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是围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尽早发现其高危症状,以便及时处理,现将我院近年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原因及其高危症状报告如下。对象本组调查对象系1986年1月~199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活产婴儿,共计5204例。低出生体重儿542例,占10.4%。结果1.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5204例中,低出生体重儿542例,其中早产低体重儿374例,占活产婴儿7.2%,IUGR168例,占3.2%。总共死亡61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死亡4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宫内生产迟缓(IUGR)的死亡率分别为8.6%和4.8%。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7.4%(40/542),与正常体重儿病死率(0.5%)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109.5P<0.01)。  相似文献   

2.
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是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之一,而且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在宫内遇到有害因素,因而发育迟缓,尤其是足月低体重儿,出生后容易出现智力发育滞后现象,影响出生质量,因此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对提高人口质量及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都有重要作用。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我们对哈尔滨市道里区1997—2005年815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助产单位及乡镇医院接产登记记录,以出生1小时内测量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结果1997—2005年出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低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 调查全国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对中国 11个省的 16个市、2 8个县 ,1998年 7~ 10月出生的孕周≥ 2 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出生体重测查。结果 共测查活产儿 2 2 35 0人 (男 115 84人、女 10 76 6人 )。多胎率和早产率分别为 1 8%和 3 5 %。城市、农村和全国加权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 4 2 0 %、6 2 6 %和 5 87%。低出生体重儿中 6 1 2 %为足月儿 (≥ 37周 ) ,在农村则占 71 6 %。城市和农村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30 1g和 32 2 5g,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男婴和女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2 80g、3173g ,接近WHO推荐的出生体重均值。沿海、内地、边远地区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在城市为 5 0 0‰ ,农村为 179 4‰ ,全国为 15 1 5‰ ,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婴儿。结论中国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 ,但地区间差异有显著性。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迟缓 ,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 ,应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该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进行前瞻性调查,提供该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资料。方法:对两年内该院出生的全部活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 638例,调查其孕母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7.72%(1 638/21 229),男女之比为1.29∶1(922/716)。胎龄<28周、~32周和~37周的比例分别为1.16%、19.90%和78.94%。出生体重<1 000 g、~1 500 g和~2 500 g的比例分别为0.67%、13.68%和85.65%。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44.14%)、母亲流产史(43.89%)和多胎史(27.66%)等。最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3.53%)、高胆红素血症(32.3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30%)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后死亡、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比例逐渐下降,治愈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77484例新生儿出生体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新生儿出生体重现状,并对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2003~2005年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分析。【结果】①77 484例新生儿中,早产儿2.07%,低出生体重儿1.54%,巨大儿5.72%;②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0.32±427.84)g,37~42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随胎龄增长而增长;③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显著减少,足月低体重儿比例较早产儿明显少。【结论】无锡市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了WHO的国际参照值;各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我国15个城市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及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探讨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产生原因和孕期保健现状。方法:对该院1999~2003年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对11 473例婴儿进行调查,发现低出生体重儿491例,其中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1.78%,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47%,两者经2χ检验差异显著。流动人口中低出生体重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妊娠后期的体力劳动引起早产占67.39%,孕期营养不良引起足月低出生体重儿(足月小于低龄儿)占66.25%,孕期保健覆盖率19.1%。结论: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孕期保健宣传,增强整个人群的孕期保健意识,防止和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3232例婴儿出生体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凤玲  许春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77-1377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 232例新生婴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232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36.33 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297.22 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 160.69 g。新生儿中早产发生率为3.16%,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17%,巨大儿发生率为3.84%。结论:预防早产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巨大儿出生体重有必要逐年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了解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年1月~200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围产保健系统管理登记在册、资料完整的4 379例婴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79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0.37g。12年间婴儿平均出生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婴平均出生体重高于女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发生率3.91%;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2.19%;巨大儿发生率7.76%。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双胎及多胎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是早产。预防早产、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是今后围产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绵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产妇分娩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06~2009年,产科住院分娩活产儿10 667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44例,占4.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3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高、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女婴高于男婴、双胎或多胎高于单胎。[结论]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户籍、胎数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提倡妇女在最佳年龄段生育,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现况调查方法,于2005-2006年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了8372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场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按母亲分娩年龄分组(18~38岁每增加1岁分一组)、按每个孕周分组(孕28~44周)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结果调查样本8372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699例,发生率为8.3%(699/8372),体重均值(2.04±0.4)kg;按母亲分娩年龄18~38岁分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数据显示,在27~32岁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其前、后年龄段,呈现分娩年龄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16~26岁、27~32岁、33~44岁3个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9.2%(369/3991)、7.0%(230/3278)、9.1%(100/1103)(P=0.002)。孕28~36周出生的低体重儿492例,发生率为61.9%(492/795),体重均值(1.93±0.4)kg;孕37~44周出生的低体重儿207例,发生率为2.7%(207/7577),体重均值(2.29±0.2)kg;两组发生率比较:χ2=3290.27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存在差异。母亲分娩年龄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活产婴儿低出生体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产儿低出生体重相关因素,为制定儿童保健研究方向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以天津市、建瓯市和巩义市活产儿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软件,采用单因χ2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6 982例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25.67 g,活产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孕周、胎数、母亲年龄、文化、户籍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有关,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孕周、胎数、母亲文化、户籍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有关。结论:研究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偏低,早产是低出生体重主要影响因素。多胎和农村孕产妇为重点关注人群,避免早产是降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率的重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对提高孕产妇孕产知识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丽水市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6-2019年分娩的934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2019年妇幼保健院共分娩活产19 535例胎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934例,发生率为4.78%;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趋势2=0.019,P=0.8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早产(OR=46.283,95%CI:38.408~56.773)、双胎(OR=7.023,95%CI:5.347~9.223)、女婴(OR=1.549,95%CI:1.304~1.841)、妊娠高血压(OR=4.945,95%CI:3.262~7.498)、胎膜早破(OR=1.305,95%CI:1.053~1.618)、胎儿窘迫(OR=2.103,95%CI:1.515~2.919)、胎盘早剥(OR=1.651,95%CI:1.152~2.366...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possible effects of massage interventions on developmental progress in the infants born with low birth weight (LBW). Forty infants (17 boys, 23 girls) who were born in St. Petersburg in 2000 through 2002 and met a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of LBW (<2500 g at birth) entered the study. Of these, 36 (17 boys, 19 girls) were born both light and pre‐term (gestational age ≤36 weeks), and 4 (2 boys, 2 girls) were born light but at term.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an equal number of infants matched to cases for gender, gestational age, weight at birth, date of birth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 infants from the case group were assigned to the massage intervention therapy at the age of two months. Infant Development Inventory (IDI) was used to check infant’s developmental progress in five areas: social, self‐help, gross motor, fine motor and language skills. The findings were that LBW infants who received massage intervention had advanced skills in all five areas at the age three through eight months. Reveal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assage and certain features of advanced behavioural outcomes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 was made for maj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Massage can be undertaken to stimulate development in the infants born with LBW.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东省云浮市2015-2019年出生的新生儿在不同孕周、胎数和性别出生体重的情况,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1)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减少LBWI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云浮市2015-2019年66家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180 378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南省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和流学病学特点,为制定孕产期保健干预重点人群提拱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海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对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共调查海南户籍活产儿103 627人,其出生体重均值为(3 101±442)g,出生体重的分布特点为:城市(3 217 g)高于农村(3 084 g);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3 139 g、3 061 g、3 057 g)呈逐次下降趋势;农村Ⅰ、Ⅱ、Ⅲ类县出生体重(3 137 g、3 086 g、3 061 g)呈逐次下降趋势;父母均为汉族的活产儿出生体重(男3 172、女3 055)最重,父母均为少数民族的活产儿出生体重(男3 041、女2 953)最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农村(6.1%)高于城市(4.8%),巨大儿发生率城市(5.2%)高于农村(2.5%)。 【结论】 海南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WHO标准,在国内为出生体重均值较低的地区;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别,经济和卫生保健状况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今后实施干预措施的重点地区;出生体重城市干预的重点是控制巨大儿的发生率,农村的干预重点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体重及增重速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比较上海市早产低体重儿及足月小样儿 0~ 12月龄的体重及增重情况。  [方法 ] 收集上海市区1999~ 2 0 0 1年出生的 3 5 7例低出生体重婴儿 ( <2 5 0 0 g)的胎龄、出生体重及 0~ 12月随访体重等资料 ,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4 9例 (男 5 0名 ,女 99名 )进行逐月分析。并按婴儿 10~ 12月龄时是否达到上海市婴儿年龄别体重标准 (P5 0 ) ,将男女婴分别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 ,每组再分早产和足月两个亚组。采用差值平均法 ,计算男女婴 0~ 12月整月龄时的平均体重 ,及各月龄段的平均日增重速率。  [结果 ] ①足月小样儿不论男女 ,其出生体重均高于早产低体重儿 (P均 <0 .0 1) ;②足月达标组男婴在第 5个月达标 (P <0 .0 1) ,而早产达标组男婴则至第 10个月才基本达标 ;早产与足月达标组女婴同时在第 8个月时体重达标 (P <0 .0 1)。③男女婴达标组第 1年增重模式相同 ,维持高、中、低增重速率均为 4、3、5个月 ,而未达标组也相同 ,均为 3、3、6个月。  [结论 ] 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达标组男女婴儿的体重及增重模式与未达标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孙芝凤  张燕  刘锦桃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31-3632
[目的]了解云南省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统一表格调查分析了云南省省市县九家医疗保健机构1988~2006年间住院分娩出生的37282名婴儿出生体重及相关因素。[结果]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平均为7.9%,女婴高于男婴,农村高于城市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高于城市人口,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年代的增加呈下降趋势,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农村、女孩、孕周少、产次(3次及以上)、双胎、早产可增加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结论]云南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水平受多因素影响,要降低LBW发生率,重点干预人群仍然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吕艳伟  王爱婷  王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44-4848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县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医学出生证明》资料,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生体重的均数和标准差、低出生体重与巨大儿发生率描述出生体重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估计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的调整优势比。结果:3 034名单胎活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 516±470)g,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1.38±0.21)%,巨大儿发生率为(17.90±0.70)%。男婴较女婴重117 g,足月儿较早产儿重700 g,母亲分娩年龄≥30岁组较<30岁组活产儿重136 g。早产是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调整OR为56.25(27.76,113.99);与巨大儿发生有关的因素为过期产、男婴和母亲年龄≥30岁,调整OR依次为1.72(1.16,2.54)、1.64(1.35,1.98)和1.78(1.47,2.15)。结论:研究地区出生体重分布表现为平均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的两高一低的特点,为全国出生体重水平和巨大儿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出生体重超重是研究地区活产儿出生体重的一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年龄≥30岁的产妇和经产妇为重点关注人群。对孕妇进行孕期合理营养指导是减少巨大儿发生的一个可行途径,避免早产是降低研究地区低出生体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