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桂芳  杨超  崔海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69-177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涤痰汤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和脑水肿功能的影响。方法在SD大鼠身上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以针刺结合涤痰汤为治疗手段,观察脑出血急性期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状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结合涤痰汤治疗组72 h后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涤痰汤组对SD大鼠急性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学指标有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腧穴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7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氟西汀组)、针刺1组("百会""神庭"组)、针刺2组("内关""三阴交"组)和针刺3组("百会""神庭""内关""三阴交"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大鼠.以Open-Field法和糖水消耗试验对照研究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行为学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在治疗21天后,各针刺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14天时,针刺1组糖水消耗增加和针刺3组的垂直运动评分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变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百会""神庭"穴组或与"内关""三阴交"穴合用,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行为学和红核神经元数目等角度来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ALLENg致伤法制成大鼠T12中度脊髓损伤模型,设立电针组进行治疗,并同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作为对照;应用斜板实验对不同组的大鼠在造模后12h、1星期和4星期作行为学评分,4星期时,利用HRP逆行示踪技术,计数各组每个大鼠红核神经元数目。结果在脊髓损伤后12h和1星期,电针组大鼠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相比,在斜板实验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在斜板实验方面,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只在伤后12h有差别,在伤后1星期和4星期,两组无明显差别。同时,在脊髓损伤后4星期,电针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大鼠的红核神经元数目。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行为学评分,并能减轻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刺对TBI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大脑皮层单羧酸类能量底物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促TBI康复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28只SD大鼠为空白组9只,模型组9只,针刺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模型,造模12小时后,治疗组大鼠开始针刺干预,选取"人中""百会""内关""足三里"进行针刺,1次/d,共治疗10次。采用神经功能评价、行走功能评价和平衡功能评价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1),行走时间显著增加(P0.01),平衡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0.01);针刺治疗10天后,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行走功能均得到了改善(P0.05,P0.05),平衡功能显著提升(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MCT2、MC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治疗10天后,针刺组大鼠大脑皮层MCT2、MC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有了显著提升(P0.01,P0.05)。结论针刺可以提升TBI大鼠神经功能,并显著改善行走功能和平衡功能,这可能与针刺促进大脑皮层能量底物转运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粗针督脉平刺针法对大鼠周围面神经损伤后行为学和口唇微循环的影响,为粗针督脉平刺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面瘫模型组、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普通针刺组5组,每组14只,后4组经钳夹大鼠面神经制作周围性面瘫大鼠模型。1 d后对后3组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行为学和口唇微循环改变,并与其他两组大鼠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7 d和14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低(均P<0.05);与面瘫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均较高(均P<0.01);在治疗7 d时,与普通针刺组相比,基础西药组行为学评分较高(P<0.05)。在治疗14 d时,粗针针刺组较普通针刺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P<0.05)。在治疗7 d时,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明显少(P<0.05);基础西药组与面瘫模型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明显低(P<0.01)。治疗14 d后,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普通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差异(P>0.05),基础西药组和粗针平刺组在其治疗14 d时口唇血流灌注量较第7天时明显少(P<0.05)。结论 粗针督脉平刺疗法对大鼠周围面神经损伤后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并使造模大鼠口唇微循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对TBI大鼠健侧海马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取Feeney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大鼠造模12 h后行针刺治疗,取百会、人中、内关(左侧)、足三里(左侧)穴进行针刺,1次/日,每次20min,治疗10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正常喂养,不予针刺。采用神经功能评价、平衡功能评价、行走功能评价以及肢体回缩力测试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进行评价。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健侧海马组织MCT2、MC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在神经、平衡、行走功能方面有明显差异(P0.01,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在术后第10天有明显的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健侧脑组织中MCT2、MCT4在术后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健侧海马组织MCT2、MCT4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TBI大鼠行为学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健侧海马组织能量底物转运蛋白MCT2、MCT4含量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曲池穴连续治疗7d,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脑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连续针刺内关穴、曲池穴7d,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走横木实验(BWT)评价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利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分析仪检测MCAO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连续针刺内关穴、曲池穴7d能够显著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针刺曲池穴与针刺内关穴的效应无显著性差异。连续针刺曲池穴、内关穴7d能够显著增加MCAO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结论:针刺内关穴、曲池穴能够有效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增加其脑微循环血流量,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脑缺血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的必备工具.本文综述了常见全脑和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与制备方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模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指出了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实验研究多采用有效的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其造模成功以后,行为学观察指标较多,研究中选取何种指标评价脑缺血的程度及药物的疗效尤为重要,我们就局灶性脑缺血的行为学实验指标在神经功能缺损、大鼠记忆功定位功能、运动协调能力3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干预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与埋线不同方法治疗抑郁症大鼠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12只。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各治疗组开始治疗。药物组按2mg/kg给予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针刺组予以针刺“百会”“心俞”“肝俞”穴,每天1次;埋线组在第7天、14天和21天应用改良简易注线法对“百会”“心俞”“肝俞”穴进行埋线。周期共21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行为学以及糖水消耗量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治疗21d时,各治疗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治疗14d时,针刺组和埋线组的水平运动较模型组有显著增加(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在14d时,垂直运动和糖水消耗量的增加均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药物与针刺组提早显示疗效。结论:氟西汀、针刺与埋线方法干预均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埋线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行为学作为一门与生理学相关的新兴科学,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尤其在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中。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研究中,应用行为学评分是对针灸疗效的判定。该文就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应用行为学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na-MCI)包括多种认知损害,可由帕金森病、糖尿病、脑卒中等不同疾病原因导致。现就近10年针灸治疗na-MCI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归纳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得出针灸治疗na-MCI的24篇国内外有关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得出针灸通过促进神经功能重构、提高神经可塑性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希望更好地为临床针灸治疗na-MCI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卢荣  杜小正 《河南中医》2020,40(4):637-640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弛缓性瘫痪的主要方法有:头针、体针、电针。就目前研究来看,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弛缓性瘫痪尚存在以下问题:①当前针刺治疗方法多样,无论从选穴、手法、介入时机、补泻、刺激量、留针时间和疗程等方面均有差异,暂无统一操作标准和疗效评定规范;②有效样本量少,尚无公开的循证康复医学指南可依;③目前对于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恢复期,而对急性期的研究较少;④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中风病不同病理阶段的病因病机,而始终沿用同一治疗方案,这对病程某一阶段疗效或许较好,但远期疗效却并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针刺疗法在本病临床治疗中的推广运用。今后的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①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实施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科学严谨地观察针刺疗法治疗ACI后弛缓性瘫痪的确切疗效;②进一步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制定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定标准,便于针刺疗法在本病中的推广和应用;③深入探索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在选择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时可参照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的Brunnstrom分期理论,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模式而选用最佳治疗方案,促使ACI弛缓性偏瘫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法多样,主要有认知功能训练、药物治疗、针刺干预等。大量临床实践已证实针刺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搜集近几年关于针刺对脑血流、对神经细胞内部结构以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等的影响,并从以上几方面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部分作用机制做简单阐述;提出目前针刺治疗本病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与残疾的三大主要疾病之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心气虚证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因此心气虚动物模型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应与疾病的实际发展过程相符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也应尽量与临床指标相对应。文章综述了心气虚动物模型制备和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心气虚动物模型研制中存在的问题,为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和治疗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提高神经系病针灸疗效。方法:系统分析针灸文献,从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角度提出问题,初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神经系病是针灸临床的主要病谱,但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甚少,为此倡导开展神经系病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结论: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对拓展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提高神经系病针灸疗效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8.
刺激参数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针刺治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公认。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通过对针刺频率、刺激时间、刺激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不同针刺刺激参数所产生的治疗效应不同,其结果不仅有利于分析针刺起效的因素,并且可以寻求最优针刺参数组合,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D动物实验研究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而TD模型的构建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关键。目前TD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标准的模型评价方法。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为TD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笔者采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现有T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机制、优缺点及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模型可同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具有高吻合度,IDPN+隔日断食+慢性束缚+游泳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一般,多数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缺乏中医证候表现。TD动物模型评价面临着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现状,加之TD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匮乏、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无法满足TD模型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基于抽动障碍中西医临床诊疗特点建立起TD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TD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rough search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the last 15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ystematically the current study progress on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nimal experiment and human trial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behavioral observation, evaluation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were mainly used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s; whilst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valuation of peripheral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focused on in human trials. As for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nim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cupuncture may play an analgesic role by regulating endocrine, promoting the release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urotransmitters,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 and relieving uterine smooth muscle spasm. However, the human trials have found that acupuncture can produce analgesic effects by regulating serum prostaglandin and ovarian hormone levels, promoting the release of peripheral β-endorphin, improving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status, and relieving uterine smooth muscle spasm. Although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in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 the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acupuncture regulating endocrine levels, promoting release of peripheral neurotransmitters, and alleviating uterine smooth muscle spasms. In addition, at present stage, animal experiments are more than human trials in numbers, and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studies on the cent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human trials. Therefore,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cent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human body, so as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treating primary dysmenorrh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