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rvivin蛋白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和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上皮性卵巢癌、1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中Survivin蛋白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Sur-vivin蛋白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上皮性卵巢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上皮性卵巢癌中Survivin蛋白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和VEGF均可作为反映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和VEGF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同时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霉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7.5%,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的10%~0%(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皆呈高表达,提示survivin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Survivin和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100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良恶性两组上皮性卵巢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Survivin蛋白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aspase-3蛋白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③Survivin与Caspase-3两种蛋白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①Survivin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②Caspase-3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Survivin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导致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6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38与uPA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38和uP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0%,36.7%,26.7%和68.3%,40%,30%。卵巢癌组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且随临床分期增加、分化降低及淋巴转移而增强(P〈0.05)。p38和uP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0.827,P〈0.05)。结论 p38和uPA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p27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 mRNA、p27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1例人上皮性卵巢癌、2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aspin mRNA、p27mRNA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Maspin mRNA和p27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分别为0.661±0.104和0.695±0.136,与卵巢良性肿瘤(0.772±0.114和0.783±0.111)及正常卵巢组织(1.108±0.191和0.998±0.1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Ⅰ、Ⅱ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期。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 mRNA和p27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06,P0.001)。结论:Maspin mRNA的表达降低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Maspin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7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确定FAK在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应用SPSS 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FAK皆有表达,FAK在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多是弱阳性,表达率低;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多为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高(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FA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FAK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侵润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6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2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卵巢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38与HIF-1α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38和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0%,66.7%,36.7%,26.7%和65%,57.1%,26.7%,23.3%,卵巢癌组、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且随临床分期增加、分化降低及淋巴转移而增强(P〈0.05)。p38和HIF-1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0.994,P〈0.05)。结论 p38和HIF-1α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有关,p38可能是调控HIF-1α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组织p16蛋白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5 3例乳腺癌标本中p16蛋白及VEGF的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5 3例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5 4 7%,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PR的表达无关 (P >0 0 5 ) ,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5年生存率相关 (P <0 0 5 ) ;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79 2 5 %,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PR的表达、TNM分期及 5年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p16可作为临床上判定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与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经常规石蜡包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标本,镜检确定组织学类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Survivin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表达率较高(P均<0.05);p53阳性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大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皮肤癌Survivin蛋白阳性病例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6%(8/28),而Survivin阴性病例中p53阳性表达率为66.7%(8/12),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3,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皮肤癌预后有相关的联系。p53基因突变在皮肤癌的发展和淋巴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与p53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研究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胃癌组织的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选择同一时间段30例胃黏膜异型增生病例和30例正常胃黏膜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患者随访5年.结果 p53蛋白的阳性率,胃癌中为86.8%,胃黏膜异型增生为30.0%,正常胃黏膜呈阴性表达 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Survivin阳性率,胃癌中82.1%,胃黏膜异型增生为26.7%,呈弱表达 正常胃黏膜为1.3%,呈弱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淋巴结转移组的p53蛋白及Survivin蛋白均相应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随访结果提示,随着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阳性率的增高,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缩短.结论 p53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此两种蛋白高表达,癌细胞易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幼保健》2019,(15)
目的探讨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 (THY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病理科存档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石蜡病理组织,并通过病理分型将其分为3组:上皮性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石蜡切片中THY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比卵巢良性肿瘤组、对照组以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的THY1蛋白表达水平,后者表现出最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THY1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HY1蛋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p16、p5 3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研究 10 0例胃癌 ,2 0例中、重度异型增生 ,16例萎缩性胃炎和 10例正常胃黏膜p16、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 p16阳性率为 80 % ,p5 3未表达。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 p16阳性率分别为 68 8%、3 5 %和 4 3 % ;p5 3阳性率分别为 12 5 %、2 5 %和 5 6%。p16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与预后明显相关 (P<0 .0 5 ) ;p5 3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Lanren分型有显著相关 (P <0 .0 5 ) ,与预后关系密切 (P <0 .0 1)。从正常胃黏膜到病变组织PCNA指数逐渐上升 ,以异型增生、胃癌细胞增殖显著 (P <0 .0 1) ,癌细胞PCNA指数p16阴性组 ,p5 3阳性组高于对照组 ,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P <0 .0 5 )。p16、p5 3阳性表达具有协同性 (P <0 .0 5 )。结论 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有较高的增殖活性 ,基因水平上已表现出癌变特性 ,是癌变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p16、p5 3蛋白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p1 6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标记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法(LSAB)检测正常卵巢、良性卵巢瘤、交界性卵巢上皮瘤以及卵巢上皮癌的组织中抑癌基因 p1 6的表达情况。结果 p1 6基因的蛋白表达在恶性卵巢肿瘤中检出率为 1 8 4% ,明显低于良性卵巢肿瘤 (85 % )、交界性卵巢上皮瘤(90 % )、正常卵巢组织 (1 0 0 % ) ,P <0 .0 0 1。结论 提示p1 6基因广泛存在于卵巢组织中 ,其突变或缺失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人附睾蛋白4(HE4)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E-cad、HE4水平。随访1年,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分析血清E-cad、HE4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随访1年,6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20例,占31.25%;复发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HE4水平高于未复发组,血清E-cad水平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E-cad、HE4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E-cad、HE4水平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均>0.8,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当E-cad、HE4分别取4.655 pmol/L、218.440 pmol/L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其中联合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E-cad、HE4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CF4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为卵巢癌组,同期收集的卵巢良性肿瘤术后组织标本8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TCF4蛋白表达,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卵巢癌组织中的TCF4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卵巢癌组TCF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84±0.209),对照组TCF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27±0.080),卵巢癌组TCF4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36,P<0.05)。卵巢癌组的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43%,对照组的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7.50%,卵巢癌组的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29,P<0.05)。TCF4阳性患者中,FIGO分期Ⅰ+Ⅱ期33例(62.26%),Ⅲ+Ⅳ期27例(87.10%);组织学分化高+中分化38例(67.86%),低分化22例(78.57%);淋巴结转移33例(84.62%),无淋巴结转移27例(60.00%);病理学类型浆液性46例(76.67%),非浆液性14例(58.33%)。TCF4阴性患者中,FIGO分期Ⅰ+Ⅱ期20例(37.74%),Ⅲ+Ⅳ期4例(12.90%);组织学分化高+中分化18例(32.14%),低分化6例(21.43%);淋巴结转移6例(15.38%),无淋巴结转移18例(40.00%);病理学类型浆液性14例(23.33%),非浆液性10例(41.67%)。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病理学类型的卵巢癌组织中的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CF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膜型和可溶型MIC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MICA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2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ICA基因的表达。结果:MICA mRNA水平在卵巢癌组织中有显著表达,在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3%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CA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比在正常卵巢中表达降低。结论:尽管MICA mRNA的表达上调,其翻译的mMICA的表达却是降低的,可能MICA mRNA合成的蛋白大部分以sMICA的形式入血清,卵巢癌组织中mMICA表达降低可能是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逃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kp2和PTE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卵巢上皮性癌、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Skp2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卵巢上皮性癌中Sk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蛋白与Skp2相反,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Skp2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性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大网膜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卵巢上皮性癌中Skp2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kp2蛋白和PTE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kp2和PTEN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EOC患者作为EOC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4例作为良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OC组织和良性卵巢组织中PDCD4表达情况,比较各组组织中PDCD4表达差异,分析PDCD4表达与EO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EOC组术后随访5年,采用生存曲线图分析PDCD4表达水平与EOC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O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良性对照组PDCD4阳性表达率高于EOC组(P<0.05)。EOC组PDCD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腹水情况、月经情况、转移情况、原发灶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PDCD4阳性表达者生存曲线图优于PDCD4阴性表达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Ⅲ~Ⅳ期、PDCD4阴性表达是EO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组织中PDCD4呈低表达,PDCD4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EO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DLC-1、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6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的DLC-1、p16蛋白表达.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DLC-1、p16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降低或缺失.结论 DLC-1、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DLC-1、p16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KLK10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肿瘤、12例交界性肿瘤和45例恶性肿瘤中KLK10蛋白与ER和PR的表达,分析KLK10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及生存状态的关系,并分析KLK10蛋白与ER和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0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8.33%和86.67%,三者间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LK10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晚期组高于早期组,中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生存时间<5年组高于≥5年组(P<0.05)。③KLK10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ER和PR没有相关性。④KLK10(-)、PR(+)和KLK10(+)、PR(-)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8.3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K10蛋白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