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血糖症是急诊常见病症.根据Davidson提出的低血糖定义是:空腹时血浆血糖低于3.36mmol/L(60mg%),全血血糖低于2.80mmol/L(50mg%),进食或摄糖后血浆血糖低于2.80mmol/L,全血血糖低于2.24mmol/L(40mg%).凡是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老年人更易患低血糖症,且发生后在没有检测条件的一线临床医生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所误诊2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低血糖是指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表现,病因很多,发病机制复杂,一般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或全血葡萄糖低于2.5mmol/L时称为低血糖,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中,以降血糖药物治疗不当的糖尿病患者为多见。近年来主张以严格控制病情,施行强化治疗方案,以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其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此增加2%-4%。因此,加强医生对糖尿病的认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科发现因急性脑功能障碍入院治疗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低血糖所致,随机血糖均低于3.0 mmol/L,多数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就目前最新版教科书明确指出,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3.0 mmol/L(54 mg/dl)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可因多种原因所致,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承水  王文房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33-933,936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选取长期不进食早餐和进食早餐的大学生247名和262名,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含量,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长期不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4.12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45.42%,血红蛋白均值为122.92g/L,贫血率为72.45%;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5.11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14.17%,血红蛋白均值为139.68g/L,贫血率为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低血糖是指由于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索引起的.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同时具有相应的症状。低血糖症对患者可产生许多不利影响,重者可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造成病人残疾或痴呆。药物性低血糖症应加以避免。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低血糖症并不少见,但常被忽视,往往误诊、漏诊、造成中枢神经损伤、儿童智力发育障碍,有的引起不明原因的死亡。诊断:连续2次血糖测定低于下列界值诊断低血糖症。全血血糖比血清或血浆糖低15%。  相似文献   

7.
低血糖症是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人血糖低于2.8 mmol/L(50 mg/dl).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我院老年医院2005-01/2009-12住院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病例作出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血检测,实验组采用指尖采血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5.04)mmol/L,高于对照组(9.42±4.37)mmol/L(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低于对照组(-13.9%)(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检测血糖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指标更符合要求,准确度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云南大理白族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02—2003年以云南大理白族农民,年龄≥20岁人群为筛查对象,对白族5000人群进行空腹指尖全血血糖的监测,并对空腹指尖全血血糖≥5.6mmol/L597人施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测75g葡萄糖负荷后2h指尖全血血糖。结果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78%;糖耐量受损(IGT)标化患病率为5.71%;空腹血糖受损(IFG)标化患病率为2.09%。糖尿病和IGT患病率随增龄而明显上升;体质指数(BMI)≥25kg/m^2者,糖尿病及IGT的患病率明显高于BMI〈25kg/m^2的人群;血压≥140/90mmHg的糖尿病及IGT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140/90mmHg人群。结论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糖尿病患病率(2.78%)低于其他省少数民族,但略高于贵州省苗族。年龄、BMI、高血压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是内科常见急症,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及神经缺糖症状,症状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低血糖症诱发的心律失常多以快速型心动过速如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为主,而我们在2003~2005年共观察到4例以心动过缓为表现类型的低血糖症(含1例起搏器安装后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低血糖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低于2.78mmol/L(50mg/dl),临床上产生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中约70%为原因不明功能性低血糖症,其次为胰岛素瘤及肝源性低血糖症等。严重的低血糖可致昏迷,称低血糖昏迷(亦称低血糖脑病)。若及早给予葡萄糖等治疗,可使之迅速缓解,否则可引起脑的实质性损害,甚至引起死亡。故临床上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下列无症状、未被诊断的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1.年龄〉45岁,空腹血糖FPG≥5.6mmol/L(≥100mg/dl)或随机血糖≥6.5mmol/L(≥120mg/dl)时须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正常,每隔2~3年复查。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方法以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4个城市调查点中20岁以上成年人为调查对象,共16511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并结合糖耐量试验和患病史调查结果确定糖尿病患者。结果大城市20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6.13%,男性6.08%,女性6.30%;20-、30-,40-、50-、60-、70-、8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1.07%、2.72%、6.50%、11.62%、17.36%、18.32%、10.06%,空腹血糖水平分别是(4.744-0.90)mmol/L、(4.934-1.03)mmol/L、(5.124-1.47)mmol/L、(5.424-1.76)mmol/L、(5.634-1.88)mmol/L、(5.704-2.07)mmol/L、(5.244-1.10)mmol/L。中小城市20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3.78%,男性3.98%,女性3.63%;20-、30-、40-、50-、60-、70-、8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0.41%、1.38%、3.41%、9.14%、12.56%、11.23%、5.56%,空腹血糖水平分别是(4.684±0.58)mmol/L、(4.824±0.74)mmol/L、(4.994±1.04)retool/L、(5.314±1.55)mmol/L、(5.494±1.73)mmol/L、(5.394±1.62)mmol/L、(5.224±1.30)mmol/L。结论大城市、中小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龄效应明显;与青年人群比较,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大城市各年龄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4.
血糖保护剂-D.L-甘油醛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L—甘油醛对全血样本中血糖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志愿者和糖尿病病人的肝素化抗凝全血,加入含或不含D.L—甘油醛的试管中,经过不同时间的孵育后,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中的血糖和其它常规生化项目的浓度。结果 加入4.0mmol/L D.L—甘油醛即对血糖具有保护作用,8.0mmol/L D.L—甘油醛在8h内稳定血糖浓度并对其它项目的常规分析没有大的干扰。结论 D.L—甘油醛可有效地保护全血中的血糖浓度在8h内基本稳定,用D.L—甘油醛处理的样本对其它项目的常规分析没有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海洋石油职工血糖水平与高血糖患病率的动态变化,为防治糖尿病(DM)提供依据。方法1998年与2004年2次职工体检中均完成血糖检查的有4899人,对2次血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2004年职工空腹血糖(FPG)男女分别为(5.23±1.26)mmol/L vs(5.79±1.27)mmol/L、(5.21±1.24)mmol/L vs(5.69±1.16)mmol/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男=29,080,t女=22.562,均P〈0.01);餐后2h血糖(PG-2h)男女分别为(7.37±1.37)mmol/L职工vs(8.34±1.20)mmol/L、(7.28±1.03)mmol/L vs(8.16±1.36)mmol/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男=30.454,t女=20.327,均P〈0.01);DM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6%vs12.1%、3.5%vs8.6%,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x^2男=122.14,x^2女=36.15,均P〈0.01);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8,5%vs39.2%、14.0%vs34.8%,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x^2男=341.13,x^2女=191.66,均P〈0.01);DM治疗达标率为6.8%。结论海洋石油职工血糖水平、DM和IGR患病率均属高水平且增长较快,DM治疗达标率极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236例,根据血糖水平将病人分为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的标准:2次空腹血糖均36.1mmoL/L或1次随机血糖≥11.1mmol/L。结果本组病人中血糖升高的发生率为48.7%(115/236),其中血糖36.1~〈7.0mmol/L者占20%(23例),37.0~〈11.1mmol/L者占67.8%(78例),≥11.1mmol/L者占12.1%(14例)。血糖升高组AE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FVC)、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与PaO: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2%(32/86),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9.1%,14/73)。血糖升高组住院天数(14.6±3.1)d明显长于血糖正常组[(8.4±2.3)d,P〈0.01]。血糖升高组住院病死率(15.6%),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3.3%,P〈0.01)。结论高血糖与AECOPD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42例糖尿病孕母,胰岛素依赖型2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19例.分娩55例围产儿,早产40%,巨大儿52%,畸形9%,死胎18%。低血糖症68%,病死率40%。胰岛素依赖型孕母空腹血糖15.8±4.9mmol/L,明显高于非胰岛素依赖组8.53±2.7mmol/L,其围产儿在早产、畸形及病死率两组差异显著.孕母台理治疗与否,其围产儿死胎、畸形和病死率均有明显差异.提出及早控制孕母高血糖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标准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45mmol/L,甘油三酯(TG)≥1.53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1.04mmol/L,女性≤1.17mmol/L。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障碍,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及导致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及发病年龄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空腹静脉血糖(血浆、真糖法)的正常值为3.9~6.4mmol/L(70~115mg/dl)。糖尿病人通常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或/及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通常分为Ⅰ型与Ⅱ型,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需用胰岛素治疗,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人,通常不需要胰岛素  相似文献   

20.
吕雪丹  刘侃 《现代保健》2008,(31):58-59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0mmol/L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部分病人可以缺少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仅表现为神经缺糖症状,貌似缺血性脑卒中。这可误导接诊医生易于首先行CT等影像学检查,延误了治疗时机,增加了治疗费用。现将我们收治的11例误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低血糖症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