患者术后均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的特点及原因,探讨长期服用激素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及护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徐英  何森  游桂英  李晓燕 《华西医学》2011,(11):1711-1712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011年1 6月间22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桡动脉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术侧肢体循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26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术前教育及训练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水平.方法2006年7月-2007年7月,120例心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术前教育及床上排尿、排便和肢体活动训练,对照组未采用上述教育及训练;观察患者术后患者肢体麻木、排尿排便困难等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教育及训练的患者,患者肢体麻木、排尿排便困难、穿刺部位疼痛等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教育及训练能提高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肢体麻木、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海凤  周元林 《中国临床护理》2009,1(3):178-179,182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6h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行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8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等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45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神经介入治疗的45例脑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穿刺部位出血1例,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45例均于7~15d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适及严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5例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观察术侧上肢的皮肤颜色、血氧饱合度、腕围变化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介入诊疗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术侧上肢肿胀明显,经减压、抬高手臂或上举及拆除包扎后得到改善,无一例手部发生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的护理,对于减少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明显不适及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介入科行肝癌介入治疗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3例实施预见性护理作为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面情绪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栓形成发生率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顺行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顺行穿刺介入治疗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护理。介入治疗前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及时处理突发病症,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术后密切观察患侧皮温及血运恢复情况。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下肢缺血显著改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在顺行穿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年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54例PCI术后老年患者按年龄分为年轻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高龄老年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高于年轻老年组(18%,P〈0.001),高龄老年组APIT(168.7±5.7)s,明显较年轻老年组(131.3±7.6)s延长,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因素。护理对策:对于〉75岁老年患者PCI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固定术侧肢体,慎用抗凝剂,各种穿刺后压迫穿刺部位不少于15min,加强术后观察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穿刺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7—12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止血时间、平卧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预防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36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观察36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360例患者经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及术后仔细观察,其并发症可降至最低限度.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的有效治疗措施,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