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多方位、多层面成像,因此成为妇科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规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MRI已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以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就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均接受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术前检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9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为Ⅰa、Ⅰb、Ⅱ、Ⅲ、Ⅳ期分别为54例、24例、10例、6例...  相似文献   

3.
常见的子宫恶性肿瘤为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 I以多方位直接成像,没有电离辐射,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分辨力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本文复习有关MR I在常见子宫恶性肿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的有关文献,并与CT、超声进行比较,综述如下。1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MRI分期1.1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根据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方法[1],MR I(T2W I)分期依据病理分期[2]。I期:Ia期肿瘤局限于内膜,MR I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或正常,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异常信号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多模态MRI下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进行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包括常规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时间-信号曲线(TIC).结果 DCE-MRI联合DWI的分期确诊率达93.3%,常规MRI为77.8%.肿瘤分化程度与ADC值呈负相关,在G2、G3及G1、G3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G1、G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子宫内膜癌TIC呈Ⅰ型及Ⅱ型,2例呈Ⅲ型,正常肌层主要为Ⅲ型,前者TIC各期信号差值(D)、强化率(ER)均低于后者,在>30 s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达峰时间(TTP)在 (50±10) s.结论 多模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与分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内膜癌分期及预后的重要因素。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MRI对内膜癌的术前评估准确性。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修订、成像技术、常规MRI表现和功能MRI的补充作用,以及宫颈间质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的MRI术前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ovarian carcinoma)是妇科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第3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于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1].MRI由于具有高组织分辨力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属功能成像技术,分别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和时间-信号曲线(TIC)定量或半定量灌注参数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就上述MR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检出、诊断、分期和治疗反应的监测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病理基础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子宫内膜癌MRI表现为宫体增大,内膜增厚,可准确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等。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判断有较高价值,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较,准确率较高,对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梦遥  孙美玉 《放射学实践》2018,(10):1101-1105
【摘要】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与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均属于磁共振的功能成像技术,具有相应的定量参数,能够从不同方面评价肿瘤的特点。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的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方式、预后不同。本文就上述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分段刮宫并施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RI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判断子宫内膜癌局限于内膜、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及浸透浆膜层的准确性分别为92.5%、80.5%、88.0%、80.5%。结论磁共振可多方位、多序列、多角度成像,对软组织有较高分辨率,对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有无浸润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术前准确分期对指导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概述影像检查、宫腔镜及内膜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优缺点,重点讨论MRI及其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2.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前准确估计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序列成像、组织分辨力高及软组织对比度好等特点,可准确显示盆腔及子宫的解剖结构,并且对病变范围、肌层浸润深度较准确定位,从而可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42例子宫内膜癌行高场强MRI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其术后监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的各种检查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层面成像能力及无创等特点,在肾移植术后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常规MRI已为大家所熟悉,钆增强MRI可以有效地评价肾脏形态、灌注及功能;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肾移植病人这一特殊人群中已经开展,初步结果很令人满意;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肾移植病人应用的早期资料表明尿路显影良好,与普通人群的MRU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其它几种磁共振方法均各有优势,相信随着MRI的发展,也会逐步进入肾移植病人这一特殊人群,成为肾移植术后MRI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7月本院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DCE)检查;研究组,在常规平扫基础上,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DCE)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50例患者,11例Ⅰa期,9例患者Ⅰb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Ⅳ期。研究组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1.6%、84.6%、88.0%,对照组分别为76.9%、58.3%、6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以磁共振常规平扫为基础,联合DWI和DCE检查,诊断准确率高,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结微转移是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原因,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磁共振增强淋巴结靶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从淋巴结靶向对比剂USPIO的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增强成像原理、MRI检查方法、影像分析和诊断标准以及不足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分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以经阴道超声、CT、MRI和PET/CT为基础的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诊疗中各有特点与价值.新的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能提供可视化的微结构和功能性肿瘤特征,已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影像分期中.对目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包括:T2WI、DWI(b值为0,1000 s/mm2)及DCE-MRI.评估不同成像方法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诊断实验方法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而不同成像方法判断肌层浸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T2WI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性为73.7%,DCE-MRI联合T2 WI为84.2%,DWI联合T2WI为91.2%.DWI联合T2WI诊断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要高于DCE-MRI联合T2WI和单独T2WI,其中DWI联合T2WI与单独T2WI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0.05).DWI评估肌层浸润时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而肿瘤浸润宫角是DCE-MRI诊断错误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07 <0.05).结论 DWI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时具有与DCE-MRI相当的准确性,应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将97例患者分为LVSI(+)组31例与LVSI(-)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探讨MRI成像在对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6例在手术前接受了MRI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检查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成像仪,体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横断面、矢状面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为宫腔内肿块或子宫内膜的弥漫性增厚;MRI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94.4% (34/36).结论:MRI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准确可靠,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分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探讨MRI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术前MRI检查采取冠状面和矢状面的T1WI和T2WI成像,双盲法MRI阅片,子宫内膜癌MRI分期基本按FIGO分期原则。结果:病灶区在T1WI像上为等信号(不伴出血),T2WI呈现5种表现。MRI分期准确率达83.8%,分辨工期的准确率达90.9%。结论:子宫内膜癌MRI表现多样化,有44.4%病例表现不典型。MRI对子宫内膜癌(尤其对占多数的Ⅰ期病例)的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