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险性,探讨妊娠合并各种类型心衰不同的处理原则.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8年6月妊娠合并心衰孕妇32例的病史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心衰的病因、终止妊娠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在32例妊娠合并心衰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18.75%),风湿性心脏病8例(25.00%),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14例(43.75%),其它心衰病例为围产期心肌病3例(9.38%)和甲亢性心脏病1例(3.13%).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的治疗原则应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为主,同时根据心脏病的不同类型采取更为妥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程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7-3388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害,探讨妊娠合并各种心衰不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8年2月25例妊娠合并心衰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24例未作产前检查或偶作产前检查(96%),风湿性心脏病10例(40%),先天性心脏病7例(28%),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20%),围产期心肌病1例(4%),甲亢性心脏病1例(4%);剖宫产21例(84%),阴道产钳助产2例(8%);孕产妇死亡2例(8%)。结论:妊娠合并心衰危及母儿,加强孕产妇监护、早期防止、降低发病及死亡率,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强心、利尿、扩管、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产妇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防治方法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3月发生的13例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心衰患者中2例在孕前有甲亢史,病程分别为5年和10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6例,贫血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围产期心肌病1例;心衰发生时间:产前9例,产时2例,产后2例;8例患者经不同程度抗心衰治疗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阴道产钳助产,2例甲亢患者转院。共获新生儿14例(早产儿13例,足月产儿1例),无一例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发生急性心衰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同时,适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的发病率,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33例占45.21%),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22例占30.14%),不明原因心律失常(14例占19.18%),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占4.11%),心肌炎(1例占1.37%)。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妊娠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率90.41%,围产儿死亡率为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中居首位,而在农村边远地区,风湿性心脏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心功能状态影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适时剖宫产术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期病情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甲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孕前甲亢未复发或病情加重,无明显母婴异常,余14例均有不同程度甲亢症状,孕期初发4例,加重2例,复发8例;孕早期发病9例,孕中晚期发病5例;3例早产;5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胎盘功能低下;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1例心衰);4例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窒息死亡);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低、足月低体重儿各1例。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衰等,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研究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心衰发生情况、对产妇心功能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所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其次还有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的发病率明显少于Ⅰ-Ⅱ级(P﹤0.05),而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早产儿等方面,心功能Ⅲ-Ⅳ级明显多于Ⅰ-Ⅱ级(P﹤0.05)。结论在临床妊娠合并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另外还有风湿性心脏病、高症性心脏病等等,这些疾病都会对产妇的心功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不良的心功能会对围产儿的生命安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对于有临床疾病征兆的产妇需要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诊治,进而改善产妇与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Graves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65例妊娠合并Graves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6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妊娠合并Graves病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合并Graves病组的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甲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妊娠合并Graves病的诊治与围产期监护,对降低母儿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妊娠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发生率为0.82%,甲亢性心脏病发病约占甲亢的22.6%;29例甲亢性心脏病中,甲亢病情未控制稳定而妊娠者26例,占整组病例的89.7%;29例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而心脏器质性病变16例,占整组病例的55.2%;母体各类严重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44.8%;死胎3例,28周前终止妊娠4例,早产10例,胎儿丢失率为24.1%,早产率为34.5%。结论:孕前或孕期甲亢病情的控制是决定孕期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妊娠期甲亢性心脏病可导致母儿多种严重并发症;孕期行甲状腺和心功能监测可及时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武汉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武汉市83 761例孕产妇产时相关资料,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2011年武汉市共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 064例,发生率为3.67%。城镇孕产妇发生率高于农村孕产妇,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多胎高于单胎,孕产妇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PIH孕产妇组的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及低出生体重(体重<2 500 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子痫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结论;武汉市PIH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PIH的发生与城乡、年龄、产次、多胎相关,PIH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应加强对孕产妇保健管理,减轻PIH疾病危害,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行现状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等。结果本研究监测孕产妇100683例,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5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6.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29岁占36.3%;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专占49.8%;妊娠次数1次占38.0%;初产妇占63.5%;产前检查≥5次占99.0%;既往无剖宫产史占81.7%;分娩方式剖宫产占60.4%;分娩单胎儿占5568例,占82.1%;分娩男婴3454例,占50.9%。分娩婴儿中死产占0.1%,死胎占2.5%;小于2500 g的胎儿占30%;早产占20.4%,出院时新生儿死亡占0.3%。约一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入院时血压不正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1.2%。合并贫血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35.8%,合并妊娠糖尿病占28.7%。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基本情况、孕产妇和婴儿分娩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规范管理,加强对并发症的控制,加强健康宣教,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64-146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5例住院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与120例正常妊娠分娩产妇比较,分析其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8.01±3.82)周和(3017.63±428.82)g,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的(38.93±4.36)周和(3782.64±486.29)g(P<0.05)。观察组(HDCP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胎盘早剥和产妇并发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病情越重,母婴预后越差,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心衰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险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30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心衰病例中妊高征性心脏病占30%,先心占26%,风心占23%;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孕(29.30±6.23)周,平均终止孕周时间为(34.84±2.17)周;早产发生率为57.14%,平均新生儿体重2 421 g,其中8例体重<2 000 g;围产期孕产妇死亡1例(3.33%),围产儿死亡5例(17.85%)。结论:妊娠合并心衰的主要病因为重度妊高征、先心和风心;积极正确地综合治疗可降低母婴死亡率;对于<30周发生心衰者应以终止妊娠为首选,而≥30周者可积极治疗,改善心功能,促进胎儿发育,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陈泳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44-3545
目的:探讨HCG、INH-A与妊高征的发病关系及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125例孕14~20周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发生妊高征者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NH-A与β-HCG。结果:妊高征组血浆INH水平(412.24±50.14)n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08.34±68.25)ng/L(P<0.05),重度妊高征患者INH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妊高征组孕妇β-hCG水平(1563.25±320.48)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245.85±296.56)mIU/ml(P<0.05),妊高征组INH-A水平与HCG水平呈正相关(r=0.714,P<0.05)。结论:INH-A、β-HCG水平均能敏感预测妊高征,且妊高征时INH-A和HCG的量呈同步增长,HCG与INH-A联合应用动态检测两者的变化更有利于早期预测妊高征。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杜莉  秦敏  朱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371-437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在系统保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1991~2010年5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的临床资料、死亡个案和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991~2000年全市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2%,2001~2010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②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以先天性心脏病最高(15例,28.8%),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7例,13.5%)、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围产期心肌病(各6例、分别占11.5%)。③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普遍保健意识较差,其中进行治疗、定期随访的仅17例(32.7%);8例已明确告知不宜妊娠仍坚持怀孕。④各临床科室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重视度不够,全程监护评估和规范治疗欠缺。结论:提高育龄妇女的孕前和产前保健意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同时临床各科医务人员也应提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护水平,进行孕期全程动态评估,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正常孕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的测定,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对31例正常早、中、晚孕妇女(正常孕妇组),及38例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进行NE和DA定位及定量。结果:①定位:正常孕妇组中,早期孕妇的胚胎绒毛滋养细胞NE、DA及5-HT免疫反应呈现强阳性,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中;中、晚期孕妇为阳性,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浆,以及毛细血管内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组定位同正常组。②定量:正常孕妇组NE由孕早期的1.595±0.018降至中、晚期的1.488±0.019和1.419±0.014(P<0.01);DA由孕早期的1.552±0.067,降至中、晚期的1.369±0.051和1.302±0.013(P<0.01),5-HT由孕早期的1.497±0.022升至中、晚期的1.538±0.017和1.554±0.013(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依据病情程度不同DA依次为1.378±0.029、1.305±0.023和1.237±0.024(P<0.01);NE依次为1.494±0.018、1.624±0.014和1.917±0.044(P<0.01),5-HT依次为1.411±0.034、1.374±0.017和1.324±0.014(P<0.01)。结论:正常孕妇组孕早期胎盘组织单胺类递质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中,于孕中、晚期则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中,正常孕妇组NE及DA含量随孕周增加而逐渐降低,5-HT逐渐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组胎盘组织的定位同正常孕妇组的孕晚期相同,NE及5-HT含量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DA含量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韩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5-1567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8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产妇产前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情况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出生率、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不良情况发生高于单纯性高血压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妇做好孕期监护,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将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构成的变化.方法收集1983-2002年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出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 259例.以1983-1992年的患者为前10 a组,以1993-2002年的病例为后10 a组,比较分析两组原发、共患和多病因的构成.结果前10 a组原发病因为冠心病的构成比低于后10 a组,肺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高于后10 a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患病因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4.00%)、糖尿病(16.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4.3%)、脑血管病(11.4%)、贫血(5.2%).与前10a组比较,后10a组COPD共患病因减少(χ^2=45.22;P<0.000 1),其余共患病因均增加(P<0.01).前10 a组以单病因比例为多,后10 a组以多病因比例为多(P<0.0001).2种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占33.8%;3种病因组合比例最高的为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占8.4%.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首位原发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COPD是最常见的共患病因,后10 a组多病因合并比例显著高于前10 a组.  相似文献   

18.
心脏病患者血清铜、锌、锰、铬、硒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人血清铜、锌、锰、铬、及全血硒。测定对象分正常对照(40例),冠心病(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7例),扩张型心肌病(34例)4组。结果表明,正常人平均血铜值1.227±0.213μg/ml,锌1.0±0.149μg/ml,铬8.945±5.464ng/ml,锰12.163±4.21ng/ml,硒0.0625±0.03μg/ml,与文献报道值接近。其余三组心脏病人血铜值(1.448μg/ml,1.740μg/ml、1.746μg/ml)均显著升高(P<<0.001),血锌在冠心病、风心病组降低(P<0.01),铬三组无变化,锰仅在风心病组降低(P<0.01),硒在冠心病组增高(P<0.05),在扩张型心肌病组则显著降低(P<0.0001)。急性心肌梗塞(13例),血铜升高,而锌降低;心衰时血铜显著升高。以上变化对三种心脏病及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与鉴別、判断心脏的功能可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呈现出特异性血硒降低,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吉林省139 414例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病率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HDCP的预防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收集全省13家监测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20周分娩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孕产妇HDCP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孕产妇患HDCP为6 400例,患病率为4.59%。其中患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335例、妊娠期高血压1 959例、轻度子痫前期1 278例、重度子痫前期2 843例和子痫21例,患病率分别为0.24%、1.41%、0.92%、2.04%和0.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孕次≥2次、双胎/三胎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升高有关;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产次≥1次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降低有关。  结论  吉林省孕产妇HDCP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病率最高,建议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HDCP的识别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