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为纳米SiO2体内外毒性的预测和安全性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透射电镜(TEM)观察2种SiO2颗粒的粒径、分散性和形状;动态光散射法(DLS)检测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培养液中的粒度分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细胞膜完整性;划痕染料示踪技术检测GJIC。结果:透射电镜,2种SiO2颗粒呈圆形,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2种颗粒的粒径分别为(447.60±20.78)和(67.42±5.69) nm,分别为亚微米级和纳米级颗粒。动态光散射法,2种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分别为(684.37±18.76)、(697.02±19.57) nm 和(128.31±7.64)、(133.74±8.97) nm,颗粒均未发生聚集,分散性良好。MTT法,2种SiO2颗粒作用细胞24 h后,同一粒径的颗粒,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同一浓度下,纳米颗粒比亚微米颗粒的毒性大。LDH活力实验,当作用细胞24 h后,2种SiO2颗粒均能够损伤细胞膜,同一浓度下,纳米SiO2颗粒比亚微米颗粒对细胞膜的损伤能力大;同一粒径的颗粒,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加重。划痕染料示踪实验,纳米SiO2颗粒可抑制GJIC,并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而在相同浓度下,纳米SiO2颗粒比亚微米颗粒对GJIC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抑制GJIC。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 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和粒径检测。细胞处理 24 h 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呈球形,颗粒大小较均匀一致,分散性较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5.87±9.02)nm;DLS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分别为(124.57±8.02)和(139.32±9.93)nm。HE染色,纳米SiO2颗粒能够导致HL-7702细胞形态改变,25.0和50.0 mg·L-1 SiO2组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100.0 mg·L-1 SiO2组细胞质皱缩、细胞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纳米SiO2组HL-7702细胞存活率均下降,50.0和100.00 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50.0和100.00 mg·L-1 SiO2组培养液中LDH 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中ROS的产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 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观察。细胞处理 24 h 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EM观察细胞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摄取及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TEM观察,纳米二氧化硅呈圆形,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7.42±5.69) nm。DLS法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水合粒径为(134.13±2.78) nm,而在含1%、5% 和10%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细胞黏附实验及划痕修复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细胞的相对黏附率和损伤修复率明显下调(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升高下调作用愈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作用下,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量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已被细胞摄取,颗粒主要以成簇的形式分布于内吞小泡中或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可见细胞膜凹陷、包裹吞噬纳米颗粒的过程。结论: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能够抑制HL-7702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探讨纳米SiO2颗粒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及100.0 mg·L-1。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粒径、形貌及分散性。细胞处理24 h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细胞中硅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Annexin Ⅴ/PI双染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线粒体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未发生聚集。用Image J 软件计算得到颗粒平均粒径为(57.66 ± 7.30)nm。与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HUVECs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中硅水平和培养液中LDH活性增加(P<0.05),细胞中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甚至发生细胞凋亡。上述细胞效应均表现为随颗粒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纳米SiO2颗粒具有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可诱导ROS生成和氧化应激,从而破坏细胞膜、损伤线粒体,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 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作用时间为12 h时,仅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25.0~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呈时间效应关系。LDH和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除12.5 mg•L-1组外,其余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内Nrf2、HO-1、SOD2和GCLC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具有降低细胞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诱导ROS生成和转录调控氧化还原因子等血管内皮细胞毒性,氧化损伤是纳米SiO2颗粒发挥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粒径与不同浓度SiO2纳米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致微核效应和氧化损伤作用,探讨其遗传毒性及毒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0、10、25、50 μg/mL的SiO2颗粒(10、25、50、100、500 nm 5个粒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观察细胞微核率、GSH、GSSG的变化,并观察吐温-80活化SiO2纳米颗粒后其效应的变化.结果 SiO2纳米颗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微核率和GSSG增高、GSH降低,粒径越小、浓度越高,其效应越强,经表面活性剂活化后其毒效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SiO2纳米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遗传损伤作用,经表明活化后可增加其遗传毒性,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毒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时间下粒径为25nm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2)颗粒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将100μg/ml的纳米TiO2颗粒悬液与A549细胞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分别孵育1h、4h、8h和24h后,收集细胞。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实验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细胞膜的损伤情况;通过ATP检测实验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线粒体产生的影响;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实验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细胞的氧化损伤情况;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TiO2颗粒引起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CCK-8法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纳米TiO2颗粒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外液中LDH活性增强,细胞内ATP浓度降低,SOD活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呈现明显下降(P<0.05),且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扩张。结论纳米TiO2颗粒体外能够引起肺腺癌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生长,且对细胞的毒性效应存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HepG2细胞后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分布情况及颗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初步探讨纳米颗粒的摄取、分布与细胞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及动态光散射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的表征;纳米SiO2颗粒作用HepG2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及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摄取及细胞内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甘氨鹅脱氧胆酸盐(glycochenodeoxcholate,GCDC)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诱导作用,探讨GCDC诱导HL-770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 μmol/L的GCDC处理HL-7702细胞4、8、12、24 h,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Am-Blue 细胞活性检测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GCDC对HL-770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测定HL-770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1)终浓度为150 μmol/L的GCDC处理HL-7702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包括核固缩、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2)Am-Blue吸光光度法、GENMED 乳酸脱氢酶(LDH)总活性比色法及 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定量检测结果均显示, GCDC均可诱导HL-7702细胞凋亡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3)GCDC能使HL-770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GCDC可能通过增加HL-770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镉诱导HL-7702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镉诱导正常人肝细胞系HL-7702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镉处理组HL-7702细胞暴露于镉浓度分别为5、10、20、30及40 μmol·L-1RPMI 1640培养液中,另设一对照组。采用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镉作用1、2、4、6、及8 d对HL-77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对HL-7702细胞毒性作用;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诱导HL-7702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12、24、48及72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浓度5~40 μmol·L-1镉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抑制HL-7702细胞生长(P<0.05),作用48和72 h时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作用24、48和72 h均可使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72 h时最为明显。结论:镉对HL-7702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镉还可以引起HL-7702细胞发生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纳米SiO2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 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超声30 s)溶液及不同时间(0、24、48和72 h)的粒径分布及团聚状态;用DDCFH-DA法F检测粒子在无细胞体系中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电镜结果显示,2种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43.0±4.2)和(68.0±5.7)nm;在纯水、生理盐水、10% 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及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Si-43 nm及Si-68 nm 粒子粒径变化很大,其中在生理盐水中的粒径最接近电镜结果,为74.0和96.7 nm。超声30 s后0、24、48和72 h时,Si-43 nm及Si-68 nm粒子粒径在生理盐水中不发生团聚;在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相似大小的团聚体;在30~100 μg的质量范围内,2种粒子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相似但很弱,相当于2.5 μmol•L-1左右H2O2当量。结论:一定粒径的纳米SiO2在细胞培养液中形成大粒径团聚体,粒子自身只有较弱的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3种不同功能化的纳米金,并对其粒径、zeta电位、形态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还原法分别合成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的纳米金(PVP-AuNPs)、脂质体修饰的纳米金(DODAB-AuNPs)、半胱胺修饰的纳米金(CA-AuNPs);采用动态光散射测定3种功能化纳米金的粒径及zeta电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金的形态;采用紫外吸收法考察3种功能化纳米金在不同离子强度(加入同体积浓度分别为0.01、0.1、0.5、1 mol/L的NaCl, pH 7.2)和不同pH(1.0~14.0)下的稳定性。 结果 PVP-AuNPs、DODAB-AuNPs、CA-AuNPs的粒径分别为(15.0±3.1)、(22.7±6.1)、(18.0±4.6) nm,均为20 nm 左右;zeta电位分别为(-19.7±4.1)、(62.8±4.3)、(33.3±7.7) mV;紫外吸收法证明PVP-AuNPs及DODAB-AuNPs在高离子强度溶液及较广的pH环境下均有良好的稳定性,而CA-AuNPs对离子强度和pH环境的改变比较敏感,当加入的NaCl浓度为0.01 mol/L或pH值在4.5~6.5范围时能够维持理想的分散状态,反之,粒子间发生聚集。结论 3种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具有纳米级球形结构和相对较高的稳定性,不同修饰后具有不同表面电位,可为药物传递载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原位改性,使其表面带正电。改性后的SiO2颗粒(MSiO2)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负电的透明质酸(HA)形成核壳颗粒(HAMSiO2)。进一步在壳层HA链上接枝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制得核壳结构温敏性杂化微凝胶(PNIPAMHAMSiO2),并用AFM和SEM表征其在云母表面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HAMSiO2核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82 nm,壳层厚度15 nm,其粒径或壳层厚度可以通过改变MSiO2溶液或HA溶液的浓度来调节;温敏性PNIPAMHAMSiO2微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为32 °C,与PNIPAM溶液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一致,在体积相变温度以下旋涂于云母表面的微凝胶呈现球形颗粒,体积相变温度以上旋涂膜可以转变为致密的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pH敏感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mPEG-PCL-PDEAEMA)载胰岛素缓释纳米粒,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和体内降糖活性.方法 结合开环聚合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疏水链段的mPEG-PCL-PDEAEMA,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BCA法测定载药情况,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监测给药后血糖水平.结果 在pH1.2~7.4时,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随pH增大而减小.以90%wt投药比制备mPEG5k-PCL13k-PDEAEMA10k和mPEG5k-PCL10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时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为最佳,包封率分别为(81.99±1.77)%和(53.12±0.62)%,载药率分别为(42.46±0.53)%和(32.34±0.26)%,粒径分别为181.9±6.67 nm和169±7.1 nm.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聚合物载胰岛素纳米粒具有出色的缓释行为,并且随着疏水链段的增长,药物释放速度减慢.体内药效实验表明mPEG5k-PCL13k-PDEAEMA10k载胰岛素纳米粒能够在体内保持48 h的降血糖效果,较游离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pH敏感三嵌段聚合物mPEG-PCL-PDEAEMA有望成为理想的胰岛素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方黄黛片有效成分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联合装载纳米粒的制备及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单乳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联合装载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纳米粒。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粒中药物的载药率、包封率和模拟体外释药,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采用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粒径。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和Huh-7细胞吞噬摄取纳米粒,采用MTT测定法检验细胞活力,细胞存活分析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联合载药纳米粒呈球形,粒径为(115.09 ± 36.71)nm,多分散指数0.131。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5.17 ± 1.26)%、(1.03 ± 0.45)%、(1.72 ± 0.67)%和(16.15 ± 4.7)%、(76.74 ± 6.8)%、(83.09 ± 9.4)%。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模拟体外释药曲线早期呈爆发释放,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荧光显微镜结果可见肝癌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摄取,MTT检测显示药物单体和联合载药纳米粒作用后细胞活力较对照降低,联合载药纳米较药物单体粒作用显著,细胞存活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结论 复方黄黛片有效成分硫化砷、靛玉红和丹参酮联合装载纳米粒显示出明确的肝癌治疗效果,这为中药的临床给药提供了新的剂型。  相似文献   

16.
以透明质酸(HA)为分散载体,通过紫外光还原硝酸银制备出了Ag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及抑菌实验对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8 nm,在水相中能稳定分散,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负载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的纳米粒子,并考察其理化性质、载药和药物缓释特征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和杀伤效果.方法 采用纳米沉淀法和基于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主动靶向MCF-7细胞的载DTX的叶酸(folic acid,FA)和PDA修饰的胆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子(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纳米粒度仪分析纳米粒子的粒径和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情况;采用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纳米粒子的载药率、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曲线;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负载荧光探针的纳米粒子的体外细胞摄取;采用MTT法研究载药纳米粒子对MCF-7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DTX-loaded CA-PLGA@PDA-PEG-FA/NPs呈“核-壳”结构,水合粒径为(166.4±3.9)nm,zeta电位为(-11.7±3.8)mV,载药量为(9.67±0.45)%,包封率为(88.32±3.10)%,在pH5.0的释放介质中药物释放较在pH7.4的释放介质中快,XPS分析结果显示PDA和叶酸在纳米粒子表面的修饰,MCF-7细胞摄取的主动靶向的纳米粒子多于未连接主动靶向配体的纳米粒子,载药主动靶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明显优于DTX的临床制剂泰素帝(R).结论 主动靶向乳腺癌的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表现出良好的主动靶向性和MCF-7细胞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