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X  Liu S  Hao WG  Chen ZX  Guo N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178-182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UCB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疗效.方法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全相合或不全相合UCBT治疗重型β-地贫患儿12例.供受者的有核细胞(3.63~16.0)×107/kg,CD34+细胞(0.11~1.03)×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0.17~1.18)×105/kg.移植的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的患儿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HLA 2个位点不全相合者采用高剂量输血+连续静脉滴注去铁胺+羟基脲+氟达拉宾+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 10例患儿获得植入,其中7例为长期稳定植入,3例植入后发生排斥;2例未能植入.获得植入的10例患儿均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度aGVHD 7例,Ⅱ度aGVHD 3例.脱离地贫状态生存7例,血红蛋白始终维持正常.3例恢复地贫状态.2例未获植入的患儿1例发生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 UCBT是目前β-地贫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关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患儿,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2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石骨症、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Ⅵ型黏多糖和慢性肉芽肿各1例.HLA高分辨全相合6例,5个位点相合10例,4个位点相合5例,3个位点相合3例.预处理选用白消安(Bu)/环磷酰胺(CTX)/抗胸腺球蛋白(ATG)或全身放疗(TBI)/CTX/ATG为主方案.6例ALL采用TBI/CTX/ATG,其中2例加鬼臼乙叉苷(VP16),18例采用Bu/CTX/ATG,其中3例JMML加马法兰,1例ALL和1例AML加VP16,3例非恶性疾病加塞替哌.于0 d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5.26(2.26~13.3)×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2.86(0.79~9.8)×105/k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MP)或骁悉,出现Ⅲ~Ⅳ度aGVHD者,加用CD25单抗.结果 脐血干细胞粒系植入率为91.7%(22/24),1例ALL未植入,1例CML于+130 d排斥;血小板植入率为83.3%(20/24),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天数+15(+13~+28)d;血小板≥20×109/L中位天数+38(+25~+100)d.7例出现Ⅰ~Ⅱ度aGVHD;1例出现Ⅲ度aGVHD,给予MP均控制;2例出现Ⅳ度aGVHD,给予MP及CD25单抗后未控制.随访中位时间28(9~96)个月,均未发生慢性GVHD(cGVHD).现存活14例血型均转为供者型;死亡10例,其中原发病复发2例(急变期CML和婴儿型ALL各1例),Ⅳ度aGVHD合并感染2例,6例感染(CMV间质性肺炎4例,霉菌性肺炎2例).结论 无关血缘脐血是快速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为恶性疾病患儿争取了治疗时间;因其cGVHD发生率低,对非恶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血总有核细胞(TNC)剂量对脐血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34例血液病患儿接受脐血移植,按照输注平均脐血总TNC数分为3组: TNC>10×107/kg 组7例、10×107/kg >TNC≥7×107/kg组9例、TNC10×107/kg 组7例,均获得长期稳定植入,平均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时间为14.8(12~20)d,PLT>50×109/L时间为52.3(26~86)d,处于无病存活状态。10×107/kg >TNC≥7×107/kg组9例,7例获得植入,平均ANC>0.5×109/L时间为16.4(11~30)d,PLT>50×109/L时间为63.7 (34~140) d;4例获得长期稳定植入,无病存活;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植入后出现排斥,恢复自身造血;1例植入后死亡;1例移植后早期死亡。TNC0.5×109/L时间为19.5(10~29)d,PLT>50×109/L时间为70.1 (47~116) d;8例长期稳定植入,无病存活,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植入后出现移植排斥,自身造血功能恢复;6例植入后死亡;2例未植入。结论:脐血TNC剂量是影响脐血移植中造血干细胞植入时间和嵌合状态的重要因素。增加输注的TNC细胞数可提高脐血移植成功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51-556]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711份库存脐血造血细胞含量及探讨脐血造血细胞含量与白血病脐血移植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4711例库存脐血总有核细胞数(TNC)和CD34+细胞数分布情况,探讨不同的造血细胞输入量、供受者HLA不相合数、受者性别、年龄、体重和疾病类型间植入率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4711例库存脐血TNC和CD3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14×109/kg和4.06×106/kg,按3.7×107/kg有效TNC输入量计算,93.2%脐血可供体重50 kg以下受者移植。89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后植入75例,植入率为84.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7、34和46 d。75例植入病例中,长期无病存活47例,死亡26例,2例复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Ⅰ~Ⅱ度、Ⅲ~Ⅳ度和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54.7%、20.0%、9.3%。影响移植植入率的因素包括受者年龄、TNC和CD34+细胞输入量;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包括受者年龄、体重和输入CD34+细胞数。结论在无法找到HLA全相合骨髓供者时,可选择脐血作为替代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治疗儿童与成人白血病,TNC和CD34+细胞数仍是选择脐血移植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临床疗效和合并症。方法allo-PBSCT治疗9例小儿重型β地贫,男4例,女5例;年龄2~14岁(中位数9.0岁)。同胞供者8例,亲属供者1例;供者年龄3~33岁(中位数13岁);男6例,女3例。HLA全相合7例,5/6相合1例,4/6相合1例。供者皮下注射G-CSF5μg/(kg·d)×5d,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预处理方案以白消胺(Bu,14~20mg/kg)、环磷酰胺(CTX,160~200mg/kg)和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90mg/kg)为基础,6例加用噻替哌(TT)、2例马法兰(Melph)和氟哒拉宾(Fludarabine)。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有:①单独环孢素(CsA)方案(2例);②CsA 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4例);③CsA 短程MTX 霉酚酸酯(MMF)方案(3例)。受者获得的有核细胞(NC)数10.4(4.7~18.4)×108/kg,CD34 细胞数6.7(2.1~14.9)×106/kg,CFU-GM14.2(3.5~42.9)×105/kg。结果8例患儿植入,1例同胞HLA4/6相合患儿于2次PBSCT后d 60才自体恢复。aGVHD6例,cGVHD4例。CsA、MTX联合MMF方案者无cGVHD发生,而CsA或CsA MTX的6例中发生cGVHD4例。随访时间11~67个月(中位数31个月),总生存率6/9例,无病生存(EFS)6/9例。结论allo_PBSCT是治疗地贫的有效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单倍体供者移植作为替代方案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4月1日—2022年8月30日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的22例儿童进展型MDS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相合移植6例,单倍体移植16例。结果 22例患儿均实现中性粒细胞植入,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组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1(10~12)天和11(9~17)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1(8~16)天和12(7~28)天。两组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P=0.013),Ⅱ~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0%和81%(P=0.001),aGVHD发生时间、Ⅲ~Ⅳ度aGVHD、cGVHD、广泛型c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单倍体组移植后围植入综合征发生率为81%,显著高于全相合组的17%(P=0.011)。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组在CMV血症、EBV血症、出血性膀胱炎、肺部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随访截止日期,全相合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0.82(8.00~68.00)个月,单倍体组...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脐血移植(UCBT)治疗9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β-thal)、1例慢性特发性溶血性贫血(CIHA)、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3b、M2a、M5)及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5例β-thal及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儿.同胞UCBT8例中5例HLA相合(6/6),5/6为1例,3/6为2例.6例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UD-UCBT)中4例为6/6,1例5/6,双份脐血混合者为5/6和6/6.allo-PBSCT中5例均为血缘相关,HLA相合同胞及1例5/6父亲供者.输入脐血(UCB)有核细胞数(NC)为7.5(3.4~19.4)×107/kg,外周血NC为9.39(2.5~14.4)×108/kg.结果血缘相关脐血移植(RD-UCBT)8例中植入6例,其中排斥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病(HVOD)1例,恢复地中海贫血状态2例;UD-UCBT中2例β-thal及2例AML均植入,1例AML-M5复发,AML-M3b自体恢复造血并完全缓解,1例AML-M2a死于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1例ALL未植入,死于败血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8例(80%),III度以上2例,广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2)例.β-thal总生存率为90%,无病存活率(EFS)为60%,平均生存时间为21个月(2~42个月).allo-PBSCT病例全部植入,cGVHD5例,III°以上者2例,广泛cGVHD3例,死于HVOD1例.EFS5例,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3~26个月).结论UCBT及allo-PBSCT是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有效方法,UD-UCBT首次成功治疗β-tha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 采用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 5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例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HAL) 1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淋变 1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Ⅳ期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 1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 5 / 6个位点相合 3例 ,6 / 6个位点相合 2例。输入脐血 (UCB)有核细胞数为 (4 9~ 11 78)× 10 7/kg。结果  5例患儿中 4例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恢复至 1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13~ 18d ,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无明显差别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 ,恢复至 2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4 5~ 6 0d。 4例获得造血重建患儿中 ,2例发生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Ⅱ度和Ⅲ度aGVHD各 1例。aGVHD出现较早 (在脐血输注后 4~ 10d)。但增加环孢素A(CsA)剂量 ,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 ,aGVHD容易控制。结论 UD UCBT可有效重建造血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严重aGVHD的发生与HLA不相合位点数目无关。在疾病的恢复稳定状态进行移植治疗 ,可望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对1例Ph+染色体的急淋患儿进行母子间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避免由于HLA不相合所产生的由T细胞介导的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了CD34+细胞正性分离去除淋巴细胞 ;同时为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去除而引起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导致植入失败 ,在移植次日又加入部分T细胞 ,使病儿接受CD34 +细胞6×106/kg 和CD3 +细胞1.05×107/kg。结果 :随访1年来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均恢复正常 ,临床上仅出现一过性的IIOaGVHD以及轻微的局限于口唇粘膜的cGVHD。STR位点DNA检验以及染色体检查 :移植后 +180天受体已从供体型嵌合体转为完全供体型 ,病儿获得植入成功。结果表明 ,常规剂量的CD34 +细胞移植加以适量CD3 +T细胞 ,可克服HLA部分不相配的难点 ,减轻GVHD ,同时也可避免由于过度的T细胞去除而出现的HV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亲属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CBT)与亲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溶贫 )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遗传性溶贫 (重型 β地中海贫血 14例 ,先天性特发性溶血性贫血 2例 )中 9例行UCBT ,7例行PBSCT。预处理方案以白消安 14~ 2 0mg/kg、环磷酰胺 16 0~ 2 0 0mg/kg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90mg/kg为基础 ,8例加马法兰 90mg/m2 ,2例加噻替哌 6mg/kg ,4例加噻替哌和氟达拉宾15 0mg/m2 。结果 UCBT组植入 7例 (7/ 9) ,其中 2例于移植术后 6 0d(+6 0d)内排斥、回复地中海贫血 (地贫 )状态 ,1例发生急性肾衰竭死亡 ;4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1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 ;中位随访时间 4 9个月 (38~ 6 4个月 )。PBSCT组植入 6例 (6 / 7) ,无继发排斥 ,1例发生肝衰竭死亡 ,1例于 +3d死于败血症 ;5例出现aGVHD ,其中 3例延续为cGVHD ;中位随访时间 39个月 (2 5~ 4 9个月 )。结论 UCBT、PBSCT治疗遗传性溶贫具有不同的特点。PBSCT治疗具有植入率高 ,GVHD发生率也高的特点。UCBT具有GVHD程度较轻 ,提示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也可开展移植 ,但应改善低植入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