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联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急性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者 ,给予G CSF 1~ 2 μg/(kg·d) ,皮下注射 (sc) ,共 3~ 5d。 结果 小剂量G CSF短期内可使中性粒细胞升高 ,有效率达83 .3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小剂量G CSF可有效缩短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预防感染 ,且副作用小 ,可作为临床大剂量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小儿急性白血病在强化疗时白血病细胞被杀灭,正常造血尚未重建,由此导致感染、出血、贫血、在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减轻强烈化疗的骨髓抑制,缩短和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期,使化疗强度加大,达到强化疗目的。现将我院应用rhg-csf的15例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感染是儿童急性白血病(A L)化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尽管有效的抗感染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 SF)及其他支持疗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但仍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犤1~2犦。临床上大约30%的患儿可发现明确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真菌和病毒。但大部分患儿找不到病原体,因此以经验用药为主。现对我院小儿血液科急性白血病(A L)患儿中,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353例次的诊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A L105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 LL)8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拟使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和6-巯基嘌呤巩固治疗的儿童ALL患者,化疗结束后注射PEG-rhG-CSF(PEG-rhG-CSF组)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检测PEG-rhG-CSF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7例(PEG-rhG-CSF组9例,rhG-CSF组8例)ALL患儿。PEG-rhG-CSF组患儿峰浓度(Cmax)为348.2(范围114.7~552.0)ng/mL,达峰时间(Tmax)为48.0(范围12.0~72.0)h,半衰期(t1/2)为14.1(范围11.1~18.1)h。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与rhG-CSF组相比,PEG-rhG-CSF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更早(P < 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最低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粒细胞缺乏发生率、Ⅳ度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骼、肌肉酸痛。结论 PEG-rhG-CSF在接受巩固化疗的儿童ALL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半衰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更快。与rhG-CSF相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拟使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和6-巯基嘌呤巩固治疗的儿童ALL患者,化疗结束后注射PEG-rhG-CSF(PEG-rhG-CSF组)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组)。检测PEG-rhG-CSF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7例(PEG-rhG-CSF组9例,rhG-CSF组8例)ALL患儿。PEG-rhG-CSF组患儿峰浓度(Cmax)为348.2(范围114.7~552.0)ng/mL,达峰时间(Tmax)为48.0(范围12.0~72.0)h,半衰期(t1/2)为14.1(范围11.1~18.1)h。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与rhG-CSF组相比,PEG-rhG-CSF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更早(P < 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最低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发生率、Ⅲ/Ⅳ度粒细胞缺乏发生率、Ⅳ度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骼、肌肉酸痛。结论 PEG-rhG-CSF在接受巩固化疗的儿童ALL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中性粒细胞介导清除机制,半衰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更快。与rhG-CSF相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在化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 ,观察化疗后骨髓抑制时对血白细胞 (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 2 0 0 1年新乡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住院的ALL患儿 5 2例 ,均为初治患儿 ,年龄 1~ 12岁 ,平均6 .2岁 ,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二、化疗方案及分组 均采用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 )或CODP +L(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天门冬酰胺酶 )方案。其中 30例应用rhG CS…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后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 10 4例正常儿童和 4 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rhG CSF抗体。结果 共有 11例患儿在应用rhG CSF后检测到自身抗体 ,并均在 3个月内转阴。在抗体阴性和阳性组之间 ,rhG CFS疗程结束时的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与rhG CSF用量和病程无关。结论 应用rhG CSF诱导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抑制该制剂的生物学功能 ,监测抗体可预测rhG CSF对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效用。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影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无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甲氨喋呤预防CNSL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但每次剂量多少、疗程多长,尚无明确定论。我院对标危ALL患儿获得诱导完全缓解(CR)后,连续3次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早期强化后,每间隔3个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殊的前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报告5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特殊的前期表现,其发病及演变复杂,诊断困难,也是目前白血病研究中的难题。在此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脑脊液中sICAM-1与sL-选择素水平,探讨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43例ALL小儿血清、脑脊液中sICAM-1与sL-选择水平。结果 合并CNSL时,sICAM-1与sL-选择素较对照组升高、甚至在诊断CNSL之前12周时已经较对照组升高。且CSF中sICAM-1与sL-选择素升高出现在CSF常规检查改变之前。结论 检测ALL患儿脑脊液中sICAM-1与sL-选择素水平,并结合细胞学等其他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CNSL,有助于判断ALL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