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低血压高危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9月在本院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低血压高危因素产妇80例,均灌注指数(PI)>3.5,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性输注组和对照组各40例,输注组麻醉开始时接受0.5μg/kg/min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通过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将收缩压维持在基线≤20%。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输注组低血压(32.5%)、头晕/胸闷发生率(5%)、脐静脉二氧化碳分压(43.20mmHg)均低于对照组(85%、25%、45.50mmHg),脐静脉氧分压(30.15mmHg)高于对照组(25.40mmHg)(均P<0.05);两组心动过缓、反应性高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基线血压相比,麻醉诱导后两组血压均降低,输注组术中血压值在基线血压值±10%范围内的累计时长(39.87±17.70min)高于对照组(27.79±15.32min),新生儿出生后输注组有更高的PaO2  相似文献   

2.
不同升压药对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治疗剖宫产产妇低血压时的效果以及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输注局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苯肾上腺素100μg(苯肾上腺素组,20例)或麻黄碱10mg(麻黄碱组,20例)处理.围手术期间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测量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均在正常范围,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苯肾上腺素组pH值(7.38±0.07)和HCO3-[(21.5±3.4)mmol/L]与麻黄碱组pH值(7.30±0.02)和HCO3-[(19.3±3.3)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组胎儿脐动脉血偏酸性.两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压在各观察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但HR在麻醉后15 min和胎儿取出子宫时苯肾上腺素组低于麻黄碱组(P<0.05).结论 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压,苯肾上腺素也许比麻黄碱更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治疗剖宫产产妇低血压时的效果以及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输注局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苯肾上腺素100ug(苯肾上腺素组,20例)或麻黄碱10mg(麻黄碱组,20例)处理。围手术期间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测量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1min及5m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均在正常范围,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苯肾上腺素组pH值(7.38±0.07)和HCO3^-[(21.5±3.4)mmol/L]与麻黄碱组pH值(7.30±0.02)和HCO3^-[(19.3±3.3)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组胎儿脐动脉血偏酸性。两组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压在各观察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但HR在麻醉后15min和胎儿取出子宫时苯肾上腺素组低于麻黄碱组(P〈0.05)。结论处理产科麻醉中的低血压,苯肾上腺素也许比麻黄碱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应用聚明胶肽和林格氏液预防剖宫产手术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发生。方法:6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2岁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在CSEA前,30min内A组输注聚明胶肽500ml,B组林格氏液500ml。CSEA于L2~3椎间隙穿刺,注入0.5%罗哌卡因2m(l重比重),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以下,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后3min、5min、10min及术毕产妇的SBP、DBP、HR。结果:麻醉后两组产妇血压皆有下降,但B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麻醉后3min、5min产妇心率增快,与入室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前预充聚明胶肽比林格氏液对减少剖宫产术中引起的低血压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扩容对剖宫产脊髓麻醉后低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脊髓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四组(n=15),组:麻醉前10 min开始匀速输注复方氯化钠(LR),100滴/min;组、组、组于麻醉即刻分别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容量均为10 ml/kg.测量各时点血压变化并记录.结果 脊髓麻醉后15 min内,组、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组、组间比较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组,组与组相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即刻扩容,晶体液和胶体液均可改善脊髓麻醉前期低血压状态,后期胶体液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6.
何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604-2605
目的:观察比较预充胶体液与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血液循环的影响,以增加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麻醉前分别输入分子量130,000羟乙基淀粉注射液(I组)和乳酸林格氏液(Ⅱ组)。产妇侧卧位选择第2、3腰椎间隙穿刺行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隙缓慢注入0.5%布比卡因1.2ml,硬膜外头向置管,控制麻醉平面于T6以下。于麻醉前、麻醉3、5、1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结果:Ⅰ组麻醉后3min、5min、10min各时点SP、DP也较术前下降(P<0.01),但术毕时SP、D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产妇麻醉后3min、5min、10min、术毕各时点SP、DP较术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Ⅰ组麻醉后3min、5min、10min、术毕时SP、DP均较Ⅱ组显著高(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心率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应用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术患者预扩容,可有助于维持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后产妇的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我院在择期剖宫产术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的相关情况,对扩容在改善产妇低血压综合征上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序贯法将选取的54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设置A组(高渗晶胶混合液扩容输注)与B组(乳酸林格式液输注),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以及血压变化;结果采用扩容处理的A组其麻醉前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未发生较大变化;而采用乳酸林格式液输注的B组,在麻醉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下降;结论通过运用扩容输注,可以有效避免择期剖宫产术申椎管内麻醉导致的低血压综合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局部麻醉药比重来减少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后仰卧位低血压发生。方法 120例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I和H两组,I组用等比重液(0.5%布比卡因2.0ml);H组用高比重液(10%葡萄糖液1.0ml+0.75%布比卡因2.0ml,注入2.0ml)。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峰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最多节段数,低血压发生的时间和例数,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注药后患者反应等。结果两组都能为剖宫产手术提供良好镇痛与完善肌松。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低血压出现时间相近,H组麻醉平面比I组高(阻滞节段数多),低血压发生比I组多,感觉阻滞达峰平面时间比I组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比重液相比,等比重液对麻醉平面影响较小,可减少剖宫产术CSEA后仰卧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术低血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9月中山市人民医院75例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择期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低血压事件分成Non-H组(未出现低血压,n=37)和H组(出现低血压,n=38)。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多巴胺使用量、心率、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基础灌注指数;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并基于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该模型对择期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产妇T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T2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低于Non-H组(P<0.05);(2)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T1心率、T1心输出量、T2心输出量、T1外周血管阻力、T1基础灌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产妇手术时间、多巴胺使用量多于Non-H组(P<0.01);H组产妇T2心率、T2基础灌注指数高于N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异丙酚微量泵持续输注与单次注射用于人工流产麻醉对受术者的影响。方法: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持续输注组和单次注射组各60例,持续输注组用微量泵经静脉持续注入不稀释的双异丙酚,单次注射组一次经静脉注射不稀释的双异丙酚,分别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情况、唤醒和清醒时间、用药总剂量以及术前、术中、术后三段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值。结果:持续输注组妇女的手术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情况及术中呼吸、循环系统指标与单次注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持续输注组妇女的子宫收缩较好,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单次注射组妇女,且双异丙酚总用量和受术者的唤醒时间、清醒时间均显著少于单次注射组妇女。结论:双异丙酚微量泵持续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更加安全,显著优于单次注射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开颅时、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血压及心率比静吸复合麻醉稳定,能减少麻醉期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王凤君  湛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45-1746
目的:腰麻行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常发生低血压。鞘内阿片类药物与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联合应用是否可获得满意的腰麻效果,而只引起轻微的血压下降。方法:将38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9例。A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4mg与芬太尼20μg。B组布比卡因10mg。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平均动脉压较基础水平下降25%定义为低血压。低血压用麻黄素5~10mg静注,最大剂量50mg,或去氧肾上腺素0.1~0.2mg。结果:A组有2例使用麻黄素10mg。B组有16例使用血管加压药物来维持血压,麻黄素平均使用34mg,有4例使用了去氧肾上腺素。A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最低时分别下降到(126±24)mmHg、(67±16)mmHg、(86±15)mmHg,而B组为(108±28)mmHg、(59±16)mmHg、(72±19)mmHg,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4mg与20μg芬太尼联合使用行腰麻即可实施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10mg布比卡因相比小剂量联合用药很少引起低血压,而且几乎不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来维持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防治剖宫产低血压且对母婴最有利的方法。方法:选择单胎足月择期行腰麻下剖宫产的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泵入麻黄素和去氧肾上腺素防治腰麻后低血压。记录术中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监测脐动脉血PaO2、PaCO2、pH、乳酸等;同时取胎盘组织进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抗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显示血管的方法进行胎盘绒毛间质内微血管体视学研究。结果:两组SBP、DBP、PaO2、PaCO2和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心率和脐动脉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血管长度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微血管体积密度明显小于去氧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麻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低血压有利于增加子宫胎盘血量,改善胎儿血供和氧供,从而降低胎儿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麻黄素相比,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ml(P组)和麻黄素3mg/ml(E组)维持术中收缩压在基础水平。记录术中HR、BP、SpO2、ECG,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脐动脉血监测pH、PO2、PCO2,记录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E组术中HR、RPP高于P组(p<0.05);P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H、PO2高于E组(p<0.05);P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E组(p<0.05)。结论和麻黄素相比,去氧肾上腺素用于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的术中血压,能降低新生儿酸中毒的发生率和降低产妇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观察组,在椎管内麻醉平面固定且达到符合手术要求的平面后采用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作为首量,以2~4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术中镇静;Ⅱ组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后不予以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段的心率、血压、SPO2,维持I组的镇静程度,评价两组麻醉效果以及回访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泵入丙泊酚5min血压有所下降,HR.平稳,SPO2稍有下降但经加大吸氧浓度后好转(P〉0.05)。Ⅱ组手术开始后HR、血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效果确切,病人满意度高,可大大提高椎管内麻醉患者的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观察组,在椎管内麻醉平面固定且达到符合手术要求的平面后采用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作为首量,以2~4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术中镇静;Ⅱ组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后不予以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段的心率、血压、SPO2,维持Ⅰ组的镇静程度,评价两组麻醉效果以及回访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泵入丙泊酚5min血压有所下降,HR平稳,SPO2稍有下降但经加大吸氧浓度后好转(P>0.05)。Ⅱ组手术开始后HR、血压明显上升(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效果确切,病人满意度高,可大大提高椎管内麻醉患者的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中大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100例拟行择期剖宫产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25例。行布比卡因腰麻后立即经莫菲氏管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ug(P50组)、100ug(P100组)、150ug(P150组)和5m L生理盐水(C组)。每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心率(heart rate,HR)。观察低血压、心动过缓、高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4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84%(C组)、72%(P50组)、40%(P100组)和32%(P150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随去氧肾上腺素剂量增加而增加,P150组最高达到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恶心的发生率和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大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后,预防性单次注射100ug去氧肾上腺素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袁静  郭长春  李涵葳 《现代医院》2011,11(11):29-31
目的评价椎管内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椎管内麻醉的下肢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五组(n=8):椎管内麻醉加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组Ⅰ)、0.2μg.kg-1.h-1(组Ⅱ)、0.3μg.kg-1.h-1(组Ⅲ)、0.4μg.kg-1.h-1(组Ⅳ)、0.5μg.kg-1.h-1(组Ⅴ)。应用镇静药物30、60、90 min时以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记录患者镇静程度,通过看图片记录遗忘程度,同时记录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如体动、恶心、呕吐等,并予相应处理。结果与0.1μg.kg-1.h-1组比较,0.2、0.3、0.4、0.5μg.kg-1.h-1四组患者BIS及OAA/S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0.2、0.3、0.4、0.5μg.kg-1.h-1四组的麻醉操作遗忘率分别为50.0%、87.5%、100.0%和100.0%,手术操作遗忘率分别为75.0%、100.0%、100.0%和100.0%。后三组对麻醉过程满意。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中清醒镇静可控性好,安全性高,镇静遗忘效果好,0.3μg.kg-1.h-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82-1583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麻醉手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7例,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06例,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疗效,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107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03例,操作失误4例,操作成功率为96.26%,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1.87%,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选择使用常规静脉输液106例,一次性操作成功99例,操作失误7例,操作成功率为93.40%,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8.49%,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减少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中麻醉和更换体位,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同时减少患者术后输液穿刺次数,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