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预防。方法:对9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术中行B超或腹腔镜监护。结果:96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5.8%,切除的肌瘤直径平均值为(3.6±0.7)cm,最大直径6 cm,手术时间平均(41.2±15.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4±22.4)ml,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分别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一过性发热。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加强术中监护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之间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将其作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69(20.7±8.5)min,术中出血量5~ 49(15.5±5.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8%(4/106),其中一过性发热1例,子宫穿孔1例,低钠血症2例.患者随访时间3~24(10.5±3.0)个月,患者满意率为92.5%(98/106).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3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23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双极电切除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2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0型126例,Ⅰ型72例,Ⅱ型4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宫腔镜下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0型和Ⅱ型与Ⅰ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32,P>0.05)、Ⅱ型手术时间明显长于0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68,P<0.05);出血量及住院时间:0型和Ⅰ型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Ⅱ型、住院时间明显少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982,t=-11.6916;P<0.05);术后随访3个月,3种类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过治疗后,肌瘤残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267,P<0.05);0型和Ⅰ型痛经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和95.83%,与Ⅱ型68.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869,x2=16.3021;P<0.05)。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切术对于0型及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好,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前肌瘤分型对于估计手术难、易程度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3):285-286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P <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英  刘芯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894-389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26例,其中0型45例(A组),Ⅰ型46例(B组),Ⅱ型35例(C组),均采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满意率分别为97.8%、95.7%,略高于C组的9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尤其适用于0型及Ⅰ型黏膜下肌瘤患者。  相似文献   

7.
曹华斌  涂灵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630-4633
目的:探讨宫腔镜单极电切和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患者共126例,分别于宫腔镜下行单极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切除术(A组,60例)、息肉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汽化电切术(B组,66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切时间A组为(5.9±1.5)min,明显短于B组的(7.8±2.1)min,器械进入宫腔的时间A组为(4.2±0.9)min,明显长于B组的(1.2±0.7)min,取标本时间A组为(2.6±2.1)min,明显短于B组的(3.5±3.3)min,A组患者术中舒适度VAS为2.1±0.5,明显高于B组的1.2±0.3,术后2 h及24 h舒适度VAS无明显差异。汽化电切时,多发性息肉或直径≥2 cm的息肉,或特殊部位的息肉明显延长电切时间,子宫前后壁及侧壁的息肉电切时间缩短,多发性息肉及较大息肉取标本的时间较其他类型息肉明显延长。结论:两种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法均较简单、安全,完全切除率高,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操作者较易掌握。但对于较大的息肉,或位于子宫底部输卵管开口周围的息肉,选择宫腔镜下单极电切术可以更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对体积大、宫腔操作复杂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监护下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31例,其中0型3例,Ⅰ型19例,Ⅱ型9例.肌瘤大小3.5~5.8 cm.结果 各类黏膜下子宫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5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满意率0~Ⅰ型为100%,Ⅱ型为88.9%.结论 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是治疗体积大、宫腔操作复杂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黏膜下Ⅱ型肌瘤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并选择同期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3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以及术后病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实验组中并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在对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宫腔镜旋切装置(MyoSure)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黏膜下子宫肌瘤、胚物残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旋切术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0或1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旋切组),5例为2型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为胚物残留,另收集同一时间段在该院行宫腔镜单极电切术的0/1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病例24例作为旋切组的对照组。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液体流失量、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旋切组切除0/1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3 min,明显低于电切组的34. 6 min(P=0. 004),两组间膨宫液用量、液体流失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电切组有2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性心率减慢,旋切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旋切组切除直径3 cm的0/1型肌瘤使用的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明显多于直径≤3 cm的肌瘤(P0. 05),但两组间液体流失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宫腔镜旋切术顺利完成4例2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及10例胚物残留的切除,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但有1例2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中转电切术。结论宫腔镜旋切术可安全、有效地切除0/1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且手术时间缩短;同时它为胚物残留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陈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917-1918
目的:观察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黏膜下肌瘤是妇女月经过多、引起失血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10%~15%[1].传统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切除.宫腔镜电切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 ofmyoma,TCRM)是近代妇科领域里随着微创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此项技术为需要生育、迫切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措施,笔者选取我院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0型99例,Ⅰ型134例,Ⅱ型67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术前205例(68.3%)患者有异常子宫出血(AUB)的表现,贫血患者77例(25.7%),74例(24.7%)患者表现为自然流产,99例(33.0%)患者表现为不孕。300例手术中,手术时间为(22.2±7.0)min,术中出血(12.9±4.3)ml,0型和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次成功切除,有4例Ⅱ型子宫黏膜下子宫肌瘤行二次电切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成功随访152例,其中术前有AUB表现的患者111例,术后月经改善91例(82.0%);有生育要求患者92例,术后妊娠47例(63.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是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手术可以改善患者月经以及促进生殖预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汪艳 《现代养生》2014,(10):166-167
目的:针对采用宫腔镜实施子宫肌瘤电切术的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研究,了解这种手术方式的实践要点与优势。旨在优化子宫肌瘤手术方法,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70例,均采用宫腔镜辅助电切术治疗。对比患者在手术前后血钠以及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同时统计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了解手术安全性。结果:研究患者手术时间约在半小时左右,术中出血量同样处于可控状态,术后血钠变化情况并不明显,但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升,较术前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宫腔镜辅助下子宫肌瘤行电切术在操作上更为简单,不易误伤周围组织神经,因此术中出血量较少;加上宫腔镜让手术可视效果更优,因此手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宫腔镜在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dilatation and curettage,D&C)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M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08~2010年间98例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经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5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刮宫术(A组);48例单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B组)。结果手术时间A组平均(20.05±0.42)min,B组平均(18.20±0.35)min,出血量A组平均(32.05±0.61)ml,B组平均(30.10±0.52)ml,1年内息肉复发率A组为2.0%(1/50),B组为4.17%(2/48),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异常子宫出血复发率A组为2.0%(1/50);B组为10.42%(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安全有效,更能降低术后异常子宫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联合钳夹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子宫内膜息肉住院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共112例,分为宫腔镜下刮匙搔刮并钳夹息肉取出(A组,54例)及宫腔镜下环形电切息肉基底部(B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87例黏膜下子宫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8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2例在开展之初出现TURP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满意率达93.7%。56例月经过多患者中47例明显改善,9例稍有缓解,28例合并痛经患者中26例术后症状消失,2例痛经程度明显缓解,49例合并贫血患者均得到纠正,11例不孕症患者中9例2年内受孕。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1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12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中0型31例,Ⅰ型58例,Ⅱ型35例。结果:12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切除肌瘤最重248 g,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95 mm。所有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28例1次切净,7例未1次切净,其中5例由于残余肌瘤突入宫腔行钳夹取出而愈,1例行2次宫腔镜手术切除残余肌瘤而愈,1例因反复月经量过多而行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术后满意率为94.4%,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式。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视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爽  赵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77-47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5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其中对73例因保守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子宫内膜切割术,12例合并粘摸下肌瘤者同时行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9例行单纯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及内突壁间肌瘤切除术(直径小于等于5·0cm);1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8·7%,子宫内膜切割术后63例无月经,8例月经期点滴出血,粘摸下肌瘤切除及子宫内膜息肉切除者月经正常或减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