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IL-2、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探讨其免疫学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IL-2、IL-10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2、IL-10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局部表达。结果: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IL-2的浓度为(12.31±2.64)pg/ml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的(5.74±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浓度为(7.97±3.02)pg/ml与正常早孕组的(17.6±5.12)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IL-2比值为(0.71±0.39)与正常早孕组的比值(3.37±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浓度与复发性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IL-10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IL-10有利于妊娠的顺利进行,而IL-2增多可能对妊娠有害。Th1/Th2细胞平衡向IL-2偏移时可能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2.
主动免疫恢复T辅助细胞平衡治疗习惯性流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晓华  郑亚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55-2856
目的:寻求安全、有效地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的方法,并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变化及T辅助细胞的平衡状态。方法:①对35例UHA患者采用丈夫肘静脉血20 m 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妊娠前治疗两次,妊娠后治疗两次);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68例UHA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IL-2、IL-4、IL-10、IFN进行检测;③对29例主动免疫后妊娠成功者治疗前后的IL-2、IL-10、Th1/Th2进行检测。结果:①主动免疫组33例妊娠,妊娠成功并分娩29例,妊娠成功率87.88%(29/33),未经主动免疫治疗的对照组妊娠成功率26.67%(8/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②68例UHA患者较正常妇女外周血中IL-2明显升高(P<0.01),IL-10降低(P<0.05),Th1/Th2比值增高(P<0.05);③29例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IL-10显著上升(P<0.1),Th1/Th2比值下降(P<0.05)。结论:UHA患者Th1、Th2平衡异常,主动免疫治疗可诱导Th1向Th2转移,恢复Th1、Th2之间的平衡,可用于UHA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IL-2受体和IL-6在复发性自然流产绒毛、蜕膜组织中的含量变化,探讨IL-2和IL-6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2例正常早孕及3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IL-2受体、IL-6含量变化。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IL-2受体的含量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IL-6含量低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在不同流产次数中,IL-2受体、IL-6含量在绒毛、蜕膜组织中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7(IL-17)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100例(观察组),其中流产2次24例、3次43例、≥4次33例;同期本院正常妊娠早孕孕妇10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FN、IL-4、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FN-和IL-17水平(201.41±32.21ng/L、50.22±17.34ng/L)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40.30±17.64n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流产次数者血清IFN、IL-4、IL-17水平比较未见差异(P0.05);IL-4与IFN、IL-17呈负相关(r=-0.373、-0.404,P0.05),IFN与IL-17呈正相关(r=0.419,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IFN、IL-17升高, IL-4降低,可能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疾病过程,但与流产次数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封闭抗体为阴性的复发性流产(RAS)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CD4+和CD8+的表达,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81例封闭抗体阴性RAS患者采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以丈夫或健康男性的淋巴细胞为抗原靶标,测定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CD3+、CD4+和CD8+的表达率,并随访妊娠情况。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和CD8+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181例患者治疗后封闭抗体转为阳性37例,妊娠30例(86%);未转阳110例,妊娠7例(6%),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封闭抗体阴性的RAS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其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IL-12、IL-18水平与流产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孕妇(研究组)63例、健康早孕妇女(对照A组)和健康未孕妇女(对照B组)各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2与IL-18浓度。结果:测定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12与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血清IL-12与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2质量浓度在44.34 pg/ml时,预测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60.60%;IL-18质量浓度在59.45 pg/ml时,灵敏度为90.90%、特异度为91.10%。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IL-12与IL-18的水平不同于正常妊娠妇女,且IL-12和IL-18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有望成为新的判定流产发生几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年将70例有复发性流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5名要求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的患者为观察组,35名接受地屈孕酮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2、P和HCG水平,以评估治疗结果,记录妊娠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前次自然流产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E2、P和HCG的水平在8周前及8~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情况: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成功34例(97.1%),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27例(7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可以明显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继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EP)和稽留流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宫内早孕、异位妊娠患者各40例及稽留流产患者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PAPP-A水平。结果:与宫内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和稽留流产组血清P和PAPP-A水平低于宫内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孕周时,正常宫内早孕者血清PAPP-A的含量高于EP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和稽留流产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正常早孕和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探讨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3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和35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VEGF及其sFlt-1水平。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血清VEGF及其sFlt-1水平较正常早孕孕妇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VEGF及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习惯性流产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免疫治疗组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保胎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因子含量。结果妊娠结局:免疫治疗组患者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Ig M)、TNF-α、IFN-γ含量低于治疗前,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IL-10、IL-13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同时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1~42岁、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封闭抗体阴性患者5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年龄相当、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封闭抗体阴性患者32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淋巴细胞注射及常规保胎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保胎治疗。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9.47%,对照组为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β (TN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组),其中慢性复发性患者22例,慢性持续性患者38例,均给予奥沙拉秦治疗,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60例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TNF-α、IL-10的含量并比较.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TNF-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57.2±10.1) ng/L比(27.2±6.9) ng/L],而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2±2.1) ng/L比(17.3±2.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慢性持续性患者与慢性复发性患者治疗前TNF-α含量[(56.9±9.9)、(57.3±93)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含量[(9.1±2.3)、(8.4±2.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28.1±8.9) ng/L比(57.2±10.1 )ng/L],而IL-10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13.4±10.7)ng/L 比(9.2±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持续性患者及慢性复发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0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拉秦可显著降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含量,增加血清IL-10含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研究。[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未行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研究组治疗后常规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2.00%(41/50)及48.00%(2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88.24%(30/34)及56.25%(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可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有较可靠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燕  陈佩  钟莉娉  苏琳  袁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40-3943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中TNF-α、IL-6水平,探讨TNF-α和IL-6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Q RT-PCR)方法测定6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相比,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两者水平呈负相关性(r=-0.433,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IL-6水平、流产次数与正常早孕妇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和孕酮(P)在早孕、早期输卵管妊娠和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早期妊娠孕妇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根据相关临床检查分为早期输卵管妊娠50例、早期先兆流产55例,并选择同期门诊30例正常早孕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β-h CG和P水平,并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在早期输卵管妊娠和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特异性。结果:早孕组血清β-h CG和P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输卵管妊娠组和早期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组血清β-h CG和P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输卵管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和早期先兆流产组48 h后血清β-h CG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而早期输卵管妊娠组无明显上升幅度,早孕组上升幅度高于早期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检测在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符合率与血清P检测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 CG和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血清β-HCG和P单独检测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血清β-h CG联合血清P检测是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在停经早期动态监测血清β-h CG、P值对诊断异常妊娠和预测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ⅠL-6)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研究组)及门诊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BNP、IL-6及TNF-α变化.结果 BNP、IL-6及TNF-α研究组为(427.24±38.96)、(31.16±6.25)、(35.15±11.35)ng/L,对照组为(26.13±5.57)、(3.21±0.37)、(11.56±2.4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IL-6及TNF-a浓度为(36.41±7.48)、(5.16±1.15)、(16.13±3.16)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BNP、IL-6及TNF-α浓度明显不同,随着分级升高浓度明显呈现增高趋势,不同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en相关性分析,显示之间具有正相关(r=0.78,r=0.65,r=0.59,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BNP、TNF-α、IL-6会明显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具有正相关,检测BNP、TNF-α、IL-6变化有助于病情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方式的可行性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0例诊断为原因不明复发流产的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0例患者不给予治疗,实验组350例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妊娠成功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0.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够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流产发生率,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探讨正常早孕妇女和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之间绒毛及蜕膜组织中趋化因子12(CXCL12)的表达,了解CXCL12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30例正常早孕妇女和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绒毛及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妇女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妊娠早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下降,可能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2、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18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3例重度子痫前期)和27例正常孕妇的血清IL-2、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清IL-2、IL-6、IL-10水平分别是(5.68±1.40)ng/ml、(133.37±28.85)pg/ml、(20.96±4.60)ng/ml,正常孕妇分别是(4.40±1.31)ng/ml、(104.73±30.32)pg/ml、(25.01±6.8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组内血清IL-2,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明显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但不随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而改变。IL-2、IL-6和IL-10的异常表达可能诱导免疫损伤,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又先  陈广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77-3280
目的:检测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氧化应激产物和机体的微炎症状态,探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以50例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组,5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正常早孕组)和20例健康妇女(健康非孕组)为对照组。检测血浆TNF-α、hs-CRP、IL-6等炎症反应产物和8-isoprostane、MDA、ox-LDL等氧化应激产物的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浆8-isoprostane、ox-LDL的浓度分别为(148.27±39.35)pg/ml、(689.15±152.06)μg/L,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早孕妇女和健康非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MDA为(5.13±0.12)μmol/L,研究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hs-CRP、IL-6的浓度分别为(23.53±11.35)pg/ml、(3.84±1.26)mg/L、(28.72±17.38)pg/ml,均高于正常早孕组〔(11.45±6.82)pg/ml、(1.82±1.25)mg/L、(16.79±11.19)pg/ml,P<0.05、P<0.01、P<0.05〕和健康非孕组〔(8.86±1.39)pg/ml、(1.46±1.02)mg/L、(13.35±4.01)pg/ml,P<0.05、P<0.01、P<0.01〕;正常早孕组也稍高于健康非孕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流产患者8-isoprostane及ox-LDL均与hs-CRP、IL-6、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MDA与hs-CRP、IL-6、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妊娠存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失衡和微炎症状态的加剧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可能有利于控制早期不明原因流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