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王松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9(2):96-97
一、点头运动症周某,男,8岁,学生,长沙人。1971年8月6日诊。父代诉:患儿从小不自主地频繁点头,经多家医院诊断为“点头运动症(原因不明)。”并多方治疗无效。诊时见患孩每3~6秒钟点头1次,紧张或激动时则点头频繁。伴口干,夜寐多梦,磨 相似文献
2.
姜小红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2):37-38
1 踝关节扭伤 杨某某,女,45岁,本院职工,1999年6月8日来诊。患者右踝关节扭伤疼痛1月余,伴局部活动受限,之后每因用力不当或负重而复发。查受伤部位轻微肿胀,肤色正常,有压痛,舌红苔白,脉细涩。证属气滞血瘀,经气受阻。治当行气活血、疏通经脉。取局部穴位昆仑、阿是穴、阳陵泉,毫针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治疗两次后踝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正常,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4.
5.
王家瑞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7,6(4):39-41
石学敏院长,从事临床及针灸学理论研究多年,学验俱深,善集各家之长,而无门户之见,博览历代医籍,而能发皇古之义;学术精湛,针技超群,力倡中医现代化,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和临床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其创"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与"手法量学的研究"已获市级与部级科研成果奖,堪称当代医林革新派. 相似文献
6.
崔瑾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2):10-11
路绍祖教授,贵州省针灸名家,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工作近40年,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1耳胀痛(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赵某,男,27岁,1997年4月14日初诊。1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双耳内胀痛,但无发热及流脓,经某医院静滴“青霉素”等治疗,效不显。自述双耳发胀疼痛,听力减退,查耳后及耳颞部疼痛,尤以翳风和完骨穴为甚,见鼓膜轻度充血,窍内有积液,鼓膜外突,眼红,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证属肝胆湿热,阻塞耳窍。治当清肝胆湿热,通三焦耳窍。治疗:近取耳门、听宫、听会(每次任选1~2穴),远取外… 相似文献
7.
朱培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2,(4)
一、补脾升阳治疗白带温××,女,54岁,社员,一九七七年诊。月经不规则,量少,己二年。近半年来白带量多,伴有尿频尿痛。妇科检查,诊断为更年期障碍,合并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经呋 相似文献
8.
一、位置性眩晕李××,男,38岁。患阵发性头晕三个月,无周围物体旋转感,发作时与位置的改变有关,静卧时症状减轻。经某医院作脑超声波,脑血流图、冷热水试验及前庭功能检查,诊断为位置性眩晕。曾服补肾中药100余剂罔效。于1976年10月12日来诊。目前仍每日发作头晕,伴耳鸣,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舌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一、萎缩性胃炎马××,女,34岁。1965年患痢疾后经常腹泻,粪便量少,伴有腹痛,气坠,大便化验间有脓球。1968年因慢性痢疾急性发作而住院,经中西结合治疗后基本好转。1975年开始常感左上腹隐隐作痛,热敷及按压后能缓解,嗳气,不反酸。75年10月在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76年3月因出差吃冷饭菜,病情加剧,腹痛脘胀,乏味纳呆,体渐消瘦,服中西药,疗效不佳。75年起经常头昏,失眠,多梦。于1976年10月11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吴晋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43-44
膏方治疗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流行于现代,吾从医近20年,近5年来每到冬季即根据病人体质来辨证论治,施以膏方,每每应用于病人身体,皆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四则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其病机复杂,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原刘河间主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的论述。朱丹溪主痰,提出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主虚,强调“无虚不能作眩;”等。以眩晕为主症的都可按眩晕辨证施治,其治疗要注意调治肝脾肾三脏,风火不宁须调肝,痰湿中阻调肝脾,髓海不满宜补肾。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