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英建  李宏岩 《当代医学》2009,15(13):77-77
目的分析、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11月35例应用颈内中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颈内中心静脉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其中局部出血、血肿2例(5.7%),误穿动脉1例(2.9%),局部红肿感染1例(2.9%)。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但随之而引起的并发症也有所增加.作者就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13例病人施行了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105例(占93%),失败8例(占7%)。作者认为,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解剖清楚,定位容易;加之针内管粗短,并发症要比使用套管针少。同时,施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危重病人提供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了手术与麻醉的顺利进行。由于此法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故临床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完成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3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32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前路134例,一次成功121例(90.3%),二次成功13例(9.7%);中路159例,一次成功146例(91.8%),二次成功13例(8.2%);后路35例,一次成功29例(82.9%),二次成功6例(17.1%),误穿颈动脉5例(1.5%),致血肿1例(0.3%),发牛相关性感染8例(2.4%),无血气胸发生.结论 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法具有定位准确、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定位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入路法以其安全性和易掌握的特点,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接受。穿刺时,操作者常规用左手按压颈部,以便感受到颈动脉的搏动,然后在搏动的颈动脉外侧穿刺。我们通过观察颈部皮肤的搏动,结合颈内静脉的生理解剖定位,对颈内静脉穿刺定位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7.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338例应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338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47%,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2.37%),误穿动脉13例(3.85%),气胸2例(0.59%),局部红肿感染6例(1.78%),心律失常3例(0.89%).结论 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绍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92-1993
目的:分析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324例应用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所发生的并发症如何进行防治。结果: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共34例,总发生率为10.50%,其中局部出血、血肿7例(2.16%),误穿动脉15例(4.63%),心律失常2例(0.62%)、导管旁液体渗出3例(0.93%),局部红肿、感染4例(1.23%);空气栓塞1例(0.31%),导管堵塞2例(0.62%)。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81-2382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满意,穿刺成功率达94.7%,并且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的优点。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血液透析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一种较好选择,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及预期寿命有限患者。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克亮 《吉林医学》2010,31(12):1600-1601
目的:研究内镜所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探讨其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经胃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及与各项检查的关系。结果:RE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2.02%,24~56岁,平均36.3岁。以中、轻度多见,重度少见。结论:中国人RE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以男性多见,程度多较轻,与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均有密切关系,仅依据症状来诊断RE的敏感性较低,内镜对R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俐  孔文琴 《北京医学》1996,18(2):72-74
报告经临床确诊的69例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提示纵隔,肺门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居多,肿大淋巴结内中心溶解占27.5%,有钙化者占17.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较高阳性率,可做为鉴别论断的重要手段。提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论断要点。  相似文献   

13.
早产是指未满28w至不满37w的分娩,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监护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但多种危险因素如孕母未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臀先露、双胎、产科合并症等影响孕产妇的安全及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本着重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加强对早产儿的认识,降低早产率,减少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14.
63例次永久起搏器更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更换原因及更换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并探讨旧电极的处理方法.方法 更换术病人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74岁±8岁(56~9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例,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单腔起搏器49例,双腔起搏器8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9.25(2~15)年.共更换63例次,其中更换电极13例次.结果 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57例次,电池提前耗竭2例,电极导线不全断裂2例,囊袋感染2例.更换术并发症9例,分别为囊袋血肿4例,电极脱位3例,废弃电极脱入右室2例.更换起搏器时起搏阈值[(0.77±0.40)V]比初次植入时的阚值[(0.60±0.21)V]明显高(P<0.01).更换时的电极阻抗[(854±136)Ω]、R波振幅[(12±4)mV]与植入时[(828±176)Ωn、(12±4)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主要原因为电池自然耗竭.经测试大部分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更换术严重的并发症是废弃电极脱入右室,正确的电极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问题进行研究.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258例,年龄49~101岁,平均年龄84岁,对DVT及相关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经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经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筛查发现DVT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保证了手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是影响患者生存和术后恢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黎洋  蒋先洪  米永华 《四川医学》2012,33(5):827-829
目的探讨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总结以后穿刺及对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以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科243例因各种原因需行血液净化治疗而建立临时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243例双腔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置管成功者239例(98.4%),置管失败者4例(1.6%)。置管术后至2周内出现导管不通畅或导管完全阻塞16例(6.5%);导管相关性菌血症10例(4.1%);留置导管周围渗血9例(3.7%),留置导管滑脱4例(1.6%),局部血肿形成3例(1.2%),术侧下肢肿胀3例(1.2%),动静脉瘘1例(0.4%)。结论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作为肾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具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技术相对简单,风险小,能保证足够血流量的优点。在急慢性肾衰竭、中毒及内外科其他多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组2组:即A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B组(34例,常规治疗加缬沙坦80mg/qd)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病人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各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峰速E/A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LVEF增加(P<0.05),E/A比值增加(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比常规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张雄  程伟  黄捷  王万用  潘永军 《重庆医学》2011,40(33):3352-3353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密度等情况采用气压弹道及钬激光碎石治疗6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 69例患者中采用钬激光及气压弹道联合碎石52例,12例单独采用气压弹道碎石,5例单独采用钬激光碎石;其中Ⅰ期碎石51例,Ⅱ期碎石18例;手术时间45~134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优16例,良35例,可7例,差2例。术后1周,术后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血管栓塞、脑血管意外等常见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能提高患者生活,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