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和精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对疾病预后康复中的积极思想,不仅是生命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无论是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还是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学说形成的主要脉络和所表现出来的核心思想,探讨其科学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经》"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的策略。方法:本组研究中,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体检分析认为亚健康状态的2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与对照组137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措施,根据《内经》"治未病"思想,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调养,包括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运动形体、合理饮食、避邪防病等。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的文化瑰宝.我国古代医学先辈们在长期探索总结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的光辉思想,它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系统传承,不断光大这一重要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治未病"具有三种境界,可概括为"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保华 《中外医疗》2011,30(10):192-19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我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它的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它充分说明了医学的2个重要任务,即治疗和预防,而且预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说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一是与“病已成而后药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言,强调摄养身心,未病先防;二是“见肝之病,知其传牌,当先实脾”(《金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临证时灵活的预见性,既病早治。前后本意相贯,可以互参。“治未病”与控制已病态的“治已病”相结合,便是中医避免了临证思维的狭隘单一而自具特色的“治养结合”思想。“未病”态不是绝对的健康,它既包括人体的亚健康状态,隐匿性疾病状态,体质的易感与倾向状态,有内伤基础、“伏邪”蕴积体内的未病状态等等,也与人体各生理阶段气血阴阳的自然盛衰,天…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预防养生、“亚健康”的调治、疾病的先期治疗、病后的防变以及调护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经提出:“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只有治未病才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研究仲景的未病医学的思想,是预防养生医学和临床防治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伤寒论》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未病先行,固属上策,但病已成,就行及时、适宜彻底的治疗,仍深蕴着防于未然、防微杜渐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具体表现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历代医家都高度重视,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摄等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未病先防;病后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既病防变;患病初愈,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即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4.
张俊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2000-2001
目的:对中医"治未病"在华林社区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对24家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进行问卷设计,对华林社区卫生机构的社区卫生中医药投入和中医药诊疗人次所占比例,中医药人员的配置情况,中心科室的设置情况,中药饮片、中成药的数量,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方面的运用情况等中医药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4家社区卫生机构中人次比例大于50%的有6家,中医药投入比例大于30%的有5家;中医药人员的配置情况显示中医药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部分占60%左右,但中、高级医师、药师较少;只有70.8%的中心达到中药饮片的数量要求,58.3%的中心达到中成药的数量要求;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教方面的运用仍需要改进。结论:调查结果说明社区卫生中心中医药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门诊人次,中医"治未病"在华林社区的应用效果良好,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医怎样“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浅谈针灸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兴惠  王玉珏  马淑琴 《吉林医学》2010,31(9):1287-1287
<正>《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圣人不主张已病后才治病,而主张未病先防,这就像治理国家一样,不要等战乱发生了才想到治理,而要治于未乱之先。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疗,就为时已晚。众所周知,这是祖国医学的养生观,它继承和发展了《周易》居  相似文献   

18.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医疗理念已深入人心.本文从调理脾胃入手谈"治未病"目的 就是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以期民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鉴于疾病谱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预防工作,对于医者而言,不仅是恪尽职守,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相信随着预防知识的不断讨论与普及,民众的患病率会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健康阳光的国民群体.  相似文献   

19.
20.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亚健康的概念、形成原因、临床症状以及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阐明了亚健康与治未病的关系,并倡议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治疗亚健康的研究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