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咽鼓管功能与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为93例施行咽鼓管CT造影,咽口和鼓口内窥镜观察和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CT造影:2例咽鼓管全程显影,显影的咽鼓管呈弧形,在不同平面显示不同节段,提示咽鼓管有"S"形弯曲.4例仅鼓口点状显影,提示咽鼓管鼓口狭窄,后在手术中经鼓口内窥镜检查证实.咽鼓管鼓口内窥镜检查和狭窄处理:16例中12 耳鼓口狭窄,11耳为骨性增生,1耳为骨性和钙化混合增生,均剔除增生骨质,形成喇叭口状. 咽鼓管咽口内窥镜检查和处理:按咽口形态分为宽阔、狭窄、缝隙3种类型,总数71耳,粘连性中耳炎组的发生率依次为23,5,3耳;渗出性中耳炎组为6,11,3耳;鼻部疾病(中耳正常)组为20,0,0耳.经统计学处理粘连型和渗出型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粘连型、渗出型及鼻部疾病组狭窄和缝隙的发生差异率有高度显著性(P<0.01).粘连型和渗出型缝隙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1耳咽口内置入钛镍合金支架后,咽口立刻扩张.粘连型术后咽鼓管通畅和听力情况:鼓口狭窄经剔除处理后的11例、12耳,术后鼓室气化良好10耳,再次局部粘连1耳,中耳积液1耳,听力提高10 dB以上11耳,其中3耳提高45dB,5耳提高20dB.结论:术前CT造影有利于全面了解咽鼓管的形态和功能;因咽口、鼓口狭窄都会影响其功能状态,应当采取手术措施;鼓室粘连分离后的隔离物采用3个月左右可吸收的合成材料可能比硅胶片好.  相似文献   

2.
为恢复咽鼓管通畅度曾采用尼龙线留置、聚乙烯管插置、在管的裸露骨面上移植粘膜瓣等方法,但如咽鼓管内缺乏粘膜时大多不易获得成功。作者为28例18~50岁的伴有咽鼓管不通的慢性全鼓室炎患者做了29次(一例双耳病变)恢复咽鼓管鼓口通畅度的成形修复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证实患者除在鼓室内壁覆盖有鳞状上皮外,鼓口的情况计有四种:10耳有薄的可活动的膜状物,在行鼓气吹张时活动最明显,其手术方法系自鼓口上方开始,与鼓环平行切开鼓岬上皮,并将之剥下,然后由前后分离覆盖于鼓口部的疤痕膜,将游离下的组织覆盖在鼓岬上,所余鼓岬后份的骨壁上植以颊粘膜辦,如此可完全恢复鼓口的通畅度;15耳鼓口被坚固的纤维组织所粘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方法为50例、78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前后检查咽鼓管功能,术后随访检查咽鼓管咽口,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50例、78侧手术中,术前咽鼓管功能正常70耳,异常8耳,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56耳,异常22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肿胀8耳,咽鼓管功能异常组中咽鼓管咽口黏膜肿胀16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10耳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中,9耳咽鼓管咽口肿胀,1耳咽鼓管咽口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咽鼓管咽口炎性肿胀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至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鼻腔及鼻窦手术后常需行鼻腔纱条填塞,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刺激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气压调节、引流以及清除功能,为了探讨鼻腔纱条填塞对咽鼓管平衡功能的影响,对39例(78耳)行鼻腔填塞的患者进行了声导抗、纯音测听的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用鼓室镜及咽鼓管功能检查仪对 4 4例 (45耳 )慢性中耳炎患者 ,进行术前咽鼓管鼓室口观察和咽鼓管功能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5耳慢性中耳炎中 ,咽鼓管鼓室口正常 17耳 ,骨刺增生、黏膜肿胀等轻度病变者 18耳 ,黏膜肿胀或肉芽增生致管腔明显狭窄的重度病变有 10耳 ,其中 9耳咽鼓管功能呈阻塞型改变。结论 :咽鼓管鼓室口及骨部的骨刺增生、黏膜肿胀、肉芽形成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变 ,鼓室口及骨部的阻塞是导致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5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36耳,正常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32耳,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咽鼓管功能问题,百年来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及矛盾现象。本文作者们提出了个人见解,认为对咽鼓管功能应确定以下七点:(1)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抑器质性;(2)咽鼓管主要病变部位;(3)病变的类型是开放性抑闭塞性;(4)病变程度为可逆性抑不可逆性;(5)咽鼓管排除异物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的关系;(6)与咽鼓管周围(咽鼓管咽口及鼓口附近)、腮腺及下颌关节疾病的关系;(7)根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和疗效判断。一、关于功能性抑器质性障碍问题:从咽鼓管通气音分析及咽鼓管解剖研究,作者们推测2/3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来自咽鼓管咽口附近病变,用内窥镜检查可发现咽鼓管闭塞症患者的咽口有肿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9月25例高压氧治疗中并发中耳气压伤的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伴发疾病、心理状况、高压氧治疗方案、咽鼓管功能、中耳气压伤后鼓膜体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加以探讨。结果 25例患者于高压氧治疗中均有情绪紧张,24例于治疗第1~2天、1例于治疗第14天在加压阶段并发中耳气压伤(鼓膜穿孔),其中,11例伴有上呼吸道感染,2例伴慢性肥厚性鼻炎,4例伴慢性鼻-鼻窦炎,8例患者咽鼓管功能异常。耳内窥镜检查见鼓膜充血Ⅰ度2例,Ⅱ度18例,Ⅲ度4例,Ⅳ度1例。全部患者经治疗后7~30天耳部症状消失,鼓膜标志正常,咽鼓管功能正常。结论伴发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压及减压速度过快、患者情绪紧张等与高压氧治疗突聋并发中耳气压伤密切相关。伴发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炎及咽鼓管功能不良者慎用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控制好加压及减压速度。  相似文献   

9.
作者们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0例,其中小儿(3~12岁)26例,成人(13~59岁)18例,老年(60岁以上)6例。均经病史、鼓膜外观及鼓室压图确诊。观察方法系经鼻腔插入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并照像。小儿用外径1.7mm的斜视型针状镜,前方斜视16度,视野角75度。成人及老年用外径4.5mm的纤维内窥镜。结果:小儿26例中有88%咽鼓管咽口发现狭窄,均系肥大的腺样体越过咽隐窝挤压咽鼓管隆凸而间接导致咽鼓管咽口狭窄。26例中只有2例咽鼓管咽口后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但此2例咽鼓管咽口闭塞的主要原因仍为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导管通气法,31耳中21耳(68%)示通气度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咽鼓管途径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将67例(67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20耳).单纯经咽鼓管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5 mg/ml)0.6毫升/次;B组23例(23耳),常规全身治疗无效后再经咽鼓管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5mg/ml)0.6毫升/次;C组24例(24耳),单纯常规全身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受损频率平均听阈变化及咽鼓管功能变化.结果 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5.00%(17/20)、60.87%(14/23)、45.3%(11/24).三组伴随症状耳鸣、耳闷、眩晕都有一定缓解,没有出现中耳炎及耳闷、耳痛等感染症状,鼓室导抗图和咽鼓管吹张实验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经咽鼓管途径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是安全和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特殊性感染肉芽肿,常先发于鼻部,亦可发展至上呼吸道各处,但咽鼓管受侵者,文献报道并不多见。对20例鼻硬给病人;男12,女8;年龄18~43岁;其中萎缩期6例,肉芽肿及硬结期各7例,通过硬管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并作活检及声导抗测听检查。结果有14例咽鼓管正常,有6例病变累及咽效管咽四周围,计:浅表炎症1例(鼓定功能曲线正常),粘膜萎缩被结厚病2例(鼓室功能曲线B、C型各1例),肉芽肿2例(鼓室功能曲线B型)。粘膜癫痕增厚1例(鼓室功能曲线C型)。病变病期以鼻硬结的肉芽肿期为常见(4/7)。咽鼓管受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伴有变应性鼻炎(AR)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6例(38侧)伴有AR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13例患者中8例单侧5例双侧;治疗组应用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7d后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7d,13例患者中6例单侧7例双侧。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包括术前术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术前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等)。结果两组术后效果明显不同:咽鼓管咽口肿胀情况和耳闷胀感恢复情况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听力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并发症消退及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统计学行t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伴有AR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围手术期运用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较效果更明显、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用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tube-tympanoaerodynamicgraphy,TTAG)法及音响法对53耳鼓室成形术后的咽鼓管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耳与异常耳的鼓膜生长及听力变化情况;并用鼻窦镜观察咽鼓管咽口,分析咽鼓管咽口与咽鼓管功能的关系。结果53耳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37耳,其中29耳鼓膜生长良好;咽鼓管功能异常16耳中,有4耳鼓膜生长良好,比较咽鼓管功能正常耳与异常耳鼓膜生长良好耳数,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53耳术后有9耳咽鼓管咽口充血肿胀,其中2耳咽鼓管功能正常,7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提示术后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咽鼓管功能与疗效关系密切,术后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门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咽鼓管异常开放 症患者14例,共20耳,采用患耳咽鼓管咽口黏膜下自体静脉血注射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耳鼓膜及咽鼓管咽口情况,并进行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tubo-tympanic airflow dynamics,TTAG)法测定判定疗效。结果 诊断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均见病变侧咽鼓管咽口闭合不全,呈裂隙状,坐位观察明显,TTAG法显示患耳外耳道压力随鼻咽腔压力变化而波动;病变侧咽鼓管咽口外侧壁注射自体血1~4次后,13耳症状完全消失,同侧咽鼓管咽口平静状态下能够闭合;7耳症状减轻,咽鼓管咽口未能完全闭合。所有治疗耳均无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血咽鼓管咽口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简便易 行,值得在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其病理联系,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9月诊断为SOM并伴有咽口周围炎症性病变者172例(284耳),针对其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并行咽鼓管扩张注药,分析疗效与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伴有慢性鼻咽炎52例(77耳),咽隐窝粘连23例(38耳),腺样体肥大15例(28耳),腺样体萎缩不全并感染28例(48耳),鼻咽囊肿7例(11耳),鼻咽结核2例(3耳),慢性鼻炎鼻窦炎45例(79耳)。不同的咽口周围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影响不同。腺样体肥大者治疗后最好,鼻咽结核者治疗后最差。结论不同类型的咽鼓管咽口周围炎症性疾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影响,临床上应当区别对待之。  相似文献   

16.
1980~1985年作者曾观察3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发现其中70例伴有咽鼓管咽口狭窄,45例是由于咽鼓管圆枕粘膜肥厚引起的,25例是咽隐窝淋巴组织增殖的结果。对于前者采用了电烙术,其法是在表淋下,经对侧总鼻道先给鼻咽腔插入Friedel儿童摄影支气管镜的具有侧视孔的光学小管,在其监视下经患侧鼻腔插入弯成相应形式的捲棉子,后者浸有麻药可对咽鼓管圆枕粘膜做麻醉。然后插入长柄电烙器,自下而上沿圆枕全长进行电烙。咽隐窝的淋巴组织用环状刀经总鼻道同样在光学小管的明视下切除。45例经电烙的患者35例咽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学改变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相关性。方法:72例(144耳)正常人为对照组,89例(151耳)SOM患者为SOM组。用纤维鼻咽镜观察对照组和SOM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及SOM组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结果:①对照组和SOM组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中三角形及缝隙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对照组和SOM组儿童咽鼓管咽口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成人SOM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与儿童不同。结论:①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在SOM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为探索成人SOM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②在SOM组儿童中发现所有患儿咽鼓管咽口周围主要是鼻咽部炎症,次之是腺样体肥大和咽鼓管扁桃体肥大。③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镜直接观察咽鼓管咽口及鼻咽侧壁,对于明确SOM的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中耳炎在手术时,往往发现在咽鼓管鼓口部有骨质增生、粘连、息肉、囊肿、肉芽增生等,这些病变有可能引起咽鼓管狭窄。在手术处理这些病变时,由于凿开咽鼓管鼓口及其周围的气房,往往会露出较大的骨面,这样的病例如强行鼓室成形术,由于术后肉芽的再度增生易造成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 ,后鼻孔引流为其常见症状之一。慢性鼻窦炎的炎性分泌物直接经过咽鼓管咽口 ,致咽口水肿、阻塞 ,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 [1]。为进一步探讨慢性鼻窦炎对咽鼓管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我们从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3月对 3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形态及其功能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组 :根据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2 ] 收集 31例 (6 2侧 )慢性鼻窦炎患者 ,男 2 0例 ,女11例 ,年龄 17~ 4 5岁 ,患鼻窦炎之前无耳病史。根据鼻窦 CT扫描所示病变范围将慢性鼻窦炎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炎对咽鼓管与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及程度,观察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方法:对儿童鼻窦炎100例和正常儿童50例行耳科检查、咽鼓管咽口观察、声阻抗检查、纯音测听,对比结果;对鼻窦炎合并耳病变的68例患者(128耳)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鼻窦炎患者中鼓膜异常率为64%、咽鼓管咽口异常率为62%、咽鼓管功能异常率为63.5%、鼓室导抗图异常率为62.5%,听力减退47.5%,与正常儿童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鼻窦炎、亚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中耳病变的发生率和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鼻窦炎后,中耳传音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结论:儿童鼻窦炎引起咽鼓管功能的改变,中耳病变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显著增高;随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增高且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