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体会。方法 对 64例因门静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实行急诊断流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止血率 10 0 % ,术后死亡 5例。随诊 6月~ 10年 ,再出血患者 5例。结论 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门奇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肝功能变化、止血效果和再出血原因。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后2周内肝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急症止血率100%,择期手术止血率88.24%,远期再出血率11.76%,病死率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近期能改善肝功能、并止血,在治疗门脉高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同时是一种较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我科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72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择期手术54例,急诊手术18例,治愈出院70例(97.2%),死亡2例(2.8%),近期再出血3例(4.3%),远期再出血率3例(4.3%)。门静脉压力较术前降低66例(94.3%),升高6例(5.7%),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4.2%),肝性脑病2例(2.8%),出院的70例患者胃镜或钡餐造影示食管静脉曲张较术前减轻或消失。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确切,术后远期及近期再出血率低,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合理选择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断流,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保留食管旁静脉完整的同时离断各条穿支静脉,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又保留了机体自发性门腔分流,具有分流加断流的作用,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我们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5例肝硬化患者行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单,目前仍为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血管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自2007年6月至2012年8月为53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总结急诊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断流术治疗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8例急诊行脾动脉结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例急诊行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3 h内手术止血率为100%,1例于术后第8天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术后2 d内出现腹腔渗血,经保守治疗后渗血停止。其余患者术后经2~4周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术后1年常规随访,5例失访,36例获访患者中1例于术后8个月再次出血,经胃镜套扎成功止血;1例于术后7个月体检发现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其余患者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把握恰当的手术时机,果断实施急诊断流术,可以迅速而有效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期间共实施保脾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7例,观察其保脾断流手术前后血象、肝功能、并发症、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等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再出血率和生存情况。结果保脾断流术后FPP下降了12.4%(P<0.05);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9/27),其中包括2例(7.4%)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3.7%)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例(3.7%)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3.7%)急性肺损伤,1例(3.7%)肝性脑病于术后第8天死亡,3例(11.1%)新发门静脉血栓。2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57个月,平均27个月,存活率为92.6%(25/27)。结论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近8年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术后消化道再次出血患者中,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9例,残留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次破裂大出血5例,围手术期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并呕血1例。围手术期再出血并死亡2例,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治愈13例。结论 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良好术式,术后再出血是断流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完善的手术操作、适时祛聚抗凝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可减少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90例经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FPP平均下降6±7 cmH2O;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肝功能Child C级血胆固醇<3.0 mmol/L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死亡率3.1%,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获得随访1年、3年及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3.3%、5.6%及4.8%。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合理地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既保证入肝血量又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断流术式。注重围手术期处理,肝功能较差、反复出血的患者尤应重视。  相似文献   

10.
邓浩  陈志武  杨镇 《腹部外科》2005,18(4):238-239
目的探讨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0月间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痊愈9例,随访5个月~5年,均无再出血,无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1例高龄、ChildC级病人术后1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部分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能防止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11.
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联合手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和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因断流术后再出血,行肠系膜上-腔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析这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13~31个月,肝功能正常,贫血纠正。无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性脑病。结论联合手术,特别是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有效,适用于各种血流动力学状态,应成为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自1990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236例病人(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47例,改良Sugiura手术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2%,围手术期再出血率为2%.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7.9%,围手术期再出血率为3.4%.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随访率为91.9%,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9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术后累积出血率分别为5.7%(1年)、15.2%(3年)和25.5%(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8%(1年)、79.1%(3年)、69.7%(5年).改良Sugiura手术组随访率为87.8%,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9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术后累积出血率分别为6.9%(1年)、16.3%(3年)和29.5%(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1年)、85.0%(3年)和76.9%(5年).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改良Sugiura手术两种治疗在围手术期病死率、围手术期再出血率、术后累积出血率、术后累积病死率及病死原因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但其并发症较多,应引起重视。断流术后再出血率达10%,是当今外科治疗面临的难题。发生术后再出血除了与病人全身情况差、肝功能低下有关外,还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我们自1996年1月-2008年6月对150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14.
李德旭  许冰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0):680-682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我院近5年内151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肝功能ChildA级72例,B级58例,C级21例。结果总体出血有效控制率95.3%,断流术死亡率为7.7%(10/130),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分流术死亡率为38.1%(8/21),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肝肾功能衰竭。术后1年生存率为97.7%,3年生存率为94.2%,5年生存率为86.8%。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1.5%(2/133),3年再出血率为5.7%(4/70),5年再出血率为7.9%。结论在当今条件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是挽救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不可内科控制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命的主要急诊手段,肝内型门静脉高压急诊手术最好不选择分流手术。  相似文献   

15.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采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并分析其疗效.方法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采用断流术治疗17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170例为肝炎后肝硬化,7例为酒精性肝硬化.择期手术132例,预防性手术25例,急诊手术20例.结果本组止血率为95%,总手术死亡率为4.5%.主要死亡原因为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及腹腔内出血.平均随访时间3.6年,5年或5年以上存活率为90%,5年再出血率为5.1%,术后脑病发生率为5.1%.结论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疗效满意,即时止血率高,再出血率、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较少,特别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首选,但应做到完全彻底的断流.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与62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分析。测量患者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消化外科》2014,(1):19-21
有关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很多,且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别。为此,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专家组就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规范化等相关临床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形成以下共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适应证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前应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好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于是否切除脾脏尚存在争议。该专家共识特别探讨了原位脾切除技术及断流术有可能影响以后肝移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81~1999年收治的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5~63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均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本组成功止血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6.7%(4/60).其中出血48 h内手术者死亡率2.9%(1/35),并发症发生率34.3%(12/35),超过48 h手术者死亡率12.0%(3/25),并发症发生率80.0%(20/25).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h)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0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改良Sugiura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各51例,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发症、再出血率、病死率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脾功能亢进完全纠正,止血率达100%,止血效果满意。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0.102、0.132,P>0.05);改良Sugiura组手术时间长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00,P<0.05)。并发症发生率:改良Sugiura组为11.7%(6/51),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为15.7%(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563)。102例患者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0.5±4.5)个月。改良Sugiura组患者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80.4%)明显优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断流彻底、患者再出血少,手术风险性并未增加,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葛怀娥 《腹部外科》2003,16(2):96-97
目的 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探讨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的预防。方法 对 3 8例患者采用择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加用术后保肝及长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结果 近期无出血 ,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随访 3个月~ 5年无再出血病例。结论 该手术止血效果确切 ;择期手术更安全 ;长期口服普萘洛尔可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