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8-Br-cAMP对人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效应,方法 应用RNA斑点印迹技术检测细胞p16、p21wafl、wp53、mp53和Rb的mRNA、应用免疫组化斑点印迷技术检测细胞P16、P21wafl、PRb、cdk2、cdk4和PCNA蛋白质表达的免疫反应(IR)。结果 在斑点印迹标本上,人HXO-Bb44细胞p16、p21wafl、wp53及Rb的mRNA信号  相似文献   

2.
邓新国  吴景兰 《眼科研究》1999,17(4):244-246
目的 研究8-Br-cAMP对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癌基因表达的效应及其与该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c-fos mRNA,N-myc mRNA及p21ras mRNA均以原位杂交RNA斑点印迹技术检测,对繁殖细胞核抗原,v-Fos,N-Myc和P^21ras蛋白表达的免疫反应性则采用免疫组化及收白质斑点印迹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8-Br-cAM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作用后产生一氧化氮(NO)的效应,以探讨HXO-Rb44细胞分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 RNA斑点印迹技术检测 NOS mRNA及 Bcl-2 mRNA;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含量;应用蛋白斑点印迹技术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酶活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斑点印迹技术检测 NSE的免疫反应性(IR)。结果 NOS mRNA,NOS酶活性,NO含量和 NSE-IR均为实验组(EG)强于对照组(CG)(P<0.01),而Bcl-2 mRNA为EG弱于CG(P<0.05),并在EG标本上可见HXO-Rb44细胞呈现神经样的突起。结论 8-Br-cAMP可使 HXO-Rb44细胞生成 NO增加,促进 NOS的酶活性和 NOS mRNA的表达,提高NSE-IR,并降低 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8-Br-cAMP具有促使 HXO-Rb44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并诱导该细胞凋亡的效应,提示NO可能参与此效应。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 [1] 。近年来 ,国外学者应用肿瘤抗原将DC致敏 ,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的产生 ,进行T淋巴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2 5] 。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既可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 ,又能有效激发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反应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又一新兴手段。有研究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  相似文献   

5.
眼内异物磁棒接力摘出法 ,于 196 2年首先由张效房应用于临床[1] 。 1989年周开宁等予以改进 ,称为“套式磁棒”[2 ] 。作者试用环式磁棒摘出眼内异物 ,简便实用 ,报告如下 :器械设计 :材料为软铁棒 ,民用的铁丝即可 ,环部与磁棒用同一根铁丝制做而成 (图 1)。 (1)磁棒部 :长 4cm ,头端钝圆 ,表面极其光滑 ,其前端 2cm标有刻度 ,以便识别进入眼球内的深度 ,防止损伤眼内组织。磁棒直径分别为 1、1 5、2mm 3种 ,根据异物大小和磁性强弱选用。 (2 )环部 :环呈圆形 ,大小以能容纳食指为度 ,直径约 1 8~ 2 1cm ,环与磁棒部约成 30°夹…  相似文献   

6.
神经节细胞是视网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轴突构成视神经,在视觉信号的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y1.1被认为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标志物,不少研究报道利用Thy1.1抗体分离纯化并鉴定视网膜节细胞[1]。我们利用多种神经细胞特异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鼠视网膜节细胞染色特征,为全面了解节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对其正确识别和区分节细胞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和工具。1材料和方法选取纯种Spregue-Dawley(SD)及Wistar大鼠各3对进行繁殖,其子分别于出生后0、1、3d,1、2周,1、2、4、5、12个月时(每个时间点各3~5只)麻醉后处死,摘除双眼立即放入5…  相似文献   

7.
完全型杆细胞性单色视(completerodmonochromatism)又称典型的全色盲(typicalachromatism)或称锥体功能不良综合症(comedysfunctionsyndrome)。临床上极为少见,约30万人可有一个[1],国外虽有较多的报道,但国内至今仅报告10例。最近我们发现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完全性杆细胞性单色视共5例,其临床资料见表1。2 讨论本文报告5例(4个家系),均在出生后视力差、畏光在暗处可睁眼。眼球震颤,4例为水平性,1例为旋转性。5表1 …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以维持基底膜结构和功能稳定[1] 。Grant等[2 ] 报告 ,MMPs功能异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丧失与基底膜增厚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MMPs在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ovineretinalmicrovascularpericytes,BRPs)内的含量 ,同时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s)对MMPs表达…  相似文献   

9.
制备高质量的感光细胞片层是取得良好视网膜移植手术效果的前提[1] 。为此 ,应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1)在准分子激光切削时 ,视网膜铺片必须平整 ;(2 )各视网膜植片切削深度应均一 ,即各植片在细胞成分构成上相同或接近 ;(3)激光切削要彻底 ,即整个感光细胞片层均能被全部切削。要达到以上要求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视网膜定位、取材及铺片操作程序。笔者自行设计的视网膜定位联合液相铺片法技术 ,经实际应用效果满意。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 视网膜来源 :采用北京市红星屠宰场新出生小牛视网膜。摘取小牛眼球置于冷生理盐水中保存 ,4h内完成眼…  相似文献   

10.
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多焦视诱发电位检测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 focalERG ,mERG)的产生1877年Dewar首先记录了人眼对视刺激的电反应。1941年 ,Rigges把接触镜电极引入到记录视网膜电图中(electroretinogram ,ERG) ;Karp应用这种方法首次记录了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独特的ERG反应。Sutter和Tran[1] 在 1992年发明了一种多焦ERG系统 ,同时刺激视网膜的多个部位 ,独立采集每一处的反应情况[2 ] ,用地形图的方式直观显示视网膜各部位的反应情况。mERG同时记录大量局部视网膜的反应 ,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细微…  相似文献   

11.
逆行鼻泪管钻切置管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泪道 (泪囊和鼻泪管 )疾病是眼科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溢泪。治疗上方法众多。作者参考刘东辉[1] 、刘东光[2 ] 、宋俊林[3 ] 、黄海平[4 ] 等报道的治疗方法 ,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2年间 ,自制简易鼻泪管钻切刀 ,逆行钻切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处 ,并放置引流管治疗。经观察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6 2例 6 2眼。男 9例 ,女 5 3例。年龄 36~ 74岁 ,平均 47岁。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月。材料 :取直径 2~ 3mm穿刺针头 (2 0号~ 30号针头 ) ,去尖 ,截出 4~ 5mm长一段 ,两端磨平 (鼻泪管钻切刀 )。钝头 7号 ,9号腰穿针。直径 0 5m…  相似文献   

12.
Bcl-2基因在人角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bcl2 基因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生存过程的影响。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bcl2 m R N A 在人角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荧光显微镜、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 bcl2 单克隆抗体对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结果: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 332bp 的扩增带。荧光显微镜观察, 十个随机视野, 实验组与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 312% 和179% (u 检验, P< 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接近光镜下的结果, 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 324% 和 198% 。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结论:人角膜上皮细胞有 bcl2 m R N A 的表达, bcl2 基因产物具有阻止人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与角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2000,20(6):445-446
Doh1man等 [1 ] 30年以前发现 ,前基质层的角膜细胞在上皮损伤后消失 ,当时被认为是由于机械损伤引起的组织暴露于周围环境及渗透压改变引起的。Cam pos等 [2 ] 于 90年代初在这一研究基础上 ,发现上皮损伤后角膜细胞的消失是由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即凋亡引起的。凋亡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去除不需要的细胞 ,而同时不释放降解酶引起周围组织细胞损伤的自身调节过程。凋亡与机体发育、体内环境稳定、感染、损伤和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都密切相关。1 细胞凋亡与大泡性角膜病变大泡性角膜病变时 ,角膜细胞经常破坏并穿过 Bowman膜 ,形成上皮…  相似文献   

14.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线粒体基因及表达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是当前严重的老年性致盲眼病之一。新近研究表明 ,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涉及细胞质中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DNA ,mtDNA)突变及其参与编码的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活性[1] ,我们通过检测AMD患者mtDNA突变和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活性 ,探讨AMD发病与线粒体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择湿性AMD患者 2 6例 ,年龄 (6 4 6± 5 6 )岁 ;干性AMD患者 10例 ,年龄 (6 3 9± 9 3)岁 ;另选正常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膜表面进行观测,比较与正常T细胞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期组(18例)和静止期组(24例),另外选择9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经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外周血T细胞,细胞培养进一步将T细胞纯化.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细胞进行鉴定并检测其纯度,AFM原位扫描细胞样品.3组AFM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T细胞在形态上均呈现较为规则的圆形;正常组T细胞直径约在7~8μm,高度在600~850 nm之间;而TAO急性期T细胞直径偏大,约在9~11 μm之间,表面的凹凸不平较明显,可见颗粒状突起及凹陷,边缘还可观察到有细微的树枝状突起分布;静止期T细胞直径略小,约在8~10μm之间,而膜表而凹凸不平的程度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平均粗糙度、峰数、平均峰值高度、平均低谷高度、表面积差值指标在3组中有所不同(F=28.809,58.213,169.789,35.933,121.325;P<0.05),而峰数、表面积差值则存在两两差异(P=0.047,0.002).结论 应用AFM可观测到TAO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T细胞膜表而的超微结构有所不同,而且TAO活动期和静止期的T细胞形态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