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化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9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以来的3274例产妇为系统围产保健组;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9月,未开展系统围产保健的290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各级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表进行核查,统计建卡情况、围产儿早产及死亡登记.结果 系统围产保健组围产儿早产率为5.01%,死亡率为11.00‰;对照组早产率为9.44%,死亡率22.05‰,两组围产儿早产率、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早产、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脐带因素等.结论 强化围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健康教育,可及时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通过一定的医疗措施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或防止早产发生.  相似文献   

2.
537例早产与孕期保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慧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76-2277
目的了解早产相关因素,早产对新生儿的危害,采取切实可行的孕期保健措施,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0年来早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发生率4.4%,早产组围产儿死亡率150.8‰,其中胎膜早破、胎盘因素、胎位不正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因素。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加强自我监护,预防胎膜早破,减少早产发生,才能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女发展纲要》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控制产后出血所导致的死亡,效果更为显著。1 围产保健工作的成效1.1 孕产妇死亡率 我市近3年活产分娩27178例/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0.40/10万(年均值),与1990年相比下降55.56%,已提前达到二个纲要的目标,即到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1/3,  相似文献   

4.
台州市是浙江省私营经济较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在我市就业.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成为当地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州市流动人口已达150多万人,而这其中有一部分为育龄妇女。《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对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逐步实行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造成早产的原因、围产期的婴儿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保健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自2009年到2010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病历中随机选出30例,并对这些孕妇的早产情况以及围产期婴儿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将其汇总制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分析得出,造成孕妇早产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胎膜的过早破裂、分娩时的臀位、孕妇本身的孕期综合征情况以及合并症这四个因素是最为主要的,这些因素以及其它可能导致早产的因素都会大大增加胎儿过早分娩的几率,同时也会引发胎儿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妇女在怀孕期间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早产的情况,而早产也是造成围产期的婴儿出现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孕妇在围产期的相关保健知识,以及孕妇对于自身的保护意识,对于降低早产的发生以及胎儿的死亡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1990~1992年住院分娩的4 811例围产儿进行了调查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为17.04‰,其中死产死亡率明显低于死胎及活产新生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原因前6位依次为畸形、早产、脐带因素、过期妊娠、妊高征、肺部疾患。文章对如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现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该院2001~2007年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13.9‰)显著高于常住人口(5.0‰)(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死因依次为畸形、早产、脐带因素、窒息、胎盘早剥等。结论:流动人口对当地围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度低,政府应将改善流动人口围产期保健纳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掌握深圳市宝安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2年宝安区围产儿死亡104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19.00‰,2000年围产儿死亡率为20.41‰,2001年为19.38‰,2002年为17.55‰。围产儿死亡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的围产儿死亡率经χ2检验,P>0.1。死因顺位前3位为死胎、早产儿、出生窒息。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的101例早产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用101例正常产妇做为对照组,就两组的病因和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未做产检或产检少于1次、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妊高征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早产的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的产妇,并且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结论:积极防治是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101例早产与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围产儿情况与围产期的保健意义。方法:选取了2002年1月~2004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101例早产儿,进行了早产相关因素及围产儿情况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科合并症占据早产因素的前4位:早产儿低出生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围产儿情况与围产期的保健意义.方法选取了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101例早产儿,进行了早产相关因素及围产儿情况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科合并症占据早产因素的前4位早产儿低出生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产是当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早期婴儿死亡中约75%与早产有关。早产儿中有约15%死于新生儿期,其死亡率比足月产儿高11~16倍,幸存的早产儿中尚有8%左右出现智力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做好早产的预测与预防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慈溪市流动人口围产保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向红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9):70-70,72
慈溪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省外流动人口涌入慈溪市参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大多为青壮年和育龄期妇女。为进一步促进流动人口保健服务均等化,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本文对慈溪市2007—2010年流动人口孕产妇围产保健现状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降低英德市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对该市2000--2002年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监测英德市2000年1月—2002年12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00年为14.5‰,2001年为13.9‰,2002年为12.8‰。结论做好围产保健,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天河区2003~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05‰,2003年为12.01‰,2004年为10.54‰,2005年为8.41‰,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7.66%,3年中呈上升趋势;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11.52%与20.82%,3年中逐年下降;围产儿死亡人群集中于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75.84%未经正规的产前检查,两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宣传与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1990~1994年围产儿死亡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1 资料及来源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产房出生的、胎龄满28孕周、出生时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活产婴儿生后7天内死亡者。统计资料来源于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分娩登记本及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对新生儿死亡病例及尸检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 本院近4年来分娩婴儿总数为3835例,围产新生儿死亡40例,围产儿死亡率10.43‰。其中胎死宫内13例,占总死亡围产儿人数的32.5%;早产儿死亡7例,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17.5%;死产2例,占5%;早期新生儿死亡18例,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7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以探讨围产儿死因,降低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山西省围产儿死亡统一监测方法。以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死亡的围产儿27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41.18‰,死胎占33.44%,死产占30.74%,新生儿死亡34.82%,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妊娠并发症,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监护,定期行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预防早产,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7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10752例,死亡78例,围产儿死亡率7.25‰,其中死胎38例,占48.71‰;死产10例,占12.82‰;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30例,占38.46‰,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监护,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的围产保健质量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市妇幼保健院的重要工作职责和目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准则,在工作中探索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有效方法,力求最大效能地发挥质量管理促进围产保健质量水平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