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①探讨选择性斜位钼靶单相法X线检查在临床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②分析筛查中乳腺触诊+高频B超及/或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方法:采用复合式乳腺健康调查问卷,对触诊异常者加做乳腺高频B超;对B超异常及40岁以上高危人群加做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检查;对在2006~2008年妇女乳腺癌筛查中确诊的56例乳腺癌及46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为82.14%;对临床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①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检查为87.50%;②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乳腺高频B超为92.56%;③触诊+乳腺高频B超为72.72%。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与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乳腺高频B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触诊+乳腺高频B超与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选择性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检查是提高群体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率的关键。②触诊+斜位单相法钼靶X线+乳腺高频B超对临床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高于触诊+乳腺高频B超,适用于临床早期乳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中山市妇女乳腺癌患病年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勇  王莹  肖琳  杨孜  匡晓梅  曾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97-2800
目的:探讨中山市妇女乳腺癌的患病年龄特点及乳腺癌高危人群。方法:对普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以乳腺触诊、便携式高频B超,斜位单相法钼靶摄片进行乳腺癌普查。结果:①普查总人数72 554例,发现乳腺癌40例,检出率55.13/10万。②各年龄段乳腺癌检出率60~岁组最高,其次为45~岁组,与45岁以下各年龄组比较,P<0.05。③城市与农村妇女乳腺癌检出率与年龄关系均为60~岁组最高,其次为45~岁组,与45岁以下各年龄组比较,P<0.05。④患病高峰年龄组中城市妇女乳腺癌患病的危险性高于农村妇女,P<0.05。结论:①中山市妇女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是60~岁及45~岁和55~岁年龄组的妇女,特别是城市妇女。②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定期普查,有利于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乳腺普查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乳腺查体的妇女820例的汇总资料,对触诊、超声和钼钯摄片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触诊、超声和钼靶摄片对乳腺良性病特异性分别为90%、85%和90%;对乳腺癌准确性分别为86%、82%和86%。结论触诊、超声和钼靶摄片对乳腺疾病诊断是有效的、适合乳腺普查的方法,联合检查手段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特别是对乳腺症和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2524例乳腺疾病患者使用意大利产高频钼靶X线机,对两侧乳房常规拍摄标准为:头尾位(CC)和内、外侧斜位(MLO)。结果236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93.6%),16例重度增生(0.6%),44例良性纤维腺瘤(1.7%),46例乳腺癌(1.8%),56例正常(2.2%)。结论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对妇女乳腺肿瘤和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较高。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方便,患者无痛苦,无损害,图像清晰,检出率高,诊断准确,是诊断乳腺疾病的最有效检查方法。同时,为了做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国内外对乳腺癌普查的经验认为:乳腺X线钼靶检查可用于35岁以上的妇女普查,5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摄片一次,40~49岁的妇女1~2年摄片一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山市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可能的病因,探讨预防对策及最适合该市的经济、实用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方案。方法:对每个普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乳腺触诊、便携式高频B超进行乳腺疾病普查,所得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查总人数8 642例,查出乳腺良性疾病7 000例,患病率为81.00%,乳腺癌6例,患病率为69.4/10万,40~49岁者占50%。触诊与超声的符合率为68.81%,术后病理与触诊的符合率为69.23%,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B超诊断的符合率为100%。乳腺疾病与年龄的关系经χ2检验,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市妇女乳腺疾病及乳腺癌患病率均较高;应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普查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40~49岁妇女。乳腺触诊结合便携式高频乳腺B超进行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操作方便、成本低、准确性高、可行性高。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与保健知识的宣传,有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中山市8910例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乳腺普查,对乳腺癌进行重点筛查,同时发现乳腺良性病变。方法2005年1~12月对乳腺普查妇女全部进行乳腺临床触诊,根据年龄及有无肿块再加做乳腺红外线扫描或乳腺高频B超扫描或钼靶摄片。结果查出乳腺疾病7577例。其中乳腺增生6897例(77.41%);乳腺纤维瘤195例(2.19%);乳腺囊肿225例(2.53%);乳头溢液234例(2.63%);可疑乳腺癌26例(0.29%);术后病理确诊乳腺癌23例(0.26%),误诊1例,乳腺癌筛查准确率85.62%。结论通过普查,发现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筛查出早中期乳腺癌,甚至原位癌,40~49岁年龄乳腺癌发病率高。优化筛查组合是提高筛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53650名农业户籍的常住妇女进行免费"乳腺癌"筛查。采用临床手诊+乳腺B超检查为初筛,乳腺B超BI-RADS分级3级以上者免费提供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钼靶检查结果为BI-RADS分级4a级以上,经专家会诊,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做活组织病理检查或乳腺导管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确诊乳腺癌49例,阳性检出率为91.33/10万。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应定期开展乳腺疾病的普查普治,做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服务管理模式,提高适龄妇女的参检率和筛查质量,提高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为政府保障妇女健康提供全方位的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以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为平台、多部门协作、适龄妇女及家庭广泛参与的乳腺癌筛查及高危可疑人群专人咨询随访管理的早诊早治模式,利用2008-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项目资金和筛查技术方案,对10 000例适龄妇女采用问卷调查、触诊、钼靶和B超组合检查模式实施适龄妇女乳腺癌初筛,次年对其中的7000例进行了复查。[结果]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9.7%,其中乳腺癌检出率60/10万(早期乳腺癌50/10万);乳腺增生症检出率27.24%;乳腺囊肿检出率50/10万;乳腺纤维瘤检出率50/10万。患病高峰年龄在38~50岁。[结论]基于妇幼保健系统为平台的红塔区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管理模式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了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妇女高危人群乳腺癌重点筛查的必要性,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企事业单位30~60岁高危妇女采用临床体检、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摄片和粗针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显示,完成筛查5 066例,确诊乳腺癌10例,检出率197.39/10万,高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前次普查水平(59.87/10万)。每两年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高危妇女进行乳腺癌重点筛查非常必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妇女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濮阳市华龙区行政、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1999~2004年妇女病普查中乳腺癌的患病调查,以了解本地区女职工乳腺癌的发病趋势,寻找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每年定期对濮阳市华龙区在职及离职女职工进行乳腺检查,乳腺触诊及1x-H767TA4型红外线乳腺检查仪透视,可疑病例多点针吸细胞学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片,部分病例可疑灶切除活检。结果 乳腺癌患病率26.05/10万,40~49岁组为本地区女职工高发年龄段,其次为50~59岁组。结论 应教会妇女乳腺自检方法,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方斌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829-830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情况,探讨今后乳腺病的防治重点。方法由专职乳腺科医生对参加普查的妇女用触诊法结合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辅以乳腺B超,钼靶X线摄片及病理检查等方法。结果被检查的3864名妇女中,有乳腺疾病1480例,患病率38.3%。其中,乳腺增生1378例,患病率35.66%,乳腺纤维瘤44例,患病率1.14%,乳腺癌4例,患病率0.10%。疾病高发人群:乳腺增生30~40岁,乳腺纤维瘤30岁以下,乳腺癌40~49岁。结论坚持妇女乳腺疾病的定期普查,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乳腺自检方法,降低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义乌市适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指导临床乳腺疾病预防工作,探索乳腺普查方式。方法采用一般触诊检查、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35~59岁适龄妇女进行乳腺普查,对可疑病例采用病理检查确诊。结果83133名妇女中,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2.93%,乳腺癌检出率0.10%,高峰主要集中在40~49岁,检出率为0.19%。经商人员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4.13%,教师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9.46%。结论义乌市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较高,尤以经商人员和教师人群的检出率为高,应加强重点人群的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方法:1994~2002年,由妇婴医院组成乳腺癌普查专业小组,采取乳腺体检加近红外扫描仪初步诊断,B超、钼靶X线及病理学等进一步诊断的方法,每1~2年对广州市300多家定点单位的青春发育后期的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并对参加普查的妇女进行随访。结果:共完成265 822人次普查,查出乳腺癌108例,定点单位内的妇女乳腺癌检出率逐年增高,2002年乳腺癌的检出率为79.75/10万。结论:广州市妇女乳腺癌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及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方法1994~2002年,由妇婴医院组成乳腺癌普查专业小组,采取乳腺体检加近红外扫描仪初步诊断,B超、钼靶X线及病理学等进一步诊断的方法,每1~2年对广州市300多家定点单位的青春发育后期的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并对参加普查的妇女进行随访.结果共完成265 822人次普查,查出乳腺癌108例,定点单位内的妇女乳腺癌检出率逐年增高,2002年乳腺癌的检出率为79.75/10万.结论广州市妇女乳腺癌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及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几种常见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乳腺普查资料11690例及乳房专科的-临床病例.通过对不同检查方法(高频乳腺钼靶X线、彩色B超、近红外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共发现乳腺癌23例.对其术前3种影像学诊断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查人群中乳腺癌总检出率为0.68%。高频乳腺钼靶X线在乳腺癌检出率、早期发现小乳腺癌及诊断符合率方面远高于其他2种影像检查:结论高频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早期乳腺癌及有症状病例检测的首选方法:近红外线扫描有其简便、经济、安全的优势.在基层单位可作为乳腺癌的初筛手段,但假阳性率较高;对怀疑乳腺癌影像特征者,都要进行联合检查;B超作为筛查的常规手段有其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吉市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乳腺癌危险因素。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35~69岁10 224人常住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采用临床手诊查体为初筛,异常者建议乳腺B超和乳腺钼靶X线摄片,钼靶X线检查阳性和超声检查阳性和可疑者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及诊断。结果:筛查目标人群平均年龄46.86岁,平均结婚年龄为27.21岁,已婚占89.0%。病理诊断确诊乳腺癌13例,阳性检出率为127.15/105,高于同期全国阳性检出率60.91/105(P<0.05)。筛查人群中不仅乳腺癌高发,而且其他乳腺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非肿瘤良性病变均高发。数据显示朝汉民族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并无差异。延吉市汉族受检人群乳腺癌发病率高达172.36/105,其中朝族者为54.54/10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结论:吉林省延吉市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非肿瘤良性病变均高发,乳腺良性疾病发病率与目标人群中朝族和汉族人口比例无关,但当地汉族人群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必要对延边地区进行乳腺癌及其危险因素的深入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山市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2008年对中山市99140例妇女进行乳腺病普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婚育史、乳腺疾病史、饮食生活习惯及母系乳腺癌家族史等。其中22 598例妇女进行了乳腺B超检查,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普查99 140例,其中22 598例妇女进行了乳腺B超检查,B超筛查乳腺肿块疾病检出率为91.22%;包括乳腺肿块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增生、乳头溢液等乳腺疾病总检出率为81.24%。乳腺疾病受年龄、绝经方式、绝经年龄、生育孩子个数以及乳腺疾病史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通过乳腺触诊评分,评分3分以上的妇女再进行乳腺B超检查使得乳腺疾病检出率明显增高,大大降低了乳腺疾病筛查的成本。3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特别是手术绝经、绝经年龄晚的以及有乳腺疾病史妇女应作为重点的乳腺疾病筛查对象。生育孩子越多,乳腺疾病患病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富阳地区农村妇女乳腺健康状况,增强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方法:乳腺专科人员触诊检查与乳腺高频彩超、弹性B超、乳腺钼靶X线摄片相结合,对富阳市2 000例农村妇女乳腺进行普查,汇总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富阳市农村妇女40~49岁组与50~59岁组乳腺发病率较高,且明显高于30~39岁组;乳腺疾病检查结果分布依次是乳腺增生(98.60%),乳腺纤维瘤(0.64%),乳腺乳头状瘤(0.19%),溢乳(0.45%),乳腺癌(0.13%);30~39岁组与40~49岁组疾病分布情况排序一致,而50~59岁组中乳腺乳头状瘤排位较乳腺纤维瘤要高;2例乳腺癌均由术后病检证实,两例分别为48、50岁的妇女;结论:做好宣教,提高妇女的自查意识,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山市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实施模式,促进“两癌”筛查项目的全面进步.方法: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调动社团力量筹措资金,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乳腺触诊结合高频超声检查筛查乳腺癌,所有信息现场录入.结果:宫颈癌细胞筛查阳性检出率为3.22%,患病率为38.1/10万;乳腺癌B超筛查阳性检出率为0.49%,患病率为50.23/10万.结论:筛查方法组合合理,宫颈癌、乳腺癌阳性病例的检出率高,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011年35~59岁妇女免费乳腺癌普查模式及结果分析,从中发现本模式乳腺癌普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完善本地乳腺癌筛查管理及政府乳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由调查员对普查妇女进行相关资料的询问填写,采用临床触诊加高频B超相结合筛查方法,同时现场进行信息录入,阳性妇女及时追踪。结果 47 768例普查妇女中BI-RADS分级中未见异常共29 755例,占62.29%。发现异常18 013例,占37.71%。复诊率25.3%;活检154例,活检率0.32%,其中良性病变112例,占72.73%;癌前病变11例,占7.14%;乳腺癌31例,占20.13%,乳腺癌检出率64.89/10万,早期癌19例,占61.29%。本次普查高频超声敏感性达到80.65%,阴性预测值达到93.88%。结论临床触诊与高频超声相结合模式筛查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经济方便,适宜于中小城市及农村推广;中山市乳腺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复诊率偏低,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随访阳性妇女,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建立乳腺癌普查的长效机制,提高早诊早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