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障丸对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大鼠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中药低剂量组(内障丸)、中药高剂量组(内障丸)、中药对照组(六味地黄丸)、西药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片)、模型组、空白组;从第1次免疫后第9周开始给药,连续3周,三周后检测内障丸对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内障丸可明显降低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提高大鼠的窝产仔鼠数。结论:内障丸能改善子宫内环境,抑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对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氟组、高氟组,每组30只,对照组大鼠食用非病区玉米饲料(含氟量5.2 mg/kg),中氟组和高氟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45%和75%的某病区原煤加拌泥煤烘烤的玉米饲料(含氟量分别为47.8、96.0 mg/kg)。每组分别于60、120、180 d动态观察雌鼠氟斑牙变化情况,测定尿氟、骨氟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建立燃煤型氟中毒雌鼠模型。透射电镜下发现,对照组卵巢颗粒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染氟组可见颗粒细胞核膜皱缩,内质网、核糖体逐渐减少,线粒体肿胀,胞浆内出现较多的脂滴,随染氟剂量的增加逐渐出现颗粒细胞凋亡特征。除中氟组染氟60 d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各染氟组雌鼠颗粒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随染氟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颗粒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结论氟中毒可能通过影响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结构,诱导和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且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和凋亡率与染氟时间及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雌性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染色观察并分别了解加入米非司酮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颗粒细胞凋亡数量随米非司酮剂量增加而增多,凋亡率在米非司酮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颗粒细胞发生凋亡,离体颗粒细胞凋亡率随米非司酮剂量增加而增高,可能是米非司酮抑制卵泡发育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娟  朱桂金  胡小萍  徐蓓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98-380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信号途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诱导凋亡的最终效应阶段的作用。方法:采用硫酸普拉睾酮钠诱导大鼠PCOS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分析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①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②RT-PCR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TRAIL信号途径在PCOS大鼠颗粒细胞诱导的凋亡可能最终经过了Caspase级联反应,引起Caspase3的激活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郑伊芳  成要平  刘康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450-4453
目的:探讨亚慢性甲苯染毒对大鼠卵巢的直接毒性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苯染毒组。对照组给予1 ml不含甲苯的玉米油,染毒组甲苯剂量从低到高分别为35、70、330 mg/kg,连续染毒40~45天,观察甲苯对卵巢脏器系数、组织结构的影响;计数各级卵泡及黄体数目,用TUNEL法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率,并测血清E2、P的浓度。结果:①中、高剂量甲苯组卵巢脏器系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之间原始卵泡数目无显著改变,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生长卵泡减少,闭锁卵泡增加,黄体数目减少,且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高剂量甲苯组颗粒细胞凋亡率(26.6%,35.3%)高于对照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中、高剂量甲苯组E2、P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慢性甲苯染毒对大鼠卵巢有毒性作用,且与甲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25 d雌性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分别加入DBP使终浓度分别(0、5、20、80μmol/L),培养24 h。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one,P)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DBP染毒后颗粒细胞分泌的E2及P水平下降,各剂量DBP均可降低颗粒细胞中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且表达量与DBP剂量呈反比,同时,DBP可以增加颗粒细胞中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且表达量与DBP剂量呈正比。结论 DBP可导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且Bcl-2/Bax比例失调可能是导致其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5-己二酮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干细胞因子(SCF)表达的影响。方法 21日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10只,提取卵巢颗粒细胞混合后,均匀接种到六孔板培养,设立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培养24h后分别加入浓度为0、20、40、60mmol/L的2,5-己二酮染毒24h,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CF、Bax、Bcl-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各染毒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23,P0.05)。SCF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40、60mmol/L剂量组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染毒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Bax/Bcl-2比值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己二酮染毒可致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增高,抑制SCF基因表达,SCF/c-Ki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染毒,探讨DEHP在体外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通路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原代未成熟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用不同浓度的DEHP(0、10、50、100 nmol/L)染毒24 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颗粒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mRNA表达水平,Wea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DEHP处理组卵巢颗粒细胞Caspase-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Caspase-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DEHP可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而诱导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频率使用米非司酮对大鼠卵泡数目和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为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雌性40天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A、B、C、D、E、F6组(每组8只).A组每天灌胃一次生理盐水,B组不给药和生理盐水,C、D、E、F组灌药频率分别为1、5、10、15天一次.实验30天后,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各级卵泡数目比例和颗粒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给药频率越快,原始卵泡数目越多,生长卵泡数目越少,颗粒细胞凋亡率越高.对照组中,灌胃与否对大鼠卵巢各级卵泡数目比值和颗粒细胞凋亡率无影响.结论 米非司酮能促进大鼠卵巢各级卵泡和颗粒细胞的凋亡,且凋亡率随频率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AngⅡ作用后,对胰岛素抵抗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摄取及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将颗粒细胞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细胞用地塞米松、胰岛素进行处理,检测两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24 h内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的差值。②进一步将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卵巢形态学、性激素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方法:选取23日龄SD雌性大鼠,建模组每日皮下注射DHEA6mg/100g体重,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等体积油剂。注射20天后观察两组大鼠卵巢形态学(HE染色)、性激素(E2、T、P)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建模组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除体重的影响后,建模组大鼠卵巢的重量略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建模组卵巢各级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少见,卵泡多呈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增生。建模组大鼠血清E2、T、FINS、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OMA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HEA可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出现与PCOS患者相似的卵巢病理改变及雄激素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等典型内分泌变化,是研究PCOS胰岛素抵抗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大鼠卵巢和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辐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表面功率200 mW/cm2,10 min的微波辐射。正常对照组和辐射模型组蒸馏水1.5 ml灌胃,治疗组1%木耳多糖1.5 ml灌胃,连续10天。第11天取卵巢和子宫,制备组织学标本,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治疗组与辐射模型组相比,卵巢皮质增厚,卵泡数量增多,各级卵泡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黄体形态规则;子宫内膜增厚,上皮细胞排列较紧密,固有层内子宫腺增多,腺腔扩大,组织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木耳多糖在高功率微波辐射时,对卵巢和子宫具有保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微囊化卵巢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微囊化卵巢细胞作为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12周龄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微囊化卵巢细胞移植组(MOVT组)。术后10天MOVT组大鼠腹腔注射微囊化卵巢细胞2 ml,SHAM组和OVX组注射0.9%NaCl溶液2 ml,观察12周;术后4、8、12周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E2及骨代谢指标ALP、TRAP、OC、HYP的浓度或活性。结果:与SHAM组大鼠比较,OVX组大鼠血清E2在术后4周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且随着时间延长而持续下降;OVX组大鼠血清TRAP、HYP、ALP、OC水平在术后均显著升高,其中TRAP、HYP在术后8周达到最高峰(P<0.01);而ALP、OC则在术后12周达到最高峰(P<0.01)。与OVX组大鼠比较,MOVT组大鼠血清中E2水平在移植后4周显著升高(P<0.05),移植后8周、12周差异显著(P<0.01);血清TRAP和HYP水平在移植后4周即明显降低(P<0.05),到移植后8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ALP和OC水平在移植后8周开始降低,其中ALP更加显著(P<0.05),到移植后12周达到最小值(P<0.01)。结论:微囊化卵巢细胞移植具有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发生的作用,微囊化卵巢细胞移植作为临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种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Gln组(n=36)、SAP组(n=36)和对照组(n=8).术后12、24和36 h处死.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变化,取大鼠胰腺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指数.结果:SAP时,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明显下降,经肠道补充Gln能明显提高血浆和胰腺组织内Gln浓度.应用Gln治疗可使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上升,术后12 h,SAP组为(6.88±0.52)个/100细胞,Gln组为(13.07±0.62)个/100细胞,SAP组相比,其他时点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AP时,应用Gln具有促进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p53在铅中毒导致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及中药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12只,饮用双蒸水;造模组48只,饮用0.02%醋酸铅水,连续60 d以制作大鼠慢性铅中毒模型,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4组:中药高剂量(按3.0 g·kg-1 ·d-1的剂量灌胃)、中药低剂量(按0.6 g·kg-1·d-1的剂量灌胃)、EDTA组(依地酸钠钙加普鲁卡因肌肉内注射,50 mg·kg-1 ·d-1,连续注射4d为1个疗程,休息4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及病理组(不予任何治疗),连续60 d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含量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RT-PCR检测NZ-κB p65、p5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理组细胞凋亡、NF-κB p65及p5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病理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治疗组血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NF-κBp65及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铅通过诱导的大鼠海马区NF-κB p65、p53高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中药驱铅颗粒能抑制NF-κB p65、p53的表达增高而减轻脑组织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及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手术病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和卵巢异位囊肿各60例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cl-2、bax及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蛋白表达。结果:Bcl-2蛋白、bax蛋白及ki-67蛋白在两病的在位内膜及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均呈现周期性改变,而Bcl-2蛋白及ki-67蛋白在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中呈持续性增强,较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细胞凋亡和增殖受卵巢性激素周期性调节,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则相反,两者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截然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蒺藜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探讨蒺藜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舒血宁组、蒺藜果皂苷高剂量组和蒺藜果皂苷低剂量组。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4h制成脑缺血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阳性药物组和蒺藜果皂苷高、低剂量组,而模型组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阳性药物组和蒺藜果皂苷高、低剂量组(P〈0.05)。结论蒺藜果皂苷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而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HI)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情况,进一步研究HI脑损伤后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HI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缺氧缺血组(HI组,36只),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组,36只),缺氧缺血+神经节苷脂组(GM1组,3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制备HIBD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脑海马CA1区p-ERK的表达。结果:新生大鼠HI后脑细胞存在凋亡,GM1治疗能减少细胞凋亡。HI组、Control组和GM1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8.41±1.27)、(39.25±2.02)和(11.10±1.79),HI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GMl组(P<0.05),GM1组与Control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HI组和GMl组p-ERK表达皆为阳性,两组比较HI组表达更强(P<0.05),Control组未见有p-ERK表达。结论:GM1可减少HI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影响p-ERK表达,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的脑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稀土氟化钕(Nd F3)对雄性大鼠睾丸的影响。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Nd F3染毒组,每组12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建立大鼠损伤模型。3个染毒组分别灌注不同剂量的Nd F3溶液,染毒剂量分别为70、210、280 mg/kg,对照组予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初次染毒间隔15 d后再次染毒,于第42天称重后处死。检测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及附睾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鼠睾丸组织Nd F3水平,在普通光镜下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进行睾丸细胞凋亡检测,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睾丸组织超微结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大鼠睾丸内Nd F3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升高,中剂量组睾酮含量下降,且高剂量组睾酮含量低于低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睾丸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Nd F3颗粒物可促进大鼠睾丸发育,但中剂量Nd F3可损伤睾丸组织,进而可能影响雄性大鼠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