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布特征,为科学开展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8年温州市所有助产机构上报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20.86/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6年间出生...  相似文献   

2.
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把资料按出生地分为城乡两组,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三组,调查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中国围产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22.85‰下降到2001年的13.26‰,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同期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在城镇和乡村以及沿海、内地、边远三类地区中都观察到同样变化趋势,1996~2001年间趋势更为明显。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沿海和内地高于边远地区。结论 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龙岗区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9年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05‰,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常住人口;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15‰,女性发生率为11.50‰,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比女性发生率高;常见出生缺陷类型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及总唇裂;出生缺陷中的死胎、死产导致死亡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38.19,P<0.000 1),新生儿存活构成比则呈上升趋势(χ2=36.65,P<0.000 1)。结论: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兰州市2009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的资料。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EAPC)评价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农村,全市和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其 EAPC 值分别为11.9%、14.1%;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EAPC 值为-15.9%。结论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丽水市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丽水市3个监测县(市、区)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和28周的出生缺陷儿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围产儿92 543人。报告出生缺陷2 907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2 234例,28周出生缺陷儿6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1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25.57‰)高于女婴(22.52‰),城镇(27.04‰)高于乡村(22.62‰)(均P0.05);不同年龄组母亲分娩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概率不同(P0.05),20岁(37.21‰)和≥35岁(30.21‰)女性娩出出生缺陷围产儿的风险较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并指/趾和小耳。围产儿和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09‰和15.49%,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出生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41.14%。结论丽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围产儿性别及其母亲的年龄和居住地区与出生缺陷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肃省1997~2007年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趋势,为降低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甘肃省1997~2007年31个监测点围产儿的监测数据,获得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主要病种顺位.结果 1997~2007年甘肃省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08.42/万,不同性别围产儿和城乡分布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年间出生缺陷主要病种前5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水肿,总唇裂,多指(趾),马蹄内翻.结论 1997~2007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不稳定,且城乡差距较大,应提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质量,加强产前检查及围产期保健工作,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59-1060
目的:了解洛阳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主要特征,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该市2007~2009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0.86/万;城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乡村;前5位出生缺陷类别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肢体短缩。结论: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偏低,城乡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全国、全省监测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凤霞  徐文  姚屹  宋世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19-2121
目的:分析我院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流行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年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对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2月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按照前4年与后4年两阶段进行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42 996例,前4年与后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66‰、13.87‰,后4年出生缺陷较前4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市户口围产儿出生缺陷上升趋势明显;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围产儿出生季节、胎数、胎儿性别关系密切。结论: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0.
李杰  杨柳  邵杰  于君  王珂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15-5016
目的:为了有效降低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方法:综合分析1996年~2006年沈阳市所有出生的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5.8/万,占出生缺陷的6.9%。先天性心脏病在沈阳市近两年居出生缺陷的第3位,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工作,提高孕期宫内诊断水平,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单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2006年制定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成都市及10家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单位2004~2006年收集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对成都市住院分娩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登记、检查。结果: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33‰、10.31‰、11.80‰,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期国家级监测单位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成都市;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发生顺位依次为外耳畸形、多指(趾)、总唇裂、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提高围产保健技术,普及产前筛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宜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宜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围产儿共60 021例,出生缺陷儿251例,发生率为4.182‰,出生缺陷前6位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肢体短缩、先天性脑积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应继续加强婚检与孕前保健工作,提高生育健康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三级预防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福建省围产儿肢体短缩畸形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2007-2011年出生缺陷监测网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全省国家监测医院肢体短缩畸形153例,围产儿肢体短缩发生率4.35/万,5年总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城乡、性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母年龄≥35岁组发生率较20~34岁组高.产前诊断51.0%;确诊孕周最早16周,平均(26.56±5.73)周.患者中56.9%为多发畸形,总病死率52.9%.结论 2007-2011年福建省围产儿肢体短缩畸形未现上升趋势,孕母年龄≥35岁是危险因素,肢体短缩畸形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冯萍  李刚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72-4373
目的:了解彭阳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探索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制定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方法:对彭阳县2005~2009年所有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彭阳县2005~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2.51/万,总体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分类依次为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等6类。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回族高于汉族,有统计学差异。年龄<20、35~岁年龄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2006~2009年宁波市江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蓉  陈晓绒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30-1331,1361
目的:了解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主要缺陷因素,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辖区户籍孕产妇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13.79‰,围产儿死亡率5.45‰,缺陷儿死亡率174.41‰(是总围产儿死亡率的32倍)。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并)指趾、外耳其他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关(χ2=0.41,P>0.05),产妇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无关(χ2=1.24,P>0.05)。结论:降低出生缺陷,预防至关重要,重点推广一级预防,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二级预防,积极处理三级预防,降低因出生缺陷导致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民勤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主要畸形发生顺位、构成比,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民勤县2006~2010年8 098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对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61例,出生缺陷率7.53‰,围产儿死亡率13.46‰,缺陷围产儿死亡率540.98‰,占围产儿死亡的30.28%;孕妇居住地环境、孕母文化程度、孕早期用药、孕期疾病、异常孕产史、遗传等因素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一定关联,63.94%的缺陷儿母亲孕早期无明显致畸因素。结论:应开展婚前检查,加强孕前期及孕期保健,争取开展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以提高监测质量,防止发生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朱建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278-4281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2008 ~2012年41 114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建立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酒泉市2008 ~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依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运用知信行模式建立并启动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工程;应用统计学中的定基比和环比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008 ~ 2012年酒泉市共发生出生缺陷316例, ()生率为7.69‰,农村和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06‰和4.88‰,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8年相比,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43.91%,定基比、环比下降速率各年度城市均高于农村;2008年未干预时围产儿先天畸形死亡率为4.55‰,占围产儿死亡的26.06%; 2009年建立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后下降为2.66‰,占围产儿死亡的18.53%,并逐年下降.与2008年相比,2012年出生缺陷死亡率下降了66.15%.结论:依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运用知信行模式,有针对性地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可有效降低缺陷儿发生率、出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先心的干预措施或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广东省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所监测的先心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广东省医院监测围产儿先心的发生率呈较快上升趋势,自2000年的11.87/万上升为2006年的59.37/万,以卵园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有6.69%的先心患儿合并有其他类型出生缺陷,以唇/腭裂、四肢缺陷、染色体异常为主;医院级别、新生儿科的设置、超声技术的应用、环境遗传因素等与先心监测发生率的上升有关。结论:广东省医院监测先心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诊断技术和水平的提高、环境遗传因素和监测方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种类及变化趋势,为减少缺陷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州市12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福州市2007—2012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3.0/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孕母年龄20岁和≥35岁年龄组较高,出生缺陷导致的围产儿死亡占总围产儿死亡的30.3%,主要出生缺陷为外耳畸形、多指(趾)畸形、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及马蹄内翻足,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加强三级预防,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现对仙居县3家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2000~2006年国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于仙居县3家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报表和出生缺陷登记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