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公司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 2010年我公司20~55岁的3600名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3600名妇女中共查出100例患病者,患病率达30.55%。共查出18种疾病,按患者率高低排在前7位的依次是:宫颈疾病(13.8%)、乳腺疾病(5.28%)、阴道疾病(5.25%)、子宫肌瘤(2.4%)、盆腔炎(1.77%)、卵巢囊肿(1.16%)及不孕症(0.61%)。按职业排序:工人〉教师〉干部。结论要及时掌握妇科病的发病趋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便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2.
3172例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林市已婚妇女常见、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方法:由妇女保健科的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内容,以普查的形式对玉林市62个单位的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应查妇女3 942人,实查3 172人,查出患各种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总人数1 853例,患病率为58.42%。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前3位是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为35.66%,宫颈炎,患病率为26.32%,子宫肌瘤,患病率为9.08%。乳腺肿块69例,其中乳腺癌4例,患病率0.13%。结论:乳腺增生症目前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普及乳腺病知识,纠正不良的心理和个性行为,提倡母乳喂养,教会妇女乳房自查方法,可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邹立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5,(5):52-52
妇科病、乳腺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防病治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天津市2004年部分地区妇科病、乳腺疾病普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妇科病普查普治10年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及时掌握各时期危害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993~2002年我们对沙井镇妇女妇科病进行普查普治并提出积极的防治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降低妇科病患病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1~2006年某高校妇科病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每年妇科病普查率均在95%以上,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48.2%降至26.5%),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大,其次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附件囊肿。普查6年发现乳腺癌1例,子宫体癌1例。结论:妇科病普查普治可使各类妇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正泰集团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站自2006年3月~2007年4月共对正泰集团女职工进行了两次妇科病普查。针对普查结果我站不断完善措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多渠道的指导、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提高了普查普 相似文献
8.
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及掌握农村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对妇科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时分析结果,探索农村妇女妇科病防治的可行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032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实施方案,对3 761名农村妇女进行了查治。结果:农村妇女妇科病发病率为70.3%;发病前5位顺位为宫颈疾病、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乳腺疾病;不同年龄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有75人接受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查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例。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育龄期是妇女常见病高发年龄阶段。定期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是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由卫生院制定妇科病普查的统一表格,妇科保健医师按表格内容认真检查、填写。常规进行妇科内诊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乳房触诊检查及常规B超辅助检查。结果:应查妇女数2375例,实查1682例,普查率70.82%,查出妇科患病数为1269例,患病率为75.45%。妇女常见病前4位是生殖道感染(35.43%)、宫颈炎(28.89%)、盆腔炎(14.98%)、子宫肌瘤(2.02%)。结论:生殖道感染是目前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转变观念,以便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0.
1120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分析云和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1~12月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女常见病前3位是:宫颈糜烂27.50%,乳腺囊性增生23.30%,子宫肌瘤20.89%。结论:妇女常见病以宫颈糜烂为主,但乳腺囊性增生及子宫肌瘤有明显上升趋势,在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治疗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全社会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1994~2003年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佛山市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1994~2003年我院妇科病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来妇科病普查受检率逐年下降,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妇科病疾病谱宫颈糜烂占首位,乳腺病疾病谱乳腺增生占首位;宫颈癌发病率近3年明显上升,乳腺癌发病率近10年明显上升。结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坚持开展以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为重点、以防治生殖道感染为目的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妇科病普查普治的回顾与展望(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妇科病普查普治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一项保健工作,在保护我国妇女生殖健康、使妇女摆脱疾病困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建国前,妇女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封建意识的长期影响,一些常见的妇科病被称为“暗疾”,得不到防治,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建国后国家曾多次集中地、大规模地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几种妇科疾病组织普查普治,成效显著。70年代起已将其列为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1995年又被纳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有必要对其历史进行回顾,对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改进进… 相似文献
14.
妇科病普查普治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2 常规工作70年代起 ,妇科病普查已形成制度 ,列入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 ,并提出了在城市以防宫颈癌为中心 ,农村以防子宫脱垂为中心 ,定期开展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几十年来 ,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 ,不少地方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 ,健全了妇幼保健组织 ,普及了妇女病防治知识 ,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 ,大中城市开展了以防宫颈癌为中心的妇科病普查后 ,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据报道 ,全国 2 5个大城市宫颈癌的发病率 195 8年为145 / 10万 ,1972~ 1973年为 111.36 /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江苏省苏南地区妇女病发病及防治情况。方法对苏南地区城乡结合部7个乡镇的7936例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36例妇女中患病妇女2914例(36.72%),疾病排位前三位依次为乳腺疾病1465例(50.27%),慢性宫颈炎637例(21.86%),阴道炎613例(21.04%);其后依次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炎、盆腔炎、尖锐湿疣,分别占3.16%、2.95%、0.24%、0.21%和0.17%。结论妇女病发病率较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欠佳,普查普治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妇科病普查是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为了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我所开展以普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防治子宫颈癌及乳腺癌为中心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以掌握妇女患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女性生殖健康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我所在2003-2004年期间普查的妇女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79-82
妇科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文章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活动的工作模式、普查普治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妇科病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疾病,定期开展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可以及早发现各种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落实预防措施及时治疗,保障和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女教工生殖健康及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大学2 928人次妇科病普查资料。结果:低龄组和高龄组患病率分别为85.7%和61.1%。低龄组以乳腺疾病居第1位(43.2%),宫颈炎为第2位(30.7%),子宫肌瘤居第4位且逐年上升趋势明显。高龄组以阴道炎居首位(41.5%),乳腺疾病居其次(18.6%)。结论:高校女教职工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乳腺疾病及生殖道感染是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控制妇女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并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月对该区3 108例已婚女性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分析普查结果。结果:宫颈炎和阴道病发病率最高。结论: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