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散光-1.00D-4.50D,近视-1.75D--6.00D20只复性近视散光眼行旗状角膜切开术联合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观察3-16个月,平均观察6.5个月,散滏度数减少,-1.00D--4.00D,平均降低-1.57D。裸眼视力平均提高0.82,1.0以上占60%,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复合近视散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astigmatic-refractivekeratectomy,PARK)治疗复合性近视散光的效果,采用ker-atomⅠ型准分子激光机,利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浅表层的椭圆形切削,共对57例82只复合近视散光眼行治疗,随访1年以上。术前近视球镜平均为-6.23±2.50D,散光为-1.47±0.82D,角膜散光为1.21±0.48D,最佳矫正视力为0.97±0.15。结果: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在3~6个月趋于稳定,术后1年随访,近视平均为-0.52±1.00D,散光为-0.43±0.43D,相比术前散光平均降低70.7%;在术前散光≤0.75D、1.00~1.75D及≥2.00D三组中,其术后散光分别比术前降低60.3%、70.0%和74.9%,术后角膜散光平均为0.72±0.27D,比术前降低40.5%;术后裸眼视力:90.2%达到0.5或以上,72%达到0.8或以上。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PARK是矫治散光的有效安全方法,主要用于矫正由规则对称角膜散光引起的复合近视散光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随诊结果分析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应用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对277例(422只眼)近视患者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对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00~-10.00D(-4.87±1.54D)。结果显示,术后1年时的残留屈光度为+0.25±0.39D;裸眼视力≥0.8者占97。6%,≥1.0者占91.4%;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范围内者占97.4%;2.8%的术眼有轻度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7.6%,2行者占0.5%;一过性眼压升高者占20.4%。术后6~12个月屈光度的变化≤0.50D者占92.8%。提示此手术治疗-10.00D以内的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预测性强的方法,强调术后应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4.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Ⅰ组:-1.75—-6.00D,153眼:Ⅱ组:-6.25—-16.00D,128眼。随防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Ⅰ组分别为97.4%,74.5%,Ⅱ组分别为86.7%,35.9%。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其中Ⅱ组有9.5%的术眼发生了2—3级的Haze。全组1.9%术眼发生了激素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治疗近视的最初结果并对ALK的短期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进行了评估。对接受ALK治疗的81例(128眼)患者随诊平均13.6个月,包括近视120眼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留近视8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7.48±2.05D。结果显示,裸眼视力达20/40或以上者占86.4%;76.2%的术眼屈光度在±1.00D以内,93.6%在±2.00D以内。其中77%的术眼在ALK术后又接受了RK或散光性角膜切开术(AK)。并发症包括:散光较术前增加1.00D以上(4%);持续不规则散光(4%);过矫达+1.00D以上(4%);角膜上皮长入手术界面(2%);角膜板层片丢失(1/12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或以上者(6.3%)。本研究表明,ALK手术对于矫正高度近视或RK术后残留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预测的方法,若再附加RK或AK手术,则能得到更满意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相似文献   

6.
PRK治疗近视术后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239只近视眼的术后2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术前近视-1.00~-6.00D(等值球境,下同),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87.1%,≥0.5者占97.0%,剩余屈光度为-0.34±0.39D,95.0%,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Ⅱ组术前近视-6.25~-12.00D,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47.8%,≥0.5者占88.4%,剩余屈光度为-0.77±0.63D,78.2%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近视眼安全有效,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飞秒LASIK手术患者76例(127眼),等效球镜度数≤ -9.00D,柱镜度数≥ -0.50D,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中低度散光组(-0.50~-2.00D)51例(93眼)、高度散光组(-2.25~-5.00D)25例(34眼)。收集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位变化,使用CRAVY矢量分析法将散光进行相关分析,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中低度散光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85眼(91%);术后残余散光在±0.5D以内82眼(88.2%),±1.0D以内93眼(100%);高度散光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0眼(89%)。术后残余散光在±0.5D、±1.0D以内分别为26眼(76.5%)、33眼(97.0%)。散光进行CRAVY矢量分解分析,术后中低度散光组J0为-0.068±0.152、J45为0.001±0.123,高度散光组J0为-0.019±0.184、J45为0.018±0.212,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运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对近视散光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角膜地形图评价PR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斌 《眼科研究》1998,16(3):206-207
目的以PRK矫正近视性散光术后1a临床结果和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评价PRK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对61只眼近视散光在-2.00D以上者应用PRK治疗,术后随访1a,并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角膜地形图比较。结果患者PRK术后1a检查,其中60只眼散光在0~-1.00D之间,角膜切削区中心距瞳孔中心均≤0.5mm,角膜地形图检测术前△K值为1.85±0.59D,术后△K值为0.90±0.43D,显示术后散光下降明显。结论PRK治疗散光效果明显,但应解决角膜切削区域偏中心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疗效。应用美国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削区治疗近视屈光度为-1.75~-16.00D的患者,观察2年以上,按术前球镜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为-1.75~6.00D(121眼),Ⅱ组为-6.25~-16.00D(86眼)。术后2年裸眼视力≥0.5者在Ⅰ、Ⅱ组中分别为95.9%、70.9%,≥1.0者分别为73.6%、34.9%。Ⅰ、Ⅱ组中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分别为91.7%、62.8%。角膜上皮下混浊0度在Ⅰ、Ⅱ组中分别为87.6%、66.3%,2级以上分别为0、1.2%。眼压均正常。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低、中、高度近视、近视散光均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但对低、中度近视效果更佳,对高度近视预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准分子汐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术后眼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50D~12.00D近视眼321例,按预矫正等值球镜屈光度分为2组:1组为-1.50D~-6.00D183眼,2组-6.25D~-12.00D138眼,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术前及术后1.6mo眼压眼压变化与角膜屈光度、厚度变化,年龄、基础眼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2组术后1、60mo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  相似文献   

11.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I组:-1.75--6.00D,153眼,II组:-6.25--16.00D,128眼,随访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Zheng L  Zhu Q  Sun Y  Ye M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5):363-365
目的 分析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662例(1265只眼)近视患者(-2.00~25.00D)按屈光度分为3组:A组726只眼,≤-6.00D;B组287只眼,-6.25~-10.00D);C组252只眼,〉-10.00D;行LASIK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及分析其并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矫正近视性角膜散光的结果。方法对231例(387只眼)近视患者按术前散光度分为A(无散光)、B(散光<2.00D)及C(散光>2.00D)三组,并用PRK对其近视和散光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矢量分析方法,对手术矫正效应的量和方向进行分析。结果B、C两组术前散光分别为1.29±0.48D和3.07±0.72D,按术后6个月时残留散光计算,手术矫正效应分别为1.10±0.67D和2.42±0.93D,而手术效应与术前散光轴之间的夹角分别为5.8°±2.1°和4.9°±2.4°。结论PRK治疗散光效果明显,轴向准确,但在高度散光组有一定的回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固体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采用LightBlade固体激光手术系统对44例60眼复性近视散光同时竟性进行近视和散光角膜切削术,随访6~12个月,对手术前后屈光度变化,视力结果统计分析,并与同期手术的单纯近视进行比较。结果:60眼平均球镜屈光度从-6.74±2.14(-0.75-16.00)D降到-0.147±0.23(-0.25-0.75)D柱镜度从1.62±0.53(0.75-4.75)D降到0.064±0.27(0-0.75)D。裸眼视力0.5,57眼95%,裸视力1.04者7眼73.33%。单纯近视术后裸视力0.5和1.0的分别是94.23%和75%,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的固体激光疗效无明显差别(P>0.1)。结论:LightBlade固体激光手术系统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6.
PRK治疗远视和散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对远视和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 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6 例(46 眼) 远视和散光进行治疗,Ⅰ组为+ 2.00 ~+ 5.00DS有24 眼,Ⅱ组为+ 5.25 ~+9.00DS有22 眼( 伴散光的有25 眼,为+1.25DC~+3.00DC) 。并进行治疗后跟踪观察。结果:术后视力:本组患者术后1 年裸眼视力≥0.5 者35 眼占76% ;≥0.8 者29 眼占63% ;≥1 .0 者19 眼占41 % 。其中伴有散光者25 眼经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0 .5 者16 眼占64% ;≥0.8 者10 眼占40% ;≥1 .0 者6 眼占24% 。结论:PRK治疗轻、中度远视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7.
LASIK治疗近视散光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对36例(72只眼)近视患者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3组,A组(无散光),B组(散光<2.0D),C组(散光>2.0D),三组术前等量球镜差异无显著性(P>0.05),范围2.25~10.0D,并用lasik对其近视及散光治疗,平均随访时间8.1±1.7个月,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比较分析。结果B、C两组术前散光分别为1.37±0.39D和2.99±0.82D,术后7个月残留散光分别为0.19±0.57D和0.34±0.46D,术前、术后散光轴夹角分别为4.9°±2.2°和3.7°±2.5°。结论:lasik治疗散光疗效确切,轴向准确,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复合性近视散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 keratectomy,PARK)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Com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34例46眼复性近视散光行角膜椭圆形切削,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2组;A组(-1.75~-2.75D),B组(-3.00~-5.25D),并随访0.5a以上,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8年,同美国视康眼科视学中心合作,引进Ortho-K(OK)技术,已治疗118例轻中度近视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近视度数≤-6-00D的近视患者118例,共233只眼,患者年龄9~24a,平均14-5±4-5a。男78例154只眼,女性48例79只眼。矫正前屈光度≤-3-00D者72眼,占30-9%,-3-00D~-6-00D者共161只眼,占69-19%。散光度226眼0~-1-00D,7眼达-1-50D。选择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年龄>…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50例91眼。术前屈光度为-8.00—-25.0D(x±s:-10.73±4.48D),其中散光度最高达-4.D。术后第1天,91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1周后逐渐有下降趋势,3个月趋于稳定。术前屈光度≤-12D的Ⅰ组,术后3个月屈光度为-0.25±0.65D,97.9%的患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术前屈光度>-12D的Ⅱ组,术后3个月屈光度-1.59±2.27D,74.4%患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术后屈光度欠矫,术后3个月Ⅰ组20.8%欠矫,欠矫屈光度在-0.5—-2.0D,Ⅱ组32.6%欠矫,欠矫屈光度在-1.0—-8.0D,(x±S:-2.09±1.85D)。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早期效果令人满意。但如何减少术后屈光度回退,改进计算机切削程序,熟练手术技巧及Lasik术远期效果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