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缺血修饰性清蛋白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89例ACS患者分别于胸痛发作2、4、6、12h及24h采血检测IMA、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1例,心绞痛48例。分析IMA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ACS患者IMA水平于胸痛发作2h明显增高,4h达到高峰,6h后降至正常。而cTnI,CK—MB在胸痛发作4h开始增高,6h明显增高,以后逐步递增至24h。在心绞痛、心肌梗死中,IMA水平升高以心绞痛最明显(P〈0.05)。结论IMA是诊断ACS早期敏感指标,是诊断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覃艳玲  马勇  王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56-165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确诊的66例AC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sCRP、IMA、CK—MB、cTnI和MYO的水平检测,观察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6h内抽血检测的hsCRP和IMA、CK-MB、cTnI、MYO其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hsCRP和IMA、CK—MB、cTnI、MYO的阳性检出率为IMA(83.3%)〉hsCRP(77.3%)〉MYO(66.7%)〉cTnI(56.1%)〉CK—MB(4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IMA、CK-MB、cTnI、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肌钙蛋白(cTnI)联合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97例在发病6h内就诊的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61例和心肌梗死(MI)36例,入院后分别于即刻、6h、24h测定IMA、cTnI,并行心电图(E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IMA及cTnI的水平差异,且与对照组比较,分析IMA、cTnI和ECG单项或联合诊断ACS的敏感性。结果即刻检测:两组患者的IMA水平均明显升高;而cTnI在MI组升高明显,IMA、cTnI和ECG单项诊断ACS的敏感性分别为87.6%、44.3%和41.2%;IMA联合cTnI以及三者联合诊断ACS的敏感度高达91.7%及94.8%,均高于单项诊断的敏感性,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h联合测定敏感性也高于单项检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A是早期诊断ACS的敏感生化指标,尤其对UA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IMA、cTnI及ECG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ACS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8例AMI患者、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1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血清中的cTnI、Mb、CK—MB的含量,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并对AMI患者在胸痛发生不同的7个时段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Mb、CK—MB含量增高,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71.4%、6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在uAP组和SM组、Mb在SM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sM组中未检出,在UAP组中阳性率为7.5%,且均值小于临界值。cTnI、Mb在AMI发生5h内呈显著升高,3项指标的高峰值在8~16h段,72h后Mb、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7d时血清中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MI早期诊断价值上cTnI、Mb、CK—MB基本相同,Mb虽然敏感性高于CK—MB,但在非AMI疾病中也有一定阳性率,故特异性不如cTnl;而cTnI在血清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诊断有效性明显优于CK—MB,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各指标联合测定,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排除AM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AMI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6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2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不同时段cTnI、CK—MB值进行动态观察。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5%和56.3%。CK—MB在UAP组及SM组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UAP组和SM组中未检出。cTnI在AMI发生4h内即显著升高,两项指标的最高峰值在8~16h内均可出现,72h后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在7d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cTnI在AMI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其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和独有的特异性,所以是早期诊断AMI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于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收治入院的46例急性胸痛病人,采静脉血动态测定cTnI、Myo和CK—MB含量,并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结果:对AMI诊断的敏感性:0-3h cTnI与CK—MB均为29.4%,低于Myo的47.1%,4-6hcTnI为80.0%,其余均为100.0%;对AMI诊断的特异性:cTnI、CK—MB各时间段均为100.0%,Myo0-3h为58.8%、4~6h为40.0%、12h以上为33.3%:三项联合检测0-3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35.3%和86.3%,4~6h为93.3%、80.0%、12h以上为100.0%、77.8%。结论:床边快速cTnI、Myo和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MI床边快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为AMI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因急性胸痛来本院就诊的患者95例,在胸痛≤1h、3h、6h、12h、24h连续监测IMA、Mb、CK~MB、CTnI4项指标,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有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组入院:在胸痛≤1hIMA、Mb、CK—MB、CTnI敏感性分别为81.0%、38.1%、28.5%、14.2%,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痛≤3h时IMA、Mb、CK—MB和CTnI4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3%,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Mb、CK—MB、CTnI联合检测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蛋白(IMA)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H-FABP和cTnI、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检测IM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K-MB。结果 AMI发病3h时的H-FABP、IMA、CK-MB和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5.0%、29.4%和20.6%,6h时分别为92.6%、85.3%、64.7%和48.5%,9h时分别为60.3%、67.6%、80.9%和75.0%;AMI发病3-6 h时H-FABP和IMA检出率高,9h以后CK-MB和CTnI检出率高;四项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达95.6%、96.0%、98.5%和88.9%。结论 H-FABP和IMA在早期诊断AMI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 肌钙蛋白T(cTnT)、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同一血样标本检测cTnI、cTnT、CK-MB3项指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并对 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cTn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高于CK-MB,阳性率分别为63.3%、46.7%、18.3%,P<0.01;cTnI和cTnT无显著差别,P>0.05;cTnI、cTnT、CK-MB特异性相当。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是心肌损伤特异笥标志物,cTnI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03例胸痛发作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及4、6、12、24h连续监测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三项指标,观察其变化规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结果 23例患者最终诊断为AMI;入院即刻IMA、CK-MB、cTnI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IMA 89.3%、91.3%,CK-MB 48.4%、92.3%,cTnI 30.6%、93.7%;入院6h内,IMA、CK-MB、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91.3%、34.8%、52.2%,联合检测敏感性为10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9,P<0.01).结论 IMA对AM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IMA联合cTnI、CK-MB检测诊断AMI,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床旁心肌钙蛋白 I(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联合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例74例为患病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不同时间用床旁快速免疫定量法测定 cTnI、MYO、CK-MB 水平,比较诊断 AMI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联合检测和独立检测的最佳时间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 组发病有症状2~12 h cTnI、MYO、CK-MB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发病有症状后6~12 h 采集标本分析,cTnI、MYO、CK-MB 联合检测诊断 AM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发病有症状后的12~24 h 采集标本联合检测 cTnI、CK-MB 诊断 AMI。可达到最佳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发病有症状后24~72 h 采集标本分析,cTnI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0%和100.0%。结论床旁 cTnI、MYO、CK-MB 联合检测能够方便、快速诊断 AMI,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差异,联合测定可以提高对 AMI 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1例ACS患者(心肌梗死41例,心绞痛50例)分别于胸痛发作后3、6、12 h采集静脉血检测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分析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的H-FABP、cTnI及CK-MB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患者H-FABP水平于胸痛发作后3 h明显升高.cTnI、CK-MB在胸痛发作后6 h明显增高.在胸痛发作后3 h,H-FABP、cTnI、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3%(64/91)、35.2%(32/91)、23.1%(21/91),H-FAB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H-FABP水平升高较心绞痛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 H-FABP适合作为ACS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发作3 h 内胸痛患者,将其分为缺血性胸痛组(59例)和非缺血性胸痛组(41例),缺血性胸痛组进一步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于入院后即刻、3 h、24 h 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cTnI)、IMA。【结果】入院后即刻和入院后3 h,缺血性胸痛组 IMA 高于非缺血性胸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I 、CK-M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后24 h,缺血性胸痛组 IMA 与非缺血性胸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TnI 和 CK-MB 均高于非缺血性胸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后即刻、3 h、24 h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IM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MA 是早期诊断非缺血性胸痛和缺血性胸痛的敏感指标,但其并不能诊断区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4.
刘树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29-1832
目的探讨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非ST型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2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7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血清CK~MB、cTnI及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的水平随冠状动脉疾病病情的逐渐加重而递增,血清CK~MB、hs~CRP及NT~proBNP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STEMI组血清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四组,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NSTEACS者与SAP组及对照组亦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清CK~MB、cTnI、hs~CRP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尤其ACS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再梗死、预后判断及随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余书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43-644,646
目的分析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分别检测115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血清中cTnI、IMA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cTnI、CK-MB、CRP、DD、UA)在急性缺血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n=80)、心绞痛组(B组,n=80)和正常对照组(C组,n=80)患者血清cTnI、CK-MB、DD、CRP、UA的含量。结果:A组的cTnI、CK-MB、CRP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A组的DD、UA检测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组(P均0.05)。结论:cTnI、CK-MB、CRP、DD、UA各自的特点不同,联合检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急性胸痛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